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声景观研究
听觉景观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科学,涉及到心理、美学等多种学科,因此要结合声景与多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研究这一课题[2]。
1 案例分析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以下称福州总院)位于福州市西侧,毗邻西湖、左海公园,东面是福州市第一条环城公路--西二环路,依山傍水,是全国"园林式营院"及"福建省花园式单位",是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1.1声景与心理
医院景观的主要使用者病患者出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会产生非正常心理反应。美国心理护理学家Mishel认为疾病的不确定感是:在病患者对症状、治疗以及治疗后的康复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时,就会产生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并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3]。
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状况,在设计上要注意声音对心理的影响。在声景设计中应遵循心理学上的“听觉唤醒”[4]、“听觉屏蔽”,在声景设计中就是 “正设计”、“负设计”及 “零设计”这三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引入令人心理愉悦的声音;降低、隔离让人产生消极心理的声音;保留原有的美好的声音。
经调查,医院入口处、停车场、医院前广场周围为主要的噪音污染区域,设计师通过植物隔离、高差隔离、引入喷泉、借用自然声、音乐声掩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那些受访者感觉心情舒畅的声景区,如停车场处声景主要通过植物、大自然声音以及一切美好声音所营造出的一种带给人心灵抚慰的景观(如表1)。
表1 福州总医院声景调查
Table 1 Hospital’s Soundscape Research of Fuzhou general hospital
区域位置 |
人心理感受 |
设计理念 |
设计手法 |
医院入口处 |
音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嘈杂社会活动的声音容易让人产生焦躁、厌烦不安等心理情绪 |
负设计 |
植物隔离与景墙等景观小品结合 |
停车场处 |
音量小、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及高大植物等所形成的背景音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使人产生舒缓、愉悦、放松的心理感受 |
正设计、零设计、以及负设计三者间的结合 |
选用高大挺拔的乔木以及利用地形高差、景观建筑隔离、大自然及喷泉水、背景音乐声音引入以及原有虫鸣鸟叫形成幽静的氛围和高低狭对比的“山林”效果
|
医院前广场 |
音量大、时间集中的喷泉水声以及周围音量小、持续时间长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声音给人带来清爽、自然的感觉 |
负设计、零设计 |
喷泉水“掩声”设计以及背景音乐声掩盖、人为活动声音的保留 |
侨宾楼周围 |
音量小、持续时间长寂静幽远带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一种视觉听觉与视觉的冲击。 |
正设计、负设计 |
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地形高差、大自然声音引入吸音材料的使用 |
在建病房楼周围 |
音量大、持续时间长的施工噪音易使人产生烦躁、厌恶等情绪 |
正设计、负设计 |
围墙及植物隔离、吸音材料使用、自然声音引入 |
1.2 声景与意境
我国从《易经》里的“象”、“意”到王国维称意境为一种心理境界,再到朱光潜等人对意境进一步的阐述与总结,“意境”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并巩固了在中国美学中的核心地位[5]。同时伴随着“意境”的发展与成熟,声音景观也越来越多的与“意境”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承德避暑山庄里的“万壑松风”、“风泉清听”、[6],还是李清照这些中国诗词人的“秋雨梧桐”、“残荷雨声”,都很好地体现了声景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医院的特殊性要求设计师需主动地营造出一种意境,调动起使用者对于声景观的参与性[5],使心理得以放松。因此,在设计中可根据中国园林常用的 “借景”、“障景” 等组景方法,通过“借声”、“掩声”[7]等手法营造一种令人舒服的声音景观。
借声:设计师可借用大自然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来营造意境。
掩声:类似于“障景”,通过一些具有隔音功能的植物或景观建筑将外界与内部景观隔离开来,从而达到一种“鸟鸣山更幽”,完全置身于自然深处的意境。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通过植物配置、音乐烘托、地形高差、景观小品营造出一种极富有诗情作画般的意境人文美。停车场处景观(如图1)是一处坡型地块,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北面是一栋高大的建筑物外科楼,其余三面被富有当地特色且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高大乔木:小叶垂榕、白兰及若干异叶南洋杉、广玉兰等高大的乔木围和成一个类似封闭式的空间,仅保留东西两个入口。空间内部又通过地形差分割成两个空间,第一与第二空间过渡处设计了若干座凳、桌椅。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附和着不远处哗啦啦的喷泉以及宛转悠扬、荡漾枝头的音乐声,花香四溢,伴着虫鸣鸟叫,在这里,人更多感受到浓浓的绿意所带给人的静谧与清爽,使人的整个身心都轻松下来。
2 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福州医院声音景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医院广播的音乐的内容较为单一,;播放时间不够合理;音量较大,使原本应作为背景音的音乐变成了前景音,给人一心理上的负担;
(2)院内音响分布不均,造成音乐景观质量的降低;
(3)噪声太大;
(4)声景人文元素的缺失;
(5)停车场处作为最佳声音景观区之一,停放车辆较多,容易产生听觉与视觉的反差。
3 福州总院声音景观改进建议
适当丰富音乐类型,可选择曲调婉转、悠扬,强调意境美的中国古典音乐、及欢快流畅、安静质朴的环境音乐、乡村音乐。尽可能少的选择激烈性的音乐类型。
在播放时间上,要让大部分人体会到使用的舒适性为前提[8]。按照“时间心理学”,在早上应选择旋律活波轻盈的音乐,营造心情爽朗的氛围;午后的人精力消退,情绪较早晨较低落,应放一些温暖明净、轻柔阳光的曲子;下午16:00--18:00是一天中情绪和意志力最为低落的时候,应播放激励人情绪的音乐,不应放忧伤、调子低沉的音乐,否则会加重心情的沉重[7]。另外要注意的是,音乐应该采用间歇式停顿或是改变音乐类型的形式来调节气氛;音乐的音量要以人的听觉舒适度值为最佳,研究表明20-40dB强度值的音乐会让人有种安静舒服的感觉。
调查发现,医院噪音来源主要是医院病房部楼房的建筑施工以及车流、人流所产生的交通、社会噪声。在改进中可采用临时围墙或幕布阻隔的方法把建筑施工场地分割开来直至施工完成;同时加强交通管理,规范车辆进出入制度,降低汽车噪音。应注意降低噪音并不是杜绝噪音,著名的声音景观思想的倡导者R·Murray Schafer认为:噪音只是声音景观的失衡,绝不是所谓的不好的声音[10]。
音乐是体现人文色彩的很好的载体,可播放一些识别度高、地方色彩特点明显、人文感强的声音,比如福州当地的戏曲剧种“闽剧”以及当地一些民歌等;尽量使用本地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
适当控制停车场停车数量,扩大停车场景观的空间尺度,增加可供休息的座凳、座椅,建议于场地两旁建筑物处增设音响设备,播放流水或是音乐,营造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的意境。
4 小结
医院声音景观越来越受到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普罗大众的重视。在今后的声景的设计中,更应该注意“声音景观--使用者心理--人文”[11]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全面的展示医院声音景观。
参考文献:
[1] Schafer M.The tuning of the world [M].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77:205.
[2].邓志勇.现代城市的声环境设计[J].城市规划,2002,26(10):73-74.
[3] Mishel MH. Uncertainty in illness[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88,20 (4):225-231.
[4] Gomes H, Molholm S, & Christodoulou C: Auditory Attention in Children[J].Frontiers in
Bioscience, 2000:107-120.
[5] 金道行.意境的心理生成[J].贵州社会科学,1994(5):59.
[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529-630.
[7] 刘滨谊、陈丹.论声景类型及其规划设计手法[J].风景园林,2009(1):96-9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