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萧萧》的读解

作者:王爱文来源:《品牌》日期:2015-02-10人气:6876

《萧萧》1930年发表于《小说月报》,是沈从文创作走向成熟期的佳作,关于主人公萧萧的解析早已不枚胜举,现从已有研究资料出发,从亲情、爱情、理想等方面来略抒拙见。

一、亲情

萧萧是一个自幼失去双亲寄样在伯父家的小女孩儿,从她做媳妇“不哭”“只是笑”这些奇特的出嫁举动可以想见,她以前的生活环境是缺失亲情的,因为“没有母亲”,所以她出嫁结婚时没有离开母亲的不舍;因为没有母亲,又没有其他亲人的关照和叮嘱,所以她不知道出嫁结婚是将要做别人的母亲,并且将要同一个陌生男子做“承宗接祖的事情”……,因此她既不害羞,也不害怕,在“什么事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懵懵懂懂地笑着做了小自己九岁的三岁男孩子的童养媳。

与其他童养媳不同的是萧萧在婆家体验到了家的温暖。首先是姐弟情,由于小丈夫刚刚断奶,与萧萧年龄相差悬殊,萧萧便按规矩喊他做“弟弟”,每天的工作便是带“弟弟”玩耍、喂“弟弟”吃东西、给“弟弟”洗尿片、甚或哄“弟弟”睡觉……在萧萧眼里,“弟弟”是自己的一个玩伴,一个小知己,而不是一个负担;而“弟弟”也离不开萧萧,生活中的“弟弟”是关心她并且怕她的:他把打下的枣喂萧萧吃,帮忙萧萧制帽子,萧萧不让把自己的秘密(哭泣、吃庙灰、喝冷水、大肚子)告诉别人,“弟弟”就一个人都不告诉。她在“弟弟”眼里既是姐姐也是母亲,正是由于弟弟的关心和依赖,萧萧体验到了姐弟般的亲情;其次是母女情,萧萧的婆婆虽然“生来像一把剪,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1],但是,她并没有逼迫萧萧做苦力,而是让她量力而行,晚上也给了萧萧足够的休息时间,使她能够有时间做“世界上人所做过的梦”,所以作者的评价是出嫁后萧萧的生活“并不比先前受苦”。     

十二岁的孩子已具感知亲情的能力,而由萧萧在梦中害怕时还能大声喊出“妈”这个久违了的称呼来看,她在潜意识里已经把现实中的婆婆和想象中的母亲同化了。而在萧萧和花狗野合怀孕的丑事暴露后,婆婆也没有表现出恼羞成怒非要致萧萧于死地而后快的过激举动,并且从婆婆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没有刁难萧萧和花狗的孩子还给他娶妻的具体行动来看,萧萧的婆婆不仅不是一个恶婆婆,反而可以说是一个温厚善良、宅心仁厚的好婆婆;再次是祖孙情,身为当地人物的祖父经常和蔼地和萧萧开玩笑,对待萧萧像亲孙女一样,并在萧萧心中种下了关于“女学生”的种子,使萧萧的心里有了关于自由的种种幻想……。这些不乏温馨的家庭生活以及浓郁的亲情使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得以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同时也为萧萧后来得到小丈夫家人及族人的谅解作了铺垫。

二、爱情

萧萧的童养媳生活和小团圆媳妇(《呼兰河传》)相比是自由快乐的,她不仅在婆婆家享受和体会到了缺失的亲情和弥足珍贵的的“姐弟情”,还还得到了对于童养媳来说无比奢侈的“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萧萧步入青春期,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青年女性,人本能的欲望也在慢慢的形成和发展,而萧萧由身体成熟所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正当的欲望却不能从丈夫处得到落实。加上萧萧没有受到过有关贞洁和道德约束等方面的教育,是在对传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嫁给小丈夫的,所以她这种“不设防”的状态很容易因诱惑而失去贞洁。偏偏这时候,长工花狗对萧萧展开了凌厉的攻势:首先,他借小丈夫的口唱“妹妹缠坏后生家”、“妹妹床上人重人”等让人脸红心跳的情歌引诱萧萧;其次,他亲自给萧萧唱“十岁娘子一岁夫”的歌,暗示萧萧在丈夫年幼时,年长的妻子是可以随便到外面做一些不规矩的事情的;再次,他抓住一切机会接近萧萧,甚至不惜“穿山越岭”缠到萧萧身边,为萧萧唱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情歌,表达自己对萧萧的倾慕:“想了你二三年了”、“为你睡不着觉”、 我发誓……可以说正是由于花狗的一步步的引诱激发了萧萧的情欲甚至性欲的冲动,所以萧萧才在花狗对天赌咒的情况下“一切尽他了”。 虽然花狗对萧萧的引诱是有意的,虽然在引诱萧萧前小丈夫家的另一个长工哑巴已经提醒花狗不要这样做,但是花狗并没有强迫萧萧,他是在萧萧自愿的情况下和萧萧在大自然里完成的水到渠成的野合。由于萧萧童养媳的身份和花狗长工的身份,使两人野合的结果不可能是“把女子引到家,成了管家妇”,而只能是两人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即“互相把心愿了销”。不过花狗和萧萧对这种欲望暂时满足的后果是缺乏考虑的,花狗发的誓也仅仅是“赌咒不把这事情告给人”,所以当更严重的后果——萧萧怀孕——出现之后,胆小而懦弱的花狗不负责任的逃走了,因为身为成年人的他比萧萧更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男人打折脚骨(黄罗寨打虎匠就是因为和巧秀娘偷情被发现后被捶断了两只脚),女人发卖或沉潭(巧秀娘就是因为族长读过几本“子曰”而被做了“上下衣服剥个精光”“背上负了面小石磨”沉潭的处罚)……萧萧被迫一个人面对恐惧、无助、和责罚。

