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成了茶花女的人生悲剧
茶花女是小仲马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茶花女悲剧的人生,激起了读者的共鸣。读后回味,是谁造成了茶花女悲剧?
(一)造成悲剧的时代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被异化为物,成为商品是普遍现象。玛格丽特这个原本纯真的女孩,迷失在人欲物欲的洪流, 罪责当然不在于她的天性所致, 而在于她的生活遭遇, 社会的现实使得她本性尽失, 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自我。她曾经生活得那般贫苦,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出卖自己,而唾手可得的金钱以及周围的男人又使她感觉到人间真情一文不值, 也压根不存在。对于她来说, 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 没有人能真正地对她付出过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利用和被利用而已。她曾经说:“ 我们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再是人,我们成了物品。在他们的自尊心中, 我们站在第一位;而在他们所尊重的人之中, 我们排在最末一位。”爱情对于风尘女子而言,是世间最不可靠的游戏。我们可以说,是那个畸形的社会, 将人变成了商品, 使玛格丽特丧失了做人的尊严。
同时作品也揭示了畸形社会不仅将人变成物, 而且还阻断了恢复人性的道路。玛格丽特虽然是风尘女子,但是其本性并未被改变。她在精神上、价值观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她痛恨腐朽阶级的一切,她向往光明,渴望纯洁,她希望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爱情,她的悲剧恰恰在于她对社会丑恶面貌的反抗和不满。在人们心中,一个女人,一旦堕落了,无论她怎么做, 是永远不得翻身的。她被整个社会看作罪孽深重的人,看作不洁之物,即使抛弃了过去的生活也仍然如此。她是风尘女子,在那个时代,风尘女子是绝无纯洁可言的,她们没有真正的爱情,她们没有生活目标,而茶花女不同,她向往这一切,也由此将自己逼上了另一个绝路。她没有想到, 不是她的妓女身份,而是她力图做一个人, 恢复正常人性的追求, 导致了她命运的悲剧。
时过境迁, 我们今天已经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风尚变了, 玛格丽特的悲剧或许不应该再次上演。然而, 只要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缺陷, 还存在落后的习俗和被某种恶劣的导向所操控的公众意识形态, 玛格丽特的悲剧就仍然会重新出现。
(二)造成悲剧的个性因素。
茶花女的性格倔强,她执着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无关金钱,是人性中最纯洁,最宝贵的东西,为此,她不顾一切。在她的心里,一旦她真正的爱上了一个男人, 就不会再和他有金钱的瓜葛, 她不希望又演变成一场新的交易, 所以她宁愿自己一力承担所有的压力。玛格丽特一直在积极地努力, 她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单独与阿尔芒在一起, 也开始慢慢改变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 学会适应安静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他们享受着如胶似漆的甜蜜的时候,生活消费的压力也在悄悄地降临, 她似乎想到了, 在这个社会, 爱情的甜蜜需要真挚,但又必然受到金钱逻辑的支配。面对这一切,玛格丽特表现出了对于爱情的不顾一切的追求, 她独自承受了生活的窘境, 瞒着阿尔芒变卖她的首饰马车。当被发现之后,她满怀深情地对阿尔芒说: “ 处于我们这种关系中, 如果一个女人还有一点自尊心, 她应该尽可能做出牺牲, 而不要向她所爱的人要钱, 不要让她的爱情沾上一丝铜臭。” 已经受够了钱色交易的玛格丽特,对于爱情纯洁性的渴望强烈到背离社会准则的地步,她的独立与坚强也足以产生强大的力量而使阿尔芒改变了原本错误的想法。他们的爱情超脱于人世间的一切,在甜蜜的象牙塔里感受着相互的慰藉。可是也正是因为玛格丽特对于这份爱情的珍视,才会导致她在日后与阿尔芒分离之后的万分痛苦与迷茫, 爱情这把双刃剑, 给过她最美好的幸福, 却也成为她悲惨命运的祸根。
尽管玛格丽特是上流社会的名妓,但在她身上,来自下层人民的纯朴善良的精神光辉和对美好人生的真挚信念,始终未被泯灭。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她深深感动,两人倾心相爱,在乡间过起朴素无华的生活。玛格丽特决意同自己过去“疯狂糜费”的生活习惯一刀两断,与阿尔芒一起在农村过简朴的新生活,她想争取做人的最起码的权利。她纯朴的愿望与邪恶的生活环境始终处在尖锐的冲突之中。更令人感动的是,由于她与阿乐芒相爱,她的“不名誉”的过去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歧视和遣责,并且因此影响到阿乐芒妹妹的婚姻幸福,她毅然接受阿乐芒父亲的恳求,怀着万分痛苦的心情离开阿尔芒,被迫重陷火炕。她强忍具大的痛苦去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即使在阿尔芒由于误会而鄙视她、仇恨她,再“令她难堪”,当众给她种种侮辱和打击,她也心如刀绞地含泪忍受,决不申诉真情,不违背对一个老人的诺言,选择牺牲爱情,继而生命,把幸福双手奉献给别人,自己品尝着无边无际的苦痛,可见她善良高尚的精神品质。
玛格丽特虽然在精神上力图尽快摆脱它原来不光彩的生活,然而却在物质的享受上迟迟难以自拔;而阿尔芒,虽然深爱“茶花女”,却在发生误会是对“茶花女”施以恶意的报复,并最终直接导致“茶花女”的死亡,由于不明真相,却也深刻的暴露了其过于自私狭隘的品性。难以否认,这两个人的自身过失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
茶花女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她的身世之所以构成悲剧, 是因为她的不幸和死亡表现了一定社会矛盾冲突, 体现了一种正义性和必然性。资产阶级卖淫制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现存社会制度, 人性的正常发展向这种“ 合理” 的现存制度提出抗议, 这种抗议是正义的。然而, 单独的斗争必然失败, 最先起来反抗的人必然死亡。茶花女的人性要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周艳红. 茶花女悲剧的社会成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2]小仲马. 茶花女[M].盖大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5)
[3]张筱红.十字架上的神女-《茶花女》悲剧成因浅探[J].克三师专学报.2001(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