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寅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创新
明代画家唐寅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南京解元、桃花庵主,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人物、山水和花鸟,其人物画成就最高,有明一代无人能比。唐寅既是“吴中四才子”之首,也是“吴门四家”之一,以诗书画三绝冠绝一时,享誉千古。唐寅人物画师法李成、范宽、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和元四家等人画法,兼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面貌多样,同时又得沈周指点自成一家。
一、唐寅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一)兼取诸家之长,自成一路。唐寅年少聪颖、生性活泼、狂傲不羁,“性绝颖利,度越于士”。早年,唐寅与沈周、文徵明等相交甚密,因而其绘画风格与吴派绘画风格相接近,如《山水图》无论在构图上,还是在人物、屋宇、山石的表现上都与沈周的绘画风格十分类似。三十岁唐寅赴京会试时与擅长白描和工笔设色的杜堇相识,受其影响,唐寅绘画中的一些白描人物和工笔设色与杜堇的画法相近,但不同的是唐寅还在其中融入了北宋李公麟和唐人传统。三十一岁,唐寅因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身心深受创伤,这种不幸遭遇使个性桀骜不驯、才气驰骋纵横的他既产生了超越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强烈激情,又使他在创作中保持着强烈的个人情感。于是,唐寅开始师法周臣,以南宋四家画法来表现其人格上的挣扎、精神上的愤怒和反抗。董其昌评价唐寅人物画“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1]
仕女画多以美人或妓女为题材。唐寅仕女画可以分为两类:以美人图或仕女图命名的人物画和以宫伎和妓女生活为主的人物画,但从数量上看,真正表现妓女生活的人物画并非这类作品的主流。唐寅笔下的仕女画造型准确优美,情态飘洒高雅,因而,其仕女画在明代时就备受人们称赞。绘画中人物画最难,而美人尤其难,唐寅不仅擅长画人物画,尤其擅长描绘仕女画。如其作品《王蜀宫伎图》(又名《四美图》)是唐寅工笔仕女画的代表作,画面中四个盛装的宫伎身穿华丽的衣裙、头戴金银宝钗、脸上擦着厚厚的胭脂,体貌丰润、五官俏丽、意态娴静、形象清雅脱俗,色彩绚丽。唐寅的《陶谷赠词图》,无论在人物衣褶的描绘上,还是在竹叶、树枝的画法上都与杜堇的《玩古图》颇为相似。水墨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用笔遒劲飞动、形象简练传神,画面洋溢着浓重的文人气息。
(二)韵致尽美,画法两类。仕女画是我国传统人物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一种绘画题材。唐寅流传下来的人物画主要有《牡丹仕女图》、《高士图》、《班姬图》、《王蜀宫伎图》、《吕纯阳》、《莺莺图》、《列仙图》、《琵琶美人图》、《芭蕉仕女图》、《烧药图》、《秋风纨扇图》、《东方朔偷桃图》等,据相关资料显示,他还有许多人物画因各种原因未能流传下来。从题材来看,他的人物画既有仕女和历史人物,也有宗教人物和文学作品人物。与历代名家相比,唐寅人物画在用笔上简洁明快、笔简意赅,既具有顾恺之行云流水的笔意,又具有吴道子飘逸流畅的笔势。唐寅早期人物画以工笔重彩为主,用笔精细、设色艳丽,后兼长水墨写意,笔墨洗练流畅。从格调上来看,唐寅人物画既有出自南宋院体的《王蜀宫伎图》等气象高华、设色艳丽、线条细劲的人物画,也有出自南宋梁楷笔墨流畅潇洒的文人气息人物画,如《秋风纨扇图等。》
《王蜀宫伎图》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蜀国的宫廷生活。画面中,唐寅精心描绘了四个正理装待诏的宫伎,身着华丽长褂修裙的宫伎,一人执镜正在对镜理装,一个手托胭脂盒,旁边两人一个为其整理衣裙,一人正在对其着装进行指导。不同朝向的两组人物相互呼应,形成构图上的对称和对等态势,而淡黄色的长衣褂与深色的花青大褂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产生了醒目的艺术效果。而仕女额前一点白、鼻尖一点白和下颌一点白的“三白法”与柳眉、小眼、樱唇的时代风尚,不仅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仕女造型,也刻意刻画出仕女弱不禁风的情态。[2]此外,在人物造型上,唐寅还使用了细劲流畅的铁线描,从花髻、脸部到衣纹均精秀细劲、流转自如,既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和生动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真实的体现了五代蜀国的宫廷生活,也体现了唐寅高超的造型、用笔和设色技艺。
《秋风纨扇图》笔墨流畅,兴意潇洒,有文人画气息。唐寅在该作品中充分融合了李公麟和颜辉的绘画技法,以高度洗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秋风中纨扇的女子,挥洒自如,富有极强的韵律感。画面中的女子,发髻高挽、神情忧伤、双目远望,流露出无奈和无助的表情。几枝湘竹、一角坡石带给人空旷萧瑟、冷漠寂寥、触目伤情的情感,既借纨扇隐喻了女子傲然于世、哀怨叹息的“宫怨”之情,又讽刺了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三)情景交融,意在笔外。王世懋评价唐寅人物画“至其雅韵风流,意在笔外”。明代中期,娼妓满天下,吴中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娼妓尤为盛。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得唐寅对社会充满了愤恨,而饱受会试泄题案牵连、家庭惨变、身心受辱更使得他对仕途灰心意冷,痛苦不堪,此时的唐寅“举头抢地,涕泗横集”,他的人生也从巅峰一下子跌至深渊。巨大的人生变迁使得落魄后的他开始了潦倒、放诞而又充满痛苦与不平的人生,《秋风纨扇图》就是这一时期唐寅以画中人来表现自身处境和遭遇、寄托内心悲凉和对人情凄凉感慨的最佳载体。