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西餐饮文化对比研究——社科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日期:2014-12-13人气:1540

    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固有差异的一种突出表现,与其他文化差异表现一样,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根源于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处世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人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哲学,西方人传统习惯以人为本。以此为基,中国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灿烂,而西方的餐饮文化自成一体、精巧专注。中西餐饮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化,为世界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增添了无限色彩,关于中西餐饮文化对比的研究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中西餐饮文化习惯对比

    西方人在餐饮的烹饪阶段就坚持食材的实用性,即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而非花样、口味的角度审视食材及其应用,以至于给人们留下餐饮规矩繁琐的深刻印象,其他印象或许都不太明显。而中国人的一贯作风是求大求全,吃饭喜欢盘多碗多,一来摆排场,二来显富足,以至于全国各地争相比吃,各大菜系各显神通,各引八方来客。[1]37-39西方人偏好小而精的食物,营养性和健康性是西方人餐饮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西方人十分关注食物在不同烹饪方式和环境下实际的营养差异,从湿度、温度、空间、时间等环境因素入手烹饪出美味营养的食物。这种美味营养不仅是化学上的,也是物理上的。在西方人的餐桌上,一人一个盘子、一副刀叉,也是为了不与同桌其他人有过多的交集,达到营养健康的目的。餐饮文化的差异背后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文化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热情好客的民族,在客人面前准备好一桌美味佳肴才感到没有怠慢客人。此外,中国人历来非常注重餐饮的形式,在菜式的安排上也力求千变万化,每一道菜还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及搭配。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在餐饮形式上一般比较实际,不太注重菜式的色香味变化,只是讲求对营养的保护和搭配。这是中西餐饮观念的差异,同时也是中西文化性格的差异。

    西方人的烹饪制作过程具有明显的规范性,使得餐饮工作表现出一定的机械性。例如肯德基的炸鸡制作,不仅要按方配料,还要严格控制炸鸡时间和油温。每一个细节都要按照规范来做。在肯德基的厨房,厨师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照工作章程完成自己手中的烹饪工作,有些烹饪工作甚至可以由机器来代替人力。如前文所述,西方人通过餐饮进食,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在于营养的摄取。所以只要营养达标,其他餐饮环节可尽宽容。西方人今日可以吃牛排土豆,明日可以吃土豆牛排,后日即便照旧重复亦非不可。食客对餐饮种类没有多少苛求,厨师在极为宽容的环境下机械重复烹饪工作,其趣味性固然比不上中国厨师。西方人每天都会受到铺天盖地的食品广告“轰炸”,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是炸鸡就是炸薯条,不是炸薯条就是炸鱼块,要么就是夹着奶酪、生菜、猪肉或牛肉的面包。西方人一般不会用油锅煎炒食材,加工食材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基本可以用机械混合来形容,因此餐饮种类远不如中国丰富。烹饪在中国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一门生活艺术,它表现出了即兴与严密的和谐统一,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趣味性、游戏性,广泛吸引了以饮食为乐的中外食客。在中国,餐饮一直是国人日常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甚至很多人视从事餐饮工作为充实人生的手段,无论这种工作是专业还是业余,烹饪在中国人眼中竟可与绘画、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相媲美,同样具有极高的人生境界与价值。

二、中西餐饮文化礼仪对比

    在餐桌旁,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非常看重座位安排,但在安排的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差别。中国人一般会让长者或位高权重者首先入座,而且座在上席或首席。因为中国人内心自古有着长幼尊卑的概念。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或者在当今比较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对女性的尊重或多或少缺乏,女性不上席甚至成为一种习俗,即便女性可以上席,她们所座的位置也不会太凸显。西方人有着尊重女性、女性优先的传统,并将其作为餐桌座位排序的标准之一。例如宴会开始前对座位进行安排的时候,先会列出宾客的姓名、性别,再安排具体座位和座位形式。如果宴会有男女共同参加,那么男女主人都要出面主持宴会。通常的安排是:男主人两侧是女主宾;夫妇两的座位一般不相邻;男宾客的座位安排一般不按照年龄来排,而是按照社会地位来排。[2]85-86如果赴宴的男女双方同时入门,男士一定要为女士将门打开,让女士先行。女性宾客走近餐桌时,男主人要第一时间上前请女性宾客入席,帮其拉出座椅。而男性宾客则与女主人一起进入餐厅入席。上菜时,应最先从女性宾客的左边上菜,接下来按照座位顺序为其他女性宾客上菜,女主人是所有女性当中最后一位享受上菜服务的。女性的菜肴上齐后,再按照一样的顺序为男性上菜。只有女性手拿刀叉、餐巾开始进餐,男性方能进餐。宴席结束时,要在女主人起身后其他人才可起身,而且男性要给身边的女性拉出餐椅,让女性先行离席。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西文化交流日新月异,以洋快餐为主要代表的西方餐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餐饮行业。在中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甚至小镇乡村,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随处可见,在店内消费就餐的人群络绎不绝。有意思的是,这种状况在西方国家反而是不多见的。不少中国青少年或者儿童都喜欢吃洋快餐,对中国传统菜式却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很多西方人视自己创建的洋快餐文化为垃圾,因为它容易引起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所以有些非常重视身体健康的西方人一般都不会吃洋快餐。西方餐饮中的菜式花样少,而且不健康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例如肉类食物数量多、比重大;含糖量高的食物多、实用几率高;蔬菜品种少、比重小、做法单一等。尽管有这些不健康因素存在,但西方人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是一贯的。例如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人们可以明显看到写着诸如炸鸡、炸薯条、可口可乐等饮食的卡路里含量的提示广告,提醒人们注意食量。一方面,洋快餐不断渗入中国餐饮文化,另一方面,中国饮食也在加速进入西方餐饮市场。在西方国家,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中国式餐馆,不仅成为华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很多西方人也慕名而来品尝。中国菜的食材选择严格、厨师刀工细腻、烹饪注重火候、调味富于变化,仅从这些方面而言,中国菜在全世界都是其他菜肴无法比拟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西餐饮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取长补短。[3]14-16如今,中国餐饮日益注重健康性、营养性以及科学性,而西方餐饮也学习了中国饮食中的色香味形意的境界,双方共同推动了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7-39.

[2]施志轩.西菜烹饪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5-86.

[3]吕尔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4-16.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