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书包推广困局及其突围策略——教育论文
电子书包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年时间,它是一种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实践,我国201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的成立,更是带动了国内电子书包的巨大发展,在这其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总结出了现阶段推广电子书包的“三元困局”模型,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突围策略,以促进电子书包更好的发展。
一、 电子书包概念
国外有学者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支持非正式学习的通用网络设施,学生可以使用基于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设备,随时随地登录退出电子书包管理自己的数字资源。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他对电子书包采用“实”与“虚”两种隐喻:一方面,电子书包是一种学习者便携式学习终端,可以是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另一方面,对电子书包的关注,应从关注“实”的发展到关注“虚”的应用服务层面上来,突出电子书包教育教学的系统功能架构。
从以上基本可知,电子书包是一个多功能集成的学习产品,既拥有便利的学习终端,又拥有超强的智能服务系统,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催生的新兴教育产品形态。
二、电子书包的发展
在欧洲,法国是是电子书包先行者,2000年,一篇名为《法国学生有“电子书包”了》的图文新闻报道广为流传,并推出了一款内嵌有历史与生命科学教科书的电子书包。2013年8月,荷兰开放11所“斯蒂芬-乔布斯学校”,这11所学校的孩子上课不在使用课本,全部使用苹果公司的ipad进行教学;在美洲地区,美国电子书包由来已久,在美国州立小学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使用终端是苹果公司的ipad和亚马逊公司的Kindle产品;在亚洲,新加坡是最早将电子书包付诸教学实践的国家,早在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一所叫德明中学内试行首批163个“电子书包”。马来西亚教育部也制定出“E-book实验计划”,韩国、日本也较早研发了电子书包产品,如日本开发的采用“T-engine”嵌入式系统的Pin change等。
在中国,“电子书包”最早是作为“校校通”工程的一个重要终端产品而提出的。从国家层面来讲,2010年12月,教育部设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提出:“将大力扶植电子书包项目”。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和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计划都是典型代表。此外,在2012年10月,树人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校试点校”,将学校历史、地理和生物作为试点课程。2014年9月,河南省洛阳市11所学校也进行了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目前在我国开展电子书包项目试点的学校已经超过百所。除香港特区、上海、深圳等地外,宁波、衡阳、西安、重庆、成都、广州、武汉、大连等许多城市也都已经开展了电子书包试点工作,涉及省份近半。
三、电子书包发展的困局
在前两次“电子书包”浪潮中,面临的三大的难题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困难程度有所缓和。前两次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终端设备智能性能低,经济水平有限,思想理念尚未认可。因此,前两次的尝试并未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因而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
现如今,电子书包进校园工程的实施,仍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困难既有思想意识层面的,也有软硬件设施层面的,同时也有社会环境层面的,笔者把这种困局称之为“三元困局”。
现阶段电子书包的推广,主要面临的困局体现三个层面,即思想意识层面、软硬件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在思想意识层面的困局又分为理论研究和社会认可度两方面;在软硬件层面又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在社会环境方面又分为刚性环境和弹性环境两个方面。
电子书包的推行,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思想作为指导,这样才能从全局着手,否则只能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局面。在系统模型建构方面,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模式付诸实践,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建构了“媒体-功能”二维建构和“核心、可选、扩展”三级配置的电子书包系统功能建模。在电子书包标准建立方面,由华东师大牵头,联合中国电子技术研究所、汉王电子、飞利浦电子、英特尔亚太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电子书包标准,其标准包括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架构标准、电子课本标准、学习终端标准、虚拟学具标准、学习服务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其标准尚未健全之前,对现阶段电子书包的开发和推广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学科、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等,这对于繁荣学术、探索一种最有的应用模式很有意义,但是,在实际推广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所适从的局面,这主要源于研究的局限性。此外,关于电子书包进校园,我们尚未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MOOCS模式、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模式继续演化,对电子书包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功效提出新的要求。
关于社会认可度的困局是多方面的。首先,电子书包进入校园,校领导的认可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目前背景下,似乎不少学校领导对这样的“数字化”学习效果并不十分认可,作为校领导,对于这样的项目推进要考虑的是“三效平衡”,即“效果、效益、效率”的平衡,在实际推行中,由于种种原因,资源闲置、效率低下等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家长的认可度也是很重要的,目前试点阶段学习终端设备可能有商家赞助,但是一旦大规模推广之际,关于设备的费用问题,以及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学生迷恋电子产品影响学习以及电子产品辐射、影响学生视力等问题会暴露出来,学生家长的认可度就成了推广很大的阻力;教师群体的认可度也是巨大的困局,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属于“数字移民”,对于新兴的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多少会有抵触与不适应,同时这些“数字移民”的教师对新产品的接受使用能力都会受到挑战;现阶段学生群体大部分属于“数字土著”群体,困局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但是这个庞大群体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家庭差异等,因此大范围推广电子书包也会有部分学生很难接受。
关于软硬件层面,目前基础信息网络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且不说家庭网络的普及,就连公共机构学校也未能实现网络全覆盖,在教育部试行的“三通两平台”的项目推动下,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电子书包人手一个终端设备而言,这些基础网络设施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这成为电子书包推广的一个巨大的硬件障碍;在硬件方面,另一个困局就是电子书包核心的设备及其配套的硬件设施,比如说要解决充电等。在软件层面,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大的系统,这些系统需要兼容性强、稳定性好,另一方面 ,在良好的硬件设施内部,需要有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既要有系统性,又要有微型化特点。
在社会环境层面,资金支持是众学校需要面临的最现实的困局,电子书包推行过程中,学校的设备、师资、管理、维护等,需要学校有一笔额外资金的支持,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困局引发的矛盾就会更加的尖锐。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局,也很棘手,没有一支先进理念和高水平技能的教师队伍,电子书包的推广将会很难实现。在政策支持方面,困局来自于地方,从国家、或者省市级层面,有一定政策推动,但是要真正得到基层政府的支持,还是有困难的,很大原因来自与资金困局,基层政府也很难实行。此外,在国内外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同时,电子书包的推广由于涉及面广,这又成为电子书包推广另一个困局。
综上所述,现阶段电子书包推广的困局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困难,并且在发展中去解决这些困难。
四、 电子书包推广突围策略
第一、要加强电子书包系统架构模型研究,完善标准的制定,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同时加强基础应用的研究。既要从宏观理论上创新,又要注重实际应用的突破。
第二、加强电子书包概念模式的传播,深化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群体等对电子书包概念的理解,消除对电子书包的误解和抵触心理,同时,电子书包推行中也要集中破解社会广泛存在的疑问的地方。
第三、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在试点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总结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发出适合教学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终端设备。同时,国家政府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加强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注重线下资源的整合;针对学生基数大,涉及面广的问题,要分层推进,分批推进的策略;基层政府要转变思路,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的意义,深刻理解电子书包对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信息技术培训,为电子书包推进储备后备力量;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好电子书包投资计划,由政府、学校、家庭共同担负起电子书包所需经费。
五、结语
电子书包作为实现“三通两平台”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中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注重团队合作,在前进中解决困难,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梦想早日实现,本研究由于水平有限,还会进行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石鹏峰.持续推进“电子书包”的若干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2:17-19
2.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87-89
3.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04:24-27
4.向晋榜.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6:60-65
5.王斌,朱守业,刘苗苗.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88-94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