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探究勒·克莱齐奥笔下纷呈的文化元素

作者:骆巧玲来源:《芒种》日期:2015-02-22人气:1080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富有诗意的探险,充满感性而忘我,发掘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文化与人性。《诉讼笔录》、《战争》、《沙漠》、《流浪的星星》、《乌拉尼亚》、《童年》、《金鱼》、《淘金者》、《罗德里格游记》、《少年心事》、《跟饥饿一样老的故事》、《飙车》、《看不见的大陆》等众多作品中,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各大洲的文化元素,透视各种文化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繁复与矛盾。

 勒·克莱齐奥的足迹遍异域,八岁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尔后常年游历于非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甚至还有不知名之处和莫须有之国。勒·克莱齐奥还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和新墨西哥州的阿尔布凯克等地执教,中年之后痴迷于墨西哥土著文明,这些离奇的亲身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因勒·克莱齐奥的羁旅草野之作,瑞典文学院在公报中称赞他的作品为“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

勒·克莱齐奥在流浪的岁月里,用眼睛观察着世界,用文字描述着各色人生,用诗意展示着各大洲纷呈的文化。在他的作品里,逐渐消亡的非洲历史文化,令他喟然长叹;隐逸于海那边的大洋州文化,令他欣喜若狂;美洲的土著文化,令他痴迷心醉;霓虹灯下变幻着诡异色彩的欧洲文化,令他扼腕叹息。在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中,呈现最多的就是这三类文化元素,作者对非洲和大洋洲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充满了敬仰之情,对欧洲的现代都市的繁华文化却充满了厌恶之情。纵观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可将纷呈的各类文化元素细分为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其中自然文化在他笔下变幻多姿,有荒漠里的自然奇观、有大洋中诸多岛屿的岛上风光、有海浪的翻滚与咆哮、有山间的砾石与岩洞,有星空的深邃与杳然。社会文化主要有非洲土著居民的生活,大洋洲岛上居民的不为人知的神奇,有喧嚣都市的繁杂与虚空。非洲与大洋洲的神秘文化,海浪、星空、山岩等自然文化、喧嚣、工业、钢筋混凝土等都市文化元素,在勒·克莱齐奥笔下,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一、大海的宁静与咆哮。

在勒·克莱齐奥笔下,蓝天、大海、星空、山岩、巨石、大漠、热风、白帆、灌木、溪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赋予了不同寓意,它们用特有的语言与文中人物默默交流。正如我国清代学者王夫子所言:自然界的“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在展示自然文化景观时,大海是勒·克莱齐奥所钟爱的,翻看他的作品,在无声的语言中,总能听到海浪的翻滚与咆哮。

在《少年心事》这部短篇小说集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童话世界里的娃娃,他们纯真、稚嫩,梦想着到浩瀚的海洋和广阔的天空中去寻找自由,于是,大海就成了他们梦想开花的地方。成天无所事事,游走于都市水泥森林间的梦多,最喜欢的事是静静地坐在海滩上,双手抱膝,看太阳缓缓升起。逃课的露拉比不为别的,就因为浸透着阳光的大海。阿娜找到了世界上看海的最佳位置,从那里凝望天空和大海,整个人都会变得虚幻而缥缈。为了心中的大海而离家出走的丹尼尔,在海浪中、海滩上、海藻间、礁石上尽情地奔跑、嬉戏。大海,已经不再是那个自然界普普通通的一物,而是身着盛装,千般妖冶的精灵。大海,这自然之物,在主人公眼里能幻化成精灵,那是因为作家在眼观自然,心却在感悟自然。正如歌德说所言:“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关注生气的结果。”

宁静的大海是祥和的,是安然的,那幽蓝幽蓝的静态,美得令人心醉神怡。微微弯曲的清晰的地平线,一望无际的灰暗的海面上,泛起泡沫的海浪仿佛静止不动,天空灰白明净,只有大海上空聚集着几块烟云。这时,太阳正从地平线那边款款而来,“一轮苍白的光环向空中展开去,人的心灵深处能感觉到一种异样的使你不停颤栗的震撼……接着,光轮出现在海面上,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大海与陆地浑然一色。”在这阒寂无人的海滩上,只有翻飞跳跃的海鸥,在它们的家园里唱歌舞蹈。“无人的海边此时只有海鸥,它们时而沿着海岸飞翔,时而在鹅卵石上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它们半张着喙嘶嘶鸣叫。它们飞向空中,盘旋一圈,随即又在稍远的地方栖落下来。清晨,海鸥的叫声总是那么奇特,仿佛它们临行前的千呼万唤”这沐浴着阳光的大海更加美丽,更加富有生气。

