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全国的日语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教师和学生主体以及课堂内外的教与学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行动都有了明显的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显著的提高。然而,在欣欣向荣的教改形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碰见了不少尴尬的局面,如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束手无策,不太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等。笔者针对这种现象,对江西省九江学院日语专业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寻求提高日语教学。
一、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进一步了解九江学院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教师、学生、教学、教材为主要内容设置了问卷并对有关师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语言环境及非语言因素影响日语教学
从语言环境来看,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日语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以汉语授课为主。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全日语式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尽量使用日语授课,但是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创造以日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仍旧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同时,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以“书”为本,这种“教教材”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导致学生缺乏对日本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仍旧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尚未养成良好的日语思维习惯,在课堂上或平时交流中,情绪容易紧张,注意力分散,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课堂活动中的诸多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所谓的教学活动理解不彻底,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和“学”走进了死胡同。主要表现在:(1)师生对话=师生问答。在课堂中,不停的问“知不知道”、“为什么”、“翻译一下”等,实际上是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误解成了师生对话,制约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2)有效评价=鼓励夸奖。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一些教师的评价永远是“做的不错”、“很棒”等,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3)自主=自流。在课堂学习中,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相对应的指导、要求、检查和反馈,让学生自主到底,随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等,虽然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但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的自主。(4)配对或小组活动=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和过程没有进行周密的设计。由于讨论时间由教师掌握,因此有些学生还未进入讨论状态就被迫结束讨论。教师在讨论的问题上没有明确指示,导致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同时,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导致学生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优秀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成绩差些的学生成了陪衬和听众。
(三)单一教材难于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在现阶段,各个高校所采用的日语教材几乎是大同小异,以我校为例,我校主要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新编日语》为基础教材。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难度极端化(低年级过难;高年级过简单)、与JLPT题型差距较大、录音无视频(全Mp3)、内容过时等,因此在课堂中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进行有效学习。
二、对策研究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生活在汉语圈中的日语教师,应如何创造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最大限度降低甚至消除非语言因素给学生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走出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补充单一教材内容的不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以上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口耳之学的语言来说,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在公关语言学上,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的习得过程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在日语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加强学生对背景知识及经济、政治、习俗、文化等的了解。日语的学习实际上包括日本经济、政治、习俗、文化等,如不了解以上的内容,就很难做到较好的把握日语。其次,应该在培养日语思维方式上下大功夫。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劣势的基础上,充分备课,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此外,在平时生活中应尽量用日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要求学生在任何场合尽量使用日语进行有效交流或学习,养成开口即说日语的习惯。
(二)正解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对学生进行传授客观性知识、锻炼技能、启迪智慧、引导正确的价值实现和激发积极情感体验的教育活动,其形式多样,在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有:(1)讲授式。教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清晰的知识结构。(2)谈话式。师生通过相互交流谈话,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3)研讨式。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课题进行探究式思考讨论学习,达到相互学习、启迪智慧,加深理解的目的。(4)实践活动式。通过具体的实践或活动开展,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5)竞赛式。通过考试或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潜能。(6)自由学习式。学生自己在课外通过书本、多媒体、网络、聊天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
(三)利用各种课外资源补充单一教材内容的不足
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好帮手,也是学生习得知识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教材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然而,“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不同编者所编写的教材,有所长也有所短。因此,就目前日语教材出现的内容陈旧毫无吸引力或难度极端化等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授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外资源,如网络资源等,制作相关电子教案,弥补单一教材内容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课外资源的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画面优美的PPT等辅助单一教材进行授课;进行课堂授课时,可以灵活利用课外资源中的视频资源,将一些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比如说,在讲《女性と仕事》这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夫と会社はこう育てるベンチャー経営者秋山咲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的女性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会不断的产生新问题。作为一线的日语教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取新知识,根据学生差异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并采取主动态度去应付和解决新的问题,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化和极端化,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中职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职业 ,2010(3)
[2]崔美玉.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北方文学,2013 (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