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晔来源:《品牌》日期:2015-02-09人气:923

随着劳动力市场要求、教学对象的变化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已逐步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模式转变,各种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开展。

一、中职语文实践教学分析

按尤家荣、陆荣林的观点,“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其通常指在教学活动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形式。①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为“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综合二者所述,我们可以将中职语文实践教学概括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语文实践教学在建构生成性课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组织恰当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使语文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更能让学生接触到职业环境,了解工作情境,掌握职业通用技能,形成基本职业素养,为适应工作及工作变化奠定基础。

但从实践来看,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目前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实践教学定位不清、活动过程组织不当、职业情境创设不明、任务完成考核不细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语文教学服务专业、服务职业功能的发挥。

二、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存在问题主要解决方式

(一)以课堂训练为主,夯实实践教学基础

从职业发展规律来说,任何职业技能的获得与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就必须依靠长期、大量的职业训练。因此,中职语文教师绝不能将语文实践教学错误定位为“表演课”、“汇报课”,绝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通用技能的常态训练,必须不断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

常规课堂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点滴训练,比如疏通新课文字词,课堂讨论、发言,课后写作练习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较为零散,琐碎,但“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效果却不可低估。每个学生不仅可以在日常学习中习得语文知识与技能,更可以通过一次次练习细致纠正每个细微的错误,为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与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以肯定地说,实践教学的基本载体是课堂,课堂中任何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都是语文实践教学。而正是通过持续时间长、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常规训练。

(二)以小组活动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活力

小组活动是目前语文实践教学较为常用的一种形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明白小组活动不仅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更是激发实践教学活力、提升实践教学内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首先小组内组员特点各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甚至是冲突的形式相互激发,组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其次,实践活动中小组特点各有不同,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从而提高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活动策略。比如小组形成阶段,教师可以指定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开展活动;小组发展阶段,可以调换组员任务,不断在组内进行重新分工,使其能较为成功地在各种角色中转化;小组成熟阶段,可以打破形成、发展阶段中较为固定的小组成员构成,组成新的小组展开活动。这样学生可在熟悉团队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与不同人进行合作,有利于提升学生适应岗位、职业变化的能力。

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活动予以及时指导、评价,引导小组沿着正确有序的方向进行活动,提高小组活动效率。

(三)以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通过练习检验自身学习效果与水平,很少能走出校园体验职业活动与社会生活,“知”、“行”难以有效统一。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祛除传统教学中“学不能用”弊端的良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其生活、专业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把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投射到实践中,促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举一反三增加新知、提高能力”②。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涯及专业特点创设活动任务,“在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让学生以准职业人角色融入实践活动中”③,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其基本职业意识与素质。

三、中职语文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语文实践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毋庸讳言,语文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实践教学定位不明等诸多不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实践教学的形式必须服务于语文实践教学内容

(1)必须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语文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实践采用的形式必须服务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徒有其表。因此活动的任务需明确、组织要细致,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基本达到“由知识到能力、由能力到运用”的实践目标。

(2)实践教学必须突出语文学科本身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完成的是语文教学任务,要培养的是语文应用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职业要求代替语文能力目标,语文学科特点一定是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点。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把握语文元素,制定恰当的实践教学计划,以达到训练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之目标。 

(二)注重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实践教学的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能使语文实践教学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得到直观展示。比如,在学习说明文写作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想要介绍的物品及其说明用手机拍摄下来,在课堂上通过投影进行集中展示。展示的同时学生对物品进行介绍,教师利用摄像设备对学生活动进行同步录像。之后,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使实践教学更为高效,更为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快速达成目标的理念,这一理念的灌输有助于学生在今后职业活动中提高职业活动效率。

(三)注意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的作用

中职教学的实际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个性化成长。但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也要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差异化学习,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生成的培养。

另外,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职业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树立“职业人、专业人”的形象,以日常教书育人活动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明白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

总之,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是实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要求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及时纠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必将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参考文献】

[1]尤家荣,陆荣林.从科学发展观谈中职教学中的“必需、够用”.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6期.

[2]戴明烽.浅谈如何开展中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