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生存困境下的存在之思——《肖申克救赎》中的希望与拯救

作者:中原工学院-郝玉娟来源:原创日期:2014-06-14人气:1561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部1994年由弗兰克·达拉邦特(Frank Darabont)导演,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出品的影片,改编自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小说集《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收录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故事发生在1946年,美国缅因州一位银行家安迪Andy Dufresne(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酒后开车,手枪里装满子弹,接下来的一幕是他的妻子与人私通的画面,然后妻子与第三者两人双双被杀。安迪被指控谋杀判处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瑞德(Ellis Boyd'Red' Redding 摩根·弗里曼饰)是监狱中的“权威人物”,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多次假释都未获成功,而神通广大的可以帮助任何监狱中的人搞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付得起钱。安迪让瑞德帮助搞到了一把用以雕刻小东西的石锤,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和一本圣经。而逐渐二人成为了好友。后来,狱警们发现了安迪的理财能力,都纷纷来找他做投资咨询,监狱长让他帮助做假帐,从中获利颇丰,因安迪被判无期徒刑,所以监狱长从事此非法活动却高枕无忧,因为他永远不会给安迪出去的机会。时隔多年,当年的谋杀案真相因一个偶然事件浮出水面,但很快人证被监狱长灭口,而这也被安迪亲眼所见……安迪决定实施他的逃离计划,入狱十年之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通过用他的小石锤挖出的秘密通道逃离了监狱。同时他为或许会获得假释的瑞德在一颗大树下留下了一张车票。最终,两个失去半辈子自由的朋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

一、体制化下的生存困境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电影中的这句台词会令很多人感同身受。虽然不是囚徒,但总会有同样的困境。在这个监狱中,监狱长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贪污腐败,并且心狠手辣;狱警们唯利是图,狱警们唯利是图,当发现安迪的非凡才华后想尽各种方法来利用他,而同时又在欺压着他和其他的囚犯,在这个监狱中充满着以博格斯为代表的怪胎,这里充斥着打架、敲诈和鸡奸。而他们皆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仅仅是这部影片的背景,向我们展示这里的环境如何的恶劣。

故事的意味在于在一个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将囚犯们改造成了习惯了其中的生活,不得不依靠他生活的人,当布库克斯在入狱50年后重获自由,此时自由不但没有让他感到兴奋,相反让他感到恐惧,最终他在茫然中自杀身亡。

这就是影片所要诠释的体制化下的生存困境。体制化让生活保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是如此灰暗,人在这里失去对自由的渴望,失去希望,失去兴趣,失去对人生价值的追索,陷入生活中无边的琐事,存活的意义只在下一刻依然能够存货。

体制化的困境使得这部影片打破了一般监狱影片的传统套路,使监狱成为了整个人类困境的隐喻。它揭开了沦陷于日上琐事中的人们对存在、自由、希望和人生价值的思索。庸庸碌碌的生活使人陷入麻木。在他们被体制化的过程中,也渐渐顺从于这个体制,不经意间业已成为体制的帮凶,意义被生活的车轮碾压的粉碎,自由与希望被脱下圣衣。“人只是死亡国土上的一个空架子,一个填满了稻草的人,一个影子。”

二、存在之思——安迪与瑞德人物形象的交响

安迪与瑞德是影片中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影片以瑞德的视角叙述。瑞德是监狱中的“权威人物“,他算不上正直、善良,在年轻时也因杀人入狱,使其不得不终其一生为自己年轻时的冲动付出代价。同时,他也并非作恶多端,成为博格斯那种十恶不赦的恶棍。这是一个有着深刻隐喻意义的角色,他代表了大多数,确切地说是大多数中的佼佼者。当安迪入狱的时候,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年,他深谙这个体制下的处世之道,并在其中游刃有余,成为这里的“权威人物”,他是这种生存法则下的可悲的“成功者”。

安迪就像一道光,让这个阴霾的世界看到了自由的光辉。当安迪利用监狱的广播放起意大利歌剧的时候,人们为之震动了。就像瑞德的旁白所言:“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娘们在唱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有些东西还是留着不说为妙。我想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

安迪与瑞德两个形象代表了对于人生存方式的思辨。一种是安于体制,在体制下的夹缝中寻求生机,一种是追求自由与希望,在希望的指引下寻求光明。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我们又影去如何生活?两个人物形象的交响,使得安迪离我们不在遥远,使得班瑞的身上也闪现出了神圣的光辉。

三、永不磨灭的希望——自救与救赎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救赎是影片的主题。“救赎”(redeemed)一起源于《圣经》:“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基督教认为,由于人类的祖先违反了上帝的旨意,因而是负罪者;人类只有在现世中忏悔,坚定对上帝的信念,才能最终得到上帝的救赎。

