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色彩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中国红是色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中国红被称为“国色”,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它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内标志性物体的设计中,从过去的五星红旗到北京奥运的火炬都采用了“中国红”,可见“中国红”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中国红 现代艺术设计
对于一种色彩的钟爱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泰国人钟爱紫色、日本人对白色情有独钟,而如果找一种中国都喜欢的颜色那么一定是具有“国色”之称的“中国红”,它被广泛的运用现代的艺术设计之中。
一、 什么是中国红
中国红作为“国色”,可以说是中国的魂,是三原色之中的红,也就是大红色,象征着,勇敢,真诚,红火的寓意,现在中国红色彩有着鲜明个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就像国旗一样代表着中国。
二、 中国红在现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
“中国红”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被寄托着向上,积极的寓意,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体现了两个方面上的价值,一方面是民族文化价值,另一方则是心理学价值。
(一) 精神层面的价值
1民族凝聚功能,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大国,“中国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代表元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在集体原则的指引下将个人情感上升成社群民族情感,具有很强民族凝聚功能。因此,在现代种类繁多的设计中当中,中国红总能牢牢地把握着我们的视线。可以说“中国红”是我国人民精神的寄托,在我国有着是“统一”和“斗争”的含义。
2精神激励功能,与民族凝聚力不同,“中国红”还具有激励的功能,鼓舞着人民积极向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是人民接受的色彩,可以唤起中国人民的自尊心,是提高人民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力量。
(二) 心理学价值
色彩会因为一个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情感,在我国“中国红”代表着热情、力量,会给人以活力和胜利的感觉。
“中国红”是一种艳丽的色彩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强力的刺激,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色彩鲜明的颜色更加容易抓住人的眼球使人兴奋,会在观看者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中国红”作为“国色”更加容易使中国人民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使观看者的民族归属感更加强烈。
三、 “中国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 “中国红”在招贴中的运用。
在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运用招贴来传达内容更加的容易让人记住,在这点上著名的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第三节亚洲艺术节的设计帖中就采用了以中国红为整体背景的设计,使艺术家的节日在红色烘托下异常的浓郁,在其作品中红色十分的显眼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冲击,这样就给观看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就使观看者记住了招贴要表达的信息。
(二)“中国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对于这些公共艺术的设计不同于个人艺术设计,要考虑到公共艺术对所有人的影响,可以说对公共艺术的设计要比个人艺术作品的设计要注意的事项更多。它需要对群众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更加要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广场雕塑整体采用艳丽的中国红,让人看到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艳丽的红色反应了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会唤起观看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中国红”在新媒体中的运用
新媒体在现代信息的传递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在新媒体中色彩的设计也是十分的重要,色彩运用设计成功会对媒体的收视率也会有显著的提高,例如东方卫视在对频道的宣传和包装的过程中都以“中国红”为主色,东方卫视的台标就像是一个红色的“番茄”,这样的色彩搭配这样的画面,使人的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进而也就留住了更多的观众。
(四)“中国红”在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可口可乐是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的品牌,它的设计大量的运用了中国红,鲜亮的颜色,让人印象极其深刻。红色会让人兴奋和喜悦这和可口可乐的味道十分的搭配,这也是为什么可口可乐一直运用红色作为他们设计的主调色,也是为什么可口可乐一直受到人们喜爱的一个原因。
(五)“中国红”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从古至今,每到一些喜庆的日子中国人都会穿上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而在这些颜色中中国人最爱的就是红色。这是我国的一种文化,它已经被世界所认可,“中国红”也在时尚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05年在香港的一次婚纱展上一套红色婚纱受到一对新人的青睐,到了2007年红色的婚纱更是受到更多的人青睐。
旗袍是我们民族的服装,也有着“国服”之称,它也经常会和具有国色之称的“中国红进行搭配”两者搭配在一起,显得高贵,喜庆同时也暗示着穿衣者的身份。著名服装设计师萧渝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对“中国红”的运用,他设计的服装给人喜悦、兴奋之感,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红色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国色”足见它的独特的魅力和受人们喜爱的程度。
作为当代的设计师,要懂得利用色彩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想要做到这些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和挖掘,把西方的文化合理的运用在设计中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中国红”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设计者在设计中要运用这种元素,寻找灵感,将其合理的运用,和大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于亮.中国红传统元素特质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视觉活力[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9)
[2]潘强,栗军,戴永恒.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田宜彩.“中国红”的文化探寻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2010(1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