不过,作为童养媳的萧萧能够在青春懵懂期使自己泛滥的情欲乃至性欲均得到满足,并且还谈了一段还算浪漫的爱情,甚至因冲动而酿成的大错也得到了谅解,不得归功于边民的淳朴、萧萧的幸运和作者的善良。

三、理想

对于从小没没有母亲又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萧萧来说,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只做过关于金钱、食物、玩耍的梦,后来到了婆家,从祖父口里得知了“女学生”这个字眼,并且又被祖父拿这个词来说自己,才和女学生多多少少发生了一点联系,朦朦胧胧的有了点有关于“女学生”的梦,我们姑且把它看做萧萧的理想吧。

“女学生”在乡下人的眼中是“装扮如怪如神,行为不可思议”,且乱花钱(一年内用的钱可以买十六只水牛),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恋爱是不要媒人、彩礼,只要喜欢相熟便可随意同“男子睡觉”,“名叫‘自由’”。值得深思的是,如果乡下人认为“女学生没有辫子,像个尼姑,穿得衣服像洋人,吃的,用的,……”怪异可笑,我们倒还是可以理解,但是乡下人竟然还认为“女学生”恋爱自由可笑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因为从花狗唱山歌追求萧萧来看,乡下人最正常的恋爱就应该是不要彩礼不要媒人的自由恋爱才对啊!而这种“自由”却成了“女学生”的专利,乡下人不仅没份,还认为“岂有此理”并给予嘲笑,这就有点嘲讽的意味了。沈从文先生是否无意间流露出了对城市文明进步的优势的赞赏以及乡村汉化后反而变得封建愚昧保守和落后的劣势的叹惋?

通过阅读文本可见,“女学生”的确是作者用来象征“自由”的符号,并且“女学生”这一形象在萧萧的成长过程中起过很重要的作用:萧萧最初接触“女学生”这个词是夏夜纳凉时听祖父说的,且众人是拿让萧萧做“女学生”来和她开玩笑的,不明就里的萧萧当即表示“我不做。”——萧萧对女学生是排斥的;随着对女学生了解的增多,萧萧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不仅不再排斥女学生,反而对女学生有了一种好奇的崇拜,心里甚至有了一种隐隐的做女学生的渴望:“做女学生极有趣味”“我不怕”。于是,萧萧接受了女学生,女学生走进了萧萧的心里和梦里,甚至祖父喊萧萧“女学生”时她也“答应得很好”;在萧萧偷情怀孕,花狗畏惧逃走的无望日子里,“女学生”成了萧萧逃避惩罚的救命稻草,她甚至已经开始收拾东西预备像“女学生”一样进城自由去。可惜萧萧没有动身就被发现了,使她免除责罚的是乡下人的善良、淳朴、仁厚以及她生下儿子的侥幸。由少女变为少妇进而成为母亲甚至婆婆的萧萧,心中关于“女学生”的思想涟漪归于平静。

失去了爱情,失去了自由和理想以及梦的萧萧们,进入了结婚、生子、为子完婚这样一种生命循环当中,成了乡间众多灵气全无的妇人中的一员。幸运的是萧萧的小丈夫没有“男学生”的梦,否则,长大后的小丈夫如果拒绝和萧萧圆房,那萧萧的未来才让我们揪心呢。好在沈先生给以了萧萧足够的关爱,使没有“出逃”成功的萧萧,能够在乡间继续生活下去。正如王安忆所说:“萧萧的乡间是很有人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们永远给人出路,好叫人苟苟且且地活着,一代接一代。”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第八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此文凡不加注释的引用部分均引自《萧萧》)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