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中运河的货运情况
运河最主要的功能是官方货运,尤其是大宗的粮食和食盐,当然也有商贾来往各地进行货物买卖。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运河货运实现的基础。
1. 军运漕粮
明代漕粮运输主要是军运,即农民将粮食运到长法对岸,兑付给运军,运军再顺运河北上。这一运输方式在《明史·食货志》中有明确说明。在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苏州王生行船至常州时听到别人说无数粮船都挤在“丹阳路”,这正是江南农民正在规定时间内向江北的运军交纳粮食。书中说从青阳铺到灵口一路被堵得是“水泄不通”,可见农户纳粮的艰难。还有如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有一段描写,说苏州王员外因田产多,本想用白粮解户押粮上京,但担心事情办不妥贴,就亲自前往,并顺带一些苏州玉器,即所谓“附载土宜”,以备在京买卖。到了清代,漕运规例仍然沿袭了明代旧制。清代运粮船只回空时既可以捎带货物,也可以载人。
2.商贾贩运
明清两朝,运河运输已极为发达。除军运漕粮外,还有许多商贾通过运河来往生意,货运物流。
明代文学中,《金瓶梅》所写到的故事发生地——清河,即处于运河的中段,长江南北客商来来往往,行货贩运,经济面貌极为发达。如第二十回写到丁二官人由杭州出发到清河贩运丝绸绢帛,而最便捷的路就是顺运河北上。还如第二十五回从盐商王四峰因事入狱,拿银两千两行贿蔡京,从如此大的行贿金额可推知,其贩运私盐行取之多,销量之大。再如第三十三回写到湖州商人何官儿由湖州贩运丝帛至清河,其必取运河为行方便,在杭州、嘉兴、胡州这些产丝的重要基地也同时是水港交通左右勾连,内外交错,周流无滞,即使驱马而行,也必是几里一桥。此外,还有《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中的篇章详细地写到了运河货运情况。水上货运在明代已经十分发达,水上交通也极为便利,已成为江南江北商人商贾活动的主要货运方式。
清代文学中,《儒林外史》和《醒世姻缘传》中也提到了运河的货运情况。前者第二十四回中写了南京水运货流的繁盛,其货物吞吐之多,交易量之大,已是十分可观,行至此处的货物,或来自江南运河,或来自淮扬运河,或是从长江上游而来,这反映了清代水运不亚于明代的昌盛。后者第三十三回写到书生水运销书的情况,其在苏杭地区买了书,附船而行,北上行销,且路上也不必担心横征税钱。
综上,明清大运河的水上交通已极为发达,南北、东西货运十分昌盛,在这其中,粮食和食盐是运输大宗,再次才是商贾们的水路贩运。这里需要再提一下的是,在水运过程中,货主极为欢喜有官员乘船,或者依附官船而行,这主要与水运税钱有关,有官员搭船,即可借其名号而免去课税。《警世通言》第十一卷即有提及。总之,四通八达的运河交通打破了封闭的小农经济,推动了商品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技术的进步。明清文学中涉及到的运河文化,多是以背景式的形式出现,但它也丰富了人物的活动形式,扩大了小说的空间视域,使读者可以通过小说中的描写来认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