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几点建议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5-09人气:2106
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理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分大学生中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相当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身心健康、学习及就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养成其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为素质教育所必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受到完整系统的礼仪

知识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的良好途径。学校应对礼仪教育有足够的重视,把礼仪教育引进课堂,从理论上肯定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礼仪教育,开设礼仪课程,从礼仪的文化、历史底蕴让学生对礼仪有个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课堂把重礼守礼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使他们首先有辨析能力,知道什么是有教养的行为什么是没教养的行为,让他们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二)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礼仪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文明习惯

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仅仅是从理论上进行规范和引导这只是让大学生在理论进入了知礼这一步,还不能够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守礼。礼仪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理解礼仪知识和规范。可以通过开设兴趣班,或是以培训的方式出现,使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得到验证;也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文明氛围,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如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弘扬文明之风,利用小品等讽刺不文明行为;学生会可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展示名人礼仪修养轶事,树立礼仪榜样;聘请礼仪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礼仪讲座;发挥网络优势,鼓励德育教师设立个人网页,采取网上聊天、论坛、咨询等形式,进行网上礼仪修养教育。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展示礼仪魅力和大学生时代风范。

(三)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合力,创设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礼仪是一项完整系统工程,它不仅贯穿于人的一生,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礼仪教育必须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家庭是一个人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的道德教育有着启蒙作用,它针对性强、持久性强,它的影响即全面又深刻。所以,礼仪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为人父母者要借鉴我国传统家庭礼仪教育的有益方法,按照礼仪的规范和要求,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影响子女,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人道德成长的基础,是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特点,开设相关的礼仪教育课程,系统地讲授礼仪知识;要增强教师的礼仪榜样意识,强化教师的文明礼仪素质,以人格魅力垂范学生,感染学生。社会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礼仪道德规范,时间礼仪道德要求,使每个公民都成为懂礼仪、通礼节、讲礼貌的好公民;各个行业要把礼仪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使每个从业人员都懂得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业要求,从而塑造行业的文明礼貌现象。要建立和健全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特殊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学礼仪、讲礼仪、守礼仪的良好氛围,把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境界。

总之,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礼仪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内容,其教育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是继承和弘扬我国“礼仪之邦”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我国文明形象、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