唐寅以不世之材罹飞来之横祸,这使他更清楚地认识到所处的人情世态,因而其作品所披露的更多的是哀怨、不满、愤懑、失望,是对功名利禄的嘲弄和傲岸不平的文人气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唐寅即使沉醉在“醉舞狂歌”中也依然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无处诉说、无法表达的唐寅只好将自己的感触和心情全部寄托在那些与自己遭遇相近、意气相投、命运坎坷的文人或仕女形象。[3]如《吹箫仕女图》中,端丽清秀、神情专注的吹箫女子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她只能以箫声来表达自己的孤独无奈、哀怨凄凉和黯然神伤。画面人物其实也是唐寅自己晚年失意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唐寅人物画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人物画在我国出现较早,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悠久的画种,到唐代时已发展的高度成熟,唐代时期的人物画在取材上主要以上层社会的人物和生活,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神话、宗教人物为表现对象,注重绘画的政治教化功能,如《历代帝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宋代虽然盛行山水画,但也产生了许多极有名望的人物画家,如著名画家李公麟、梁楷等,留下了大量精品人物画。元代至明初,人物画则呈现出衰退迹象,唐寅的出现不仅对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构成了后世人物画发展的基础。
(一)小人物入画,表现了画家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疏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以烟花女子作为人物画题材的,唐寅是第一人。[4]虽然唐宋元三代以画仕女成名的人物画家不在少数,但由于受正统观念影响,他们作品中的仕女多以上层社会的命妇或宫女为表现对象,对社会底层的贫困妇女或烟花女子则根本不屑一顾。唐寅不仅将这些为前代画家所不齿的下层女子写入诗中,表现在画中,而且还将她们描绘的秀丽端庄、格调高雅。从唐寅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和题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不仅将她们看成是正面人物,而且还以一种平等、欣赏的态度对待她们,这既表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也体现了唐寅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疏离。
(二)诗书画高度融合,形成了重个性、重独创的审美特征。线条、色彩以独特方式组合起来的、能激起人们审美情趣和使人感动的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5]这种形式强调的是艺术元素之间的有机配合和作品激起观赏者审美情趣的力量。唐寅的绘画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精髓,而且还将诗书画相融合,“以诗入画”、“以画传情”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创造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唐寅的人物画笔墨灵动、气韵俊逸,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他的书法注重形式美,邪正疏密、随意自然,具有畅神适宜的审美境界;[6]其人物画中的题诗既有揭示画面内容、抒发人生感悟的,也有表达对时政不满、抒发落魄文人寂寞情怀的。唐寅的诗书画各臻其妙,三者不仅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体,而且还共同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具有激起人们审美情趣的力量。
三、结 语
唐寅放荡不羁的性格和纵横驰骋的才气使他的作品保持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同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名利的蔑视也使得他的作品流露出凄凉和悲伤之意。唐寅的人物画造型华美、自然洒脱,技法娴熟高超,不仅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绪,也将高雅的艺术美与世俗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为我国文人画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转变做出了贡献。唐寅人物画浪漫化和才情化的表达既体现了文人的情怀与艺术的文人趣味,也赢得了文人们的广泛认可和钦慕,
参考文献:
[1]范银花.旷古才子情——略论唐寅的人物画[J].东南文化, 2002:8.
[2]李春青,李裙平土编,郭英德,过常宝著.明人奇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9.
[3]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M].杭州:中国美术学苑出版社,2002:25.
[4]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
[5]孙敏.风流画家——唐伯虎的生平及其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1.
[6]张春萍.论唐寅诗歌中的“畸人”特质[J].学术交流,2000,(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