茫茫六道中的苍生百态
“角色模式”理论来源于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他在继承普洛普民间故事功能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语义分析出发,寻找故事内部基本的二元对立关系,归纳出叙事作品中“主角和对象”、“支使者与承受者”、“助手与对头”这三对共六种角色模式。根据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角色”是事件行动的一个因素,和通常所说的“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人物并不一定有叙事功能作用;某一角色可能由几个人物充任,也可能不是一个人物,同一人物则可能充当不同的角色。
蒲松龄以他的生花妙笔,描摹出了一幅茫茫六道中落魄书生、惊艳女鬼、赤胆侠士、青面鬼隶等的苍生百态图。不过我们仍能根据角色所承担的叙事功能,从这些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众生相中剥离出三组共五个基本角色,即:主人公凡男与对象鬼女、助手与对头、引路人。以这些角色为中心,许多功能项按照一定的范围积聚起来,这是普洛普故事形态学理论中所谓“行动圈”的涵义。
1、主人公凡男与对象鬼女
《聊斋志异》中人鬼恋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阳世间的落魄书生,作为对象的女鬼则不仅貌美体腴,而且偏偏看中这些潦倒窘困的书生,并安贫乐道,甘愿与他们风雨同舟,苦乐同享。
首先,由于角色所身处的空间被隔开于阴阳两界,凡男与鬼女这两个角色就必然承担着遇合的叙事功能,身处同一个时空是人鬼幽情生发的前提。因而如前所述,凡男与鬼女分别承担了“外出”、“自至”的叙事功能,并一同分摊了“相识相恋”这个功能项的意义。此后,凡男与鬼女这两个角色又分开两路,辨证式地向前推演着情节。鬼女“提出禁忌”、凡男“打破禁忌”;鬼女“遭遇难题”、凡男“解决难题”……最终,凡男归来,与鬼女一同与对头“交锋”,继而收尾。
2、助手与对头
助手这一角色在17篇人鬼恋故事中有三种呈现身份:侠士、道人、朋友。他们在主人公凡男的行动圈中,承担着与对头“交锋”、“解决难题”、“打破禁忌”等叙事功能,为情节的推演及人鬼幽情的深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聂小倩》中的侠士燕赤霞、《小谢》中教授陶生使秋容、小谢复活之法的道人、《连锁》中协助战胜鬼隶的杨生之友王生……
对头这一角色同样呈现出三种身份:幽冥世界的鬼怪、父母家族、朋友。这批角色承担着威胁凡男与鬼女情感稳定、阻碍人鬼恋情进一步深化的叙事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些角色所承担的叙事意义的消亡也反过来推进了情节、加深了情感。
例如:《聂小倩》中的金华妖物、《鲁公女》中阻拦与张生再续前缘的卢公女之父母、《莲香》中戏弄桑生的朋友东邻生……
1、引路人
茫茫六道间的界限鸿沟有时并不能仅仅通过“外出”、“自至”等简单的功能项来实现跨越,因而有着这样一批引路人,他们引领着主人公跨越现实世界与幽冥世界的鸿沟,出于人间,顿入幻域,去见识另一个神奇世界的斑驳陆离,去引发一段与鬼女的旷世幽情。
引路人这一角色多化为来自幽冥世界的奴婢丫鬟、老叟老媪、亡友。例如:《巧娘》中的白衣女子与丫鬟、《爱奴》中徐生回家途中遇见的老叟施敬业、《薛慰娘》中丰玉桂梦里请他入幻境的李姓老叟、《公孙九娘》中死于于七一难的亡友朱生、《湘裙》中晏仲酒醉归家途中路遇的亡友梁生……
(一)、角色叙事功能的差异
1、角色的同化
在普洛普看来,功能项的确定应该不依赖于谁和怎样完成它,因而多种角色形态可能承担的是相同的功能项。《聊斋志异》人鬼恋故事中有一个角色同化极为明显的例子。
在《莲香》(卷二)中,女主角莲香夜半进入桑生的屋内,依次发挥了“自至”、“假扮”、“相识相恋”的叙事功能。这一系列功能项随后被另一鬼女李氏完全重复了。之后,桑生、莲香、李氏进行了三个回合的博弈,两女又承担着相同的功能项:“提出禁忌—打破禁忌”、“真相大白”、“使桑生痊愈”。
鬼女李氏常常被解释为莲香的对头,然而这种解读似乎并不能使我们信服。事实上,李氏是从莲香中来,是莲香这个角色的复制或曰分身,共同作为“对象”与主人公发生情感纠葛。这两个角色各自都按照“女鬼自至—告别”模式,从两个维度辨证式地推进着这一过程,并随着两人矛盾的冰释,最终作为一个同化了的角色对象使得桑生痊愈。这无疑是角色同化的一个极好表征。
2、角色的双重叙事功能
在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理论中,与同化相类似的另一个现象是角色的双重叙事功能。这在17篇故事中不乏例证,且以《连锁》篇为例略加阐明。
《连锁》(卷三)篇按照上述“女鬼自至—告别”模式,细化为如下几个功能项:1.夜半连锁进入杨生屋内;2.连锁自诉身世,与杨生因诗词相识相恋;3.连锁提出禁忌:君秘勿宣;4.薛生、王生打破禁忌;5.连锁告别;6.连锁复至并提出难题:冥隶逼其充媵妾;7.杨生入梦战胜冥隶,解决难题;8.连锁复活。
不难发现,在这个故事中,助手与对头的叙事功能并不是僵固的。在主人公凡男与对象鬼女相识相恋的过程中,友人薛生、王生作为对头而行动。冥隶同样作为对头,他是杨连爱情实现的障碍,与此同时,他又是杨生的助手,正是由于他的逼婚促使离去的连锁复回,并且随着杨生战胜冥隶,杨连爱情才最终得以实现。在此,冥隶这一角色显然具有对头和助手双重叙事功能。
3、角色叙事功能的前后变化
角色的叙事功能不仅存在静态差异,若将其加以纵向考察,便会发觉其动态差异,即角色叙事功能的变化。
在上述对《连锁》角色的叙事功能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冥隶具有双重叙事功能,而友人王生这一角色却发生了叙事功能的变化,他在故事中由最初的“对头”转变为“助手”,在梦中协助杨生战胜了冥隶。
角色叙事功能的前后变化同样见于《吕无病》(卷八)。主人公孙生与吕无病在相识相恋之后,一同回到家。后孙生逼不得已娶权贵王天官女为妻,不想王天官女专横跋扈,欺辱吕无病,欲杀孙生前妻之子阿坚,此时,王天官女是作为“对头”的角色。而伴随着王天官女母亲的死亡、家道的没落,这一角色逐渐由“对头”转变为“助手”。她反省并悔改,重回孙家操持家政、疼爱阿坚,最终成为了封建社会里男子理想的“贤内助”。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