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
文章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出了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了发现了当前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引言
自本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已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认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近几年来的实践显示,以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取得其预期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类型,强调尊重不同观点和交流合作,因此它的教学程序可以划分为五步,即:问题产生、立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问题产生
研究性问题应该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具有意义的话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论题,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真实情境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感兴趣的项目,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动机模块所激发的在内在动机的刺激下根据信息模块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大量搜集资料, 筛选资料等,然后进入活动模块对资料进行分析、 推理, 并通过网络与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进行交[1]。在交互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质疑、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2.立题
学生经过问题产生阶段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诸如自己观点缺乏论据;不知如何解决问题;对课题感兴趣却无从下手等情况。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正可以利用这种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发动群体智慧,经过辩护和驳斥,帮助他们立题研究。学生可以明确在立题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接着进入信息模块,学生在网络和在生活中查找资料,确立完成课题应选择的方法、步骤,必要时求助合作伙伴的帮助,对课题的可操作性等做认真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然后,学生将设计好的开题报告用FTP 上传。这时老师和同学可以将自己对此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开题的学生用( E-mail 留言板等 ),展开答辩。其他对此课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加入,与开题学生共同组成合作小组,商讨课题设计,确立课题[2]。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进入活动模块,经过讨论,判断,比较等过程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3.展开研究
学生经过立题以后,还处在活动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对所确立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用以完成课题的方法、步骤、寻求帮助的手段、合作的分工等已经做了细致地思考,这时可以运用网络查找各种资料 (利用 Web浏览、在线虚拟图书馆、FTP 、VOD 等) ,还可以从专业人员那里直接获取学习资源,有必要时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分析资料,并初步得出结论。
4.分析讨论
研究性学习需要充分的对话,需要对立题做出多种解释。 如果对话不充分, 则容易造成学习的肤浅。因此要将得出的初步结论放置于公共社区如专题讨论区、留言板等予以分析和讨论每位同学都应参加讨论,课题研究小组需要为自己的结论答辩,教师除了参加讨论外,还要很好地组织和控制讨论的顺利进行。这里每个讨论者依据自己的视角和论据展示个人的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别人的观点,这种个人意见与群体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很好的促进。课题经过分析讨论后,可能使研究小组重新思索和审视自己的课题,从而转回到重新查找资料,寻找新的论据,修正结论和展开新的研究;也可能产生了课题的新问题,使小组成员就新的问题展开研究[3]。
5.形成性评价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在上述过程完成之后,在形成最终结论之前要进行评价,其评价应该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以前各个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价修改。所示除了教师的全程跟随式的指导、反馈与镶嵌式教学,网络还提供了过程性学习的记录与评价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自动产生评价。比如,反映当前活动状况的社区积分,可供自主管理、记录学习过程的网络型档案夹等。这些过程性的记录与评价工具都是采用联机结果记录法,在学生研究和讨论的现场采集和记录信息,记录学生查找资料的路径,分析研究的思路,推理和论证的逻辑等。这些资料和数据能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供教师参考,决定何时介入给予镶嵌式教学— 提供支架。
6.发布结论
在进行完形成性评价之后,就需要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发布,学生们撰写结题报告并完成暑期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体会文章将结题报告E-Mail给网上的指导老师请求帮助[4]。 最后汇总各方面的建议,修改结题报告
三、总结与反思
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创设、营造一个学习、协作的虚拟环境,我们可以将网络技术应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 即以网络为工具和手段打破传统的校园间的时空限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解决问题式研究性学习。这样的学习具有很多优越性,针对以上问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实行整体配套的改革,优化实施环境硬件是基础,是把网络更好的应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的保障;加快开发网上课程,优化网络学习资源;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改善评价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霍益萍,张人红.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J ].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58-60.
[2] 张新明,余继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2003,(3):44-50.
[3] 徐红彩,冯秀琪..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7):38-43.
[4] 张俭民,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3):55-5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