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丧钟为谁而鸣》——文学论文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小说家,也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海明威先后创作了《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小说,这些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准确,意蕴含蓄而深刻,常与战争、爱情、暴力、死亡等有着不解之缘。同时,在这些小说中海明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硬汉形象”,诠释了“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海明威描绘了一个混乱不堪的人类社会,并以主人公乔丹的认知自然、融入爱情、感悟亲情等,展现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相互依存、相互关爱,蕴含了深刻的女性生态主义思想。
一、简述生态批评女性主义
随着环保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试图以女性主义思想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应运而生。“生态女性主义”一词源于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的著作《女性主义·毁灭》,书中奥波妮强调女性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中的潜力,并号召女性进行一场拯救地球的生态革命,在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把大自然当成征服和掠夺的对象,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陷入困境,女性要为保护自然而战,以结束人与自然冲突的社会现状。同时,女性生态主义也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大网,各种生命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改变种族隔离、性别分割的社会状态,消除生命之间的等级划分。[1]
随着环保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融入了文学、教育、艺术等领域,形成了许多带有生态女性主义色彩的学科体系。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就是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与文学批评相结合而产生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认为,“对女性的统治与对自然的统治有着历史的、经验的、象征的重要联系”,“这种统治逻辑被用来为人类的性别、种族、阶级统治辩护,也被用来为统治自然辩护”。赫勒说过,“如果我们真正创造一个生态社会……一个免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毒害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以文学作品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是否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能否反映人际和社会平等公正为文学批评标准,关注男性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支配与被支配、压迫与被压迫关系。海明威是一位有着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他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世界,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就蕴含了这种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二、《丧钟为谁而鸣》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生态主义者看来,虽然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单独存在的,但是每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都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编织成了一个存在之网,“人类是大地母亲的一部分……他们怎样对待这个网,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同时,生态主义者也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而自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塑造人。可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是休戚相关的,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霍克海默说过,“如果人去掉作为自然的意识时,人在生活中所维持的一切目的……都是毫无意义的”。[2]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描写了主人公乔丹融入自然、与大自然进行交流的变化过程,通过主人公乔丹的认知自然、融入爱情、感悟亲情等,展现了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的和谐关系,构建了完美的人类生态系统。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开篇有一段名言,“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存一体……别让人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 它正是为你而鸣”,这段话表达了海明威对自然环境、人类情感的体悟,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亲密的关系。小说主人公乔丹是一位性格坚毅、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英雄主义形象,有着男性的强权、理性等特征,他渴望超越父亲成为真正的英雄,并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军事事业。比如,小说开篇之处,乔丹拿着望远镜观察地形,他看到的都是飞机、桥头、碉堡等军事设施,当他俯下身子趴到林中时,他的第一个问题是“那是锯木厂吗?”,在他展开军事地图时,最关心的是如何炸掉大桥、完成任务。可见,战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乔丹成了受军事意识控制的人,也使他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军事设施和战争状况上。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乔丹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罗伯特·乔丹躺在落满松针的地上……松枝沙沙作响”,“他闻着松树的香味……轻机枪横搁在左前臂上”,“罗伯特·乔丹像刚到此地的那天一样……铺着的一层层棕褐色落地松针”,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乔丹开始抛离孤立,逐步融入了大自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壮观与永恒。同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乔丹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他像原始人那样感受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小说结尾,乔丹俯伏在林中的地面上,支在满地的松针上休息,“感到自己的心贴着铺满松针的地面砰砰直跳”;他环顾周围的一切,并不在意敌军、大坝、大桥、锯木厂等,只是望着“天上大块大块的白云”。显然,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乔丹获得了终极的生命体验:自己即将死去,但地球仍会不停地运转,太阳也会照样升起。[3]
三、《丧钟为谁而鸣》中男性与女性关系
(一)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和谐。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和自然都是无言的他者,都是被压迫和被控制的对象,男人用征服女性的方式征服和掠夺自然,导致了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在物种繁衍上承担着独特角色,女性与大自然有着某种天然联系,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保护自然。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就展现了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和谐、关爱等,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关爱和同情。比如,女主人公玛利亚始终与大自然有着某种联系,她走路像只小驹子,头发像金黄色麦浪,被法西斯分子凌辱的身体犹如饱受蹂躏的西班牙大地,“她双乳丰满……峰峦远处正是樱唇所在的咽喉”。
此外,乔丹的性格发展、自我完善与女主人公玛利亚有着密切联系。小说中乔丹是一位理性、冷漠、孤独的“硬汉”,他不懂得如何承受失去父亲的悲伤,只能依靠不停地忙碌充实自己的内心,正是在与玛利亚的交流中,乔丹获得了心灵的解脱,他改变了大男子主义观念,开始学会关心他人,“玛利亚是我真正的爱人……也是我的姐妹”,在与玛利亚的相爱中,乔丹找到了爱的感觉与意识,感受到了男性与女性之间深沉的爱意,获得了自我深化和生命感悟。当乔丹与玛利亚结合时,“正同大地结合……与大地融于一体了”,“他们闻到的是压在身子底下的石楠的气味……仰起在石楠根丛中的头”。同时,在与玛利亚的爱情中,乔丹给了玛利亚充分的尊重与关爱,这种尊重与关爱不是男性对女性的情感掌控,也不是傲慢的情感驾驭,而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爱。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家”是社会环境中最温馨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场所。正如普兰特所说,“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打破权利中心……接近传统上所认为的女性领域”。[4]在温馨而狭小的睡袋中,乔丹找到了“家”的感觉,在这个简易、狭小的“家”中玛利亚是乔丹的精神支柱与情感依托,她淡化了乔丹的男权主义思想,教会了乔丹怎样信任情感、融入自然,两人彼此相恋和相依相偎。在这里男性不再将女性看成压制的对象,在相互关爱中两性冲突得以化解。同时,与玛利亚的相知相爱使乔丹认识到了爱情的甜蜜、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也激发了他献身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心,“如果这场战争打不赢……全完了”。正是出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社会正义的追求,乔丹在身负重伤之后仍继续作战,并在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女性的坚强与独立。在法西斯统治下,女性处于被压迫、被凌辱的地位,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不过是男性发泄性欲的工具。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主人公玛利亚就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她遭到法西斯分子的凌辱,就像被战争蹂躏的西班牙一样,但是玛利亚并未屈服和退缩,而是勇敢地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海明威通过玛利亚这个女性形象,表达了对战争年代女性苦难生活的同情,肯定了女性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女性角色不是男性计划与行动的推动者,也不是解释情节发展变化的人物,女性往往有拥有独立情感和主体意识,能够参加战斗、完成使命。[5]比如,女主人公拉比尔有着独立、坚毅、敢说敢干的性格,她勇敢而坚强地活着,并向男权社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男权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不仅塑造了“硬汉形象”乔丹,还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相互和谐的世界。同时,海明威通过主人公乔丹的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受亲情、升华爱情、维护和平等,表达了对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渴望,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王琳琳.《丧钟为谁而鸣》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2]林孟涛.批判的批判:生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3]曹伟.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死亡意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戴桂玉.混乱与次序,分离与融合——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丧钟为谁而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4).
[5]徐从英.再议《丧钟为谁而鸣》之女性主义观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