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国维境界之“善”的讨论——文学论文
王国维的美学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境界”说中。前人对王国维境界说基本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认为,王国维境界说所讨论的,主要是“真情实感”的问题;第二种看法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讨论的是“情景交融”问题;第三类看法认为,王国维境界说的核心,是“真”的问题。第三种看法,最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也较多。
聂振斌先生在《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王国维的意境理论的最大缺陷,就在于他不声不响地把“善”排除了。他只分析和强调了美与真的关系,而根本不提“善”对于美有什么意义。他认为人性只有保持在自然本质的水平上,才是纯真的。凡是濡染了世俗习气或热衷于政治功利,都无纯真之可言。他在文学批评中闭口不谈善恶。正是由于他的超功利的美学观点,造成了他的文艺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抹杀了文艺与道德、政治的密切关系。他的意境论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白——没有“善”的光辉。
在我看来,王国维意境美学并非没有“善”的光辉,而是他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成为一种大善,一种游弋于宇宙人生的至善境界,我称之为“无善之善”。
一、“善”的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释“美”字有“美与善同意”一说,而释善则是“吉也,与義美同意”,又释“義”字云:“己之威仪也。”这种互训的方法并没有准确地揭示“善”的涵义,但我们至少对先民的意识可以窥见一斑。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这里的“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善”也具有与“恶”相对之意。
中国古代“善”的观念,主要出自儒道两家,儒家的“善”可定义于“人道”(仁道)所散发的人格力量,而道家的“善”可定义于“天道”(自然之道)。
而王国维意境美学的两大特点就是真与自然,这几乎完全是儒道之“善”的综合。我认为王国维境界之“善”已经超越了政治功利和宇宙人生,是一种“无善之善“,他已经将“善”内化,丝毫不露痕迹。
二、善与真和自然的关系
王国维认为,“文章之妙”用一句话概括之,曰:“有境界而已矣”(《宋元戏剧考》)。不独戏曲,诗词也是如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在《人间词话乙稿序》中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美与不美,就是看意境的有无。王国维把意境提高到了文学艺术“美”的标准上。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可见“真”是王国维“意境”的一个重要标准。“真”有三层含义,一是真实存在,二是人的本性和事物的本质,三是真理。与真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是“自然”。“自然”这一范畴贯穿王国维美学思想,在《人间词话》中也随处可见。王国维所谓“自然”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但也保罗社会人生之事实;二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与“赤子之心”相近;三是对客观规律的自由运用,既包括作家在创作中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挥笔自如的艺术技巧,也包括对自然之真理的认知。真与自然的标准要求纯真、本真,毫无伪饰,是一种真善,而非伪善。
三、“无善之善 ”
在王国维的观念中,审美是第一性的,美是最普遍之形式,而道德是第二性的,由审美而达完全之人物,达到善,从而社会大治。
1.诗词之“善”
王国维的博古通今,学贯东西。他的诗作中不乏哲理化的意象,具有东方的传统之美,又有西方的逻辑思辨,给我们以“善”的启迪。
叶嘉莹先生在评价王国维词作时说:王氏所开拓的词境, 或者可以称之为“哲化“之词。这种超越于现实情事以外, 经由深思默想而将人生哲理转为意象化的写作方式, 对于旧传统而言, 无疑是一种跃进和突破。
王词中带有哲理化倾向的很多, 如“人间总是堪疑处, 唯有兹疑不可疑”,“ 君看今日树头花, 不是去年枝上朵”,“人间事事不堪凭, 但除却无凭两字”等等。这是清醒与痛苦的体现,却饱含哲思,启迪我们认清现实,寻找超脱之境。这种哲思也是“善”的表现,是对于苦痛的自我消解。
2.生命价值之“善”
王国维美学并非没有“善”的光辉,他的意境美学本身就是一种至美之境,文学艺术达到至美,超越了低层次的“善”。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
第一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本来是写主人公的苦思怀想之情的,主人公登楼远眺,极目天涯,苦苦探寻自己意中人的身影,即就是寻找一个自己所属的目标,在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中可以理解为成大事业和大学问确定奋斗目标的过程。第二境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意是为了自己的意中人,忍受相思之苦以致形容憔悴,却又无怨无悔,这在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中可以理解为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所谓“她”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伊”为同指,即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磨砺,最后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时豁然开朗,功到自然成。
王国维截取三首宋词的经典名句,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说”。三句经典名句构成递进式的结构,旨在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就是确定目标—为之奋斗—成功后的顿悟。王国维把意境理论不仅限于诗词,他把意境理论扩充到现实人生的方方面面,以意境为把握世界的方式,去揭示人生道路,鼓舞后进,这是王国维对“善”的内化。这是大善,超越了政治,也超越了现实,是一种理想人生之境界。
结语:
王国维的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至善至美境地,在那个痛苦迷乱的时代,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超脱于政治之外,而又联系现实人生,企图达到社会大治。
参考文献:
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吴泽:《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陈良运:《美的考索》.[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 ].北京:中国书店, 1991
古风:《意境探微》(上卷).[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将永青:《境界之真:王国维境界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