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教育论文
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在法律制度、课程设置、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方面有所改进。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教师专业地位。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第一次从法律角度上明确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确立了教师行业标准。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作了明文规定,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但是,如今还需要国家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中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的内涵,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在提高教师待遇问题上,一个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密不可分,美国、韩国等国的教师待遇普遍好于其他国家,我国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生活条件较差,所以当地的教师整体上素质较弱,更无专业化发展可言。
2.建立起一个正规化的教师团体组织,维护教师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化要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团体的支持,为了谋求教师的合法利益、保障教师权利、提供教师学术交流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等,建立一个正规的教师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的教师专业团体规模最大最完善,如:NEA(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TEPS(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和AACTE(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等组织,他们的职责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促进教师的福利、加强教师教育,倡导未来教师都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经过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招收和选拔新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并利用各项资源以加强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3]因此,中国也应效仿这些国家一样,建立一些教师团体来切实维护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增设教育专业课程,提高未来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完善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当前,在我国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不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地修修补补,“而是要对原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反思、论证,以重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5]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新的评价理念的形成,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新的评价理念的形成,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学习、接受、转化和重构的过程。“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新的评价理念的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6]所以,高师院校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加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重,注重教育实践的开设,培养未来教师具有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漫长性与生长性注定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师接受职后培训是专业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防止教师知识的停滞不前,美国加强教师的在职进修,并把教师的提薪、晋级、资格评定等与在职进修挂钩,这就促使教师为继续胜任这个职业不得不躬身学习。美国的在职进修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如师资培训日,暑期学校,攻读学位,攻读必修课程,参加讲习班和研讨会等。为鼓励教师继续教育,美国政府部门和一些基金会设有专门的进修奖金供教师申请。我国也可以仿效美国等国,尽快促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督促教师认清时代对其专业的要求。提醒教师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指导教师由单一的教学理论实践者向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双主体转变、由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开发者与传授者转变,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发现。”[7]要引领教师把职后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使教师走出参加职后培训仅仅是追求资格认证和学历提升的误区。建立教师的入职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改变原有的职前、职后教育的不连续局面。入职教育是使新任教师适应教师的角色和环境,职后的继续教育则是使教师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只有构建、完善这样的入职教育和职后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才能培养专家型教师,也才能实现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
4.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笔试考试中要拓宽内容,与美国普瑞克西斯考试相比,我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内容过于简单。教育部门务必要组织一支专业团队来开发、设计考试试题,试题的类型应多样化,不仅涉及到一般知识、学科教学方法,还应具体到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选拔优秀的教师人才。我国目前采用说课的形式来考察被试人的课堂教学水平,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美国对申请人的实习时间有严格地规定,“不仅取得初任资格证书前至少要进行10周以上的教学实习,而且在取得初任资格证书以后还需要1年以上的教育实习,才能取得长期教师资格证书。”[8]教学水平考试得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好学生,因此,必须强调实际的课堂教学经验。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