大海的宁静是暂时的,是风暴卷起的前奏,当海浪翻卷,巨浪滔天时,那磅礴的气势,又是另一番雄壮之美了。“急浪撞击岩石,掀起浪花,汹涌澎湃……海水被撕裂后啪啪作响,然后爆炸开,重新融会在一起……海风随海潮而来。它从地平线处吹出,天空中飘着浮云。然而,这些云很陌生,犹如海水泡沫;海盐如沙粒般在风中漫游……远处的地平线如呼吸般起伏,向陆地吐出它的气息。”勒·克莱齐奥不啻笔力展示着大海的力量,展示着大海壮美的图画。当卷起丈多高的潮水慢慢退去,海面重新归于平静之时,另一番神奇景象顿现,“海水浅平,神奇的海底世界呈现在跟前。海底幽暗的水潭又大又深,激流在岩石间如瀑布般倾泻,有飘滑的道路,海藻繁茂的小山冈”。

宁静的海面是一幅祥和的自然美景图,怒涛翻卷的大海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宁静也罢,壮烈也罢,都是勒·克莱齐奥笔下变幻无穷的自然文化元素与作家心智感悟的融合,折射出整个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 二、都市的喧嚣与诡谲

在勒·克莱齐奥笔下,他一直以赞许的目光,欣赏着大海、朝霞、山泉、荒漠、岩石、沙滩、灌木等自然文化元素。与之相反的是,他一直用一种冷峻的、厌弃的、批判的目光,审视着都市文明——肮脏恶臭的贫民窟,衣衫褴褛的乞丐,奔波求生的失业者,街头卖淫的妓女,四处游荡的流氓……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飙车》、《少年心事》,长篇小说《诉讼笔录》、《沙漠的女儿》、《金鱼》、《战争》、《饥饿间奏曲》等作品里,常常用令人意想不到的笔触来描绘都市的喧嚣与诡谲,来书写游走于都市文明的边缘人。

人类在忙碌中不停地创造高度的城市文明,但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毁灭着自生的人性文明。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曾说过:“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纯朴印象的灵敏性。”所以,《诉讼笔录》中的主人公亚当·波洛完全失去了社会人的功能,辞去工作,离开父母,从一座城市逃到另一座城市,成天无所事事,游走于大街小巷,跟定一只狗,看狗奔跑乱窜,看狗撒尿,看狗在超市货架下很快地媾和,他把自己置身于空荡荡的城市之中,对一切都不感兴趣。走过广场、走过堆满货物的橱窗、走过广告牌下、走过红绿灯街口,走过咖啡馆门前,走过都市的大街小巷,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地,来自何方,要去向何处。与亚当·波洛一样,迷失在都市喧嚣里的还有短篇小说《飙车》里的两个年轻姑娘滴滴和马尔迪娜,约好了逃课,约好了下午一点在广场见面,约好了两辆摩托车在沉寂的马路上轰隆隆地前进,“马尔迪娜冲在滴滴的前面,冲过空空荡荡的大街。拐弯时,摩托车倾斜得很厉害,脚踏盘从地面刮过,射出几串火花……滴滴紧跟着她,离她只有几米远,风拖着她的红发,她也一样,在速度和燃油气味中沉醉”然而,这样的沉醉还远远不够,还不够绝顶刺激,于是,站在人行道边,等待公交车的身穿蓝色西裙的妇人成了她们眼中的猎物,谁叫她的黑色手提包显得那么富有生机呢。所有的动作只持续了百分之一秒,在紧接着的惊异的喊叫声中,摩托车猛地撞上酷似一头猛兽的蓝色搬运车。“马尔迪娜倒在蓝卡车后面的马路上,身子翻了过去,如同一块破布。没有痛苦,暂且还没有感到痛苦,她睁大眼睛望着天空,嘴唇有些哆嗦。一阵难以忍受的极度的空虚慢慢地侵蚀她,鲜血从她压破的双腿上蜿蜒地流下来,黑黑的一片。”逃离的不只是滴滴与马尔迪娜,还有露拉比、达维、布丝、布西、莉亚娜等,他们明显地与社会格格不入,城市的野蛮,身处喧哗都市却孤独无助,在这都市文明世界里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于是,他们千方百计逃离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在这充满了车祸、强奸、自杀、失业、偷渡、抢劫、暴力、赌博、毒灾的都市里,人人都迷失了自我,这就是勒·克莱齐奥笔下所描述的都市文化元素的伤痕。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每一粒细小的物质都是自然界的生灵,每一个生命都是社会的主宰,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勒·克莱齐奥笔下精心雕琢的文化元素,他希望读者能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元素,看到在这些文化背景下人们生存的原貌,听到他们的呼喊,看到他们的狂乱,感悟到他们精神世界的死寂与紊乱,从而来关注全世界现代文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 【1】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德)爱克曼.歌德访谈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法)勒·克莱齐奥.少年心事[M],郭玉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4】(法)勒·克莱齐奥.飙车[M],金龙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法)勒·克莱齐奥.流浪的星星[M],袁筱一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6】(德)歌德.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 安书祉 黄燎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周明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诺贝尔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朱广贤.文艺创造三位一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10】袁筱一.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