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农地入市”改革的制约因素
1、 政府“以地生财”的盈利模式对农地入市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高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出售城市市区内的土地的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源。政府这种“以地生财”的盈利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加速了农地入市的推行,因为农地入市可以将农村多余的土地指标移到城市近郊进行城市周边的扩建。而另一方面,农地入市的实施,使得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分了政府的一块“蛋糕”,不管大小,都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利益的获得,所以政府“以地生财”的盈利模式是推行农地入市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2、后续管理的复杂性对农地入市的制约
2014年,国家宣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实施了新的户口登记制度后,除了地区的划分外,不再存在所谓的农民和非农民。在推行农地入市改革之后,原有的村庄会进行很多的调整,涉及到村庄的合并以及新建社区的管理问题。如果对于村庄的合并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农地入市的过程的难度增加,因为这会涉及到邻里关系的重新建立以及整个新建社区的安全问题。新建社区的管理权的归属问题也是后续问题中较为复杂的,因为在进行农地入市改革以前,村子的管理是依靠农民委员会进行的,但是社区的管理和农村的管理是有明显的差距的,不管是继续进行村民选举还是政府任命社区管理者,对于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害的保障该如何实施,也是关乎于农地入市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养老制度的不完善对于农地入市的制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地入市会促使大多数有志向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中老年人虽然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但是,从自己的宅基地搬到城镇的楼房中居住,而年轻儿女又不能常伴身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老年人的生活难度。原来的农村的生活方式必然与城镇的生活方式不同,养老机构的缺乏以及养老制度的不完善会造成部分中老年人不仅不能享受到传统意义上的“天伦之乐”,反而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烦恼,所以养老制度的不完善也成为了制约推进农地入市改革的因素。
4、实施理论的不成熟对于农地入市的制约
虽然我国在2009年就开始在实施农地入市,到2014年可是进行较大规模的试点,但是有关农地入市到底要怎样实施才是最合理的研究并不多见,可查阅的资料和数据也不全面,而主要研究农地入市的人才也很缺乏,所以农地入市实施的相关理论是不成熟的。实施理论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农地入市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盲目试探的过程,这样不仅可能在经济方面造成资金的浪费,更为关键的是,可能会影响农民对于实施农地入市的态度,在现阶段因为安全因素在农业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农民的对农地入市持观望态度[4],即使政府出台了政策对于农民意愿也难以控制,如果其他因素加以影响,那么实施农地入市的道路将会越发艰难。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