而这种价值观实际上深刻地植根于美国人的心中。使得基督教这一教义的世俗意义也得到了发展:只有心存信念,才可获得希望,才可拯救自己和世界。

从出生到死亡,是每个人无法逃脱的宿命。我们无法得知自己从哪里来,也无法把握自己到哪里去,于是庸庸碌碌的生活使人在追索意义的旅程中变得疲惫不堪。怯懦的囚徒已忘记自由的滋味,但当强者出现,圣者降临,心中的神性将又会被唤醒。

安迪进入监狱的第一个夜晚并没有像很多刚刚入狱的犯人一样流泪,他坚强的信念使他在平静的沉默中熬过那些最艰难的岁月。他相信自己不属于这里,他相信总有一天一切会大白于天下。正如瑞德所说,“他有一种平静的气质。他的行动、言谈都不属于这里正常的生活。他就像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人在公园里散步一样。”

安迪的救赎行动在影片中有多次精彩的表现。安迪帮助一位看守成功继承一笔遗产后得到一桶啤酒的奖励。五月的阳光下,安迪和狱友坐在屋顶上。狱友们喝着啤酒,他仰望着天空。正如瑞德的回忆:“我们坐在太阳下,感觉就像自由人。见鬼,我好像就是在修自己家的房顶。我们是创造的主人。而安迪——他在这间歇中蹲在绿荫下,一丝奇特的微笑挂在脸上,看着我们喝他的啤酒。”

这种救赎的行动在不断展开,安迪坚持六年不停地给州委员会写信,希望改进监狱的图书馆。最终他终于如愿地将这个图书馆改造成了一个开启人身心的有价值的地方。

这种救赎在监狱广播那意大利歌剧的乐章中戏剧化地达到顶峰。

瑞德在这里是被救赎的人。正如瑞德自己所说:“我犯了谋杀罪。我先给妻子投了一大笔保险,然后,对那辆岳父送给我们作为结婚礼物的切诺基的刹车做了手脚。一切都像我计划的那样,只是我没有料到她会在路上搭载女邻居,还有她的儿子。”

犯了杀人罪的瑞德,在安迪到来之前似乎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行为。瑞德看似愤世嫉俗,认为:“希望是危险的,会让人们疯狂。”好像他已经放弃了希望。在几次假释面谈中,面试官问:“你觉得你已经改邪归正了吗?”他的回答都是:“是的,先生,绝对如此。我已经改变了,不再对社会有任何危险。”我们知道: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认真反思过自己的罪行,也没有考虑过忏悔或者改变什么。也许,他非常想获得假释,但这只是基于无望的空想。正是在安迪的影响和帮助下,他才逐渐地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罪行。在安迪一次又一次地与其他犯人抗争,与典狱长抗争,与监狱的体制抗争并始终不放弃信念和希望的时候,瑞德终于受到感染。他不再玩世不恭,不再浑浑噩噩,而是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他被假释前那段精彩的对白则会让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印象深刻。“我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这不是因为我在这里(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假释官)。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

汤米是另外一位被安迪救赎的人。汤米是个叛逆的青年,玩世不恭,多次入狱。但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改变自己的状况。当汤米来到肖申克监狱的时候,安迪教他阅读和写作,在他身上投注了最大的希望。并且这种坚持使得汤米最终通过了自学考试。

随着故事的展开,安迪的救赎让我们看到了神圣的光环,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领会到救赎与自救的含义。让我们看到在这个被潘多拉诅咒的世界中,希望是何等的重要。

四、走出荒原:重生的自由

安迪走了,朝向自由走了,正如瑞德所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安迪的逃离让那些在监狱中生活了太久的人们去想象我们的生活原本应该怎样。而同时,这个伟大的故事也在感动个全世界的观众,让人们陷入了深思,想想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自由这个遥远而又抽象的概念在瞬间变得清晰可见,他与生命的意义,健全的人性紧密相连。他让我们知道何谓伟大和神圣。“监狱生活充满了一段又一段的例行公事。”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恐惧、怯懦、麻木,使得我们在现实中徘徊,“忘记世上还有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地方。忘记自己的内心还有你自己的东西,他们碰不到的东西。”我们终日游走于这阴冷的荒原。《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救赎相信不仅仅属于肖申克监狱,也会激励整个世界的观众。

参考文献

1. 马春霞,康金华.  希望·知识·救赎——观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J]. 作家. 2008(20) 

2. 倪慧.  浅谈《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自由和希望主题[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3) 

3. 江峰. 普渡众生的无奈和众生的自我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解析[J]. 电影文学,2004( 01) .

4. 彭红兵.  自由和希望的象征——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J]. 电影评介. 2006(24)

5. 袁鸣. 重观经典:《肖申克的救赎》[J]. 电影新作,2003( 04) .

6. 蒋昕臻.  知识对自我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一改美国自由主义奋斗之路的暴力模式[J]. 电影文学. 2008(0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