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诗歌创作风格和表达艺术的赏析
雪莱生于1792年英国贵族家庭,在19世纪成为杰出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社会认知,导致了雪莱的叛逆性格,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使当时的百姓民不聊生,人民饥寒交迫,而贵族却肆意浪费。雪莱的叛逆精神促使雪莱想要改变世界,希望社会和平,实现共产主义,也是因为雪莱独特的见解使得雪莱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促使雪莱的诗歌中有各种不一样的色彩。
一、理想主义
(一)理想主义的背景
1790年开始,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而封建制度正逐步走向衰亡,在此社会背景下,西方知识分子开始追求自然,强调人应该有自由,并开始联名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出现了浪漫主义运动,并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运动,在西方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知识分子们追求自然,强调人的自由,为其理想作斗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免使较多的艺术家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雪莱也属于浪漫主义的诗人,当然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雪莱产生出追求自然,人生而平等的想法也并不是想象而已,而是将这些理想主义全部体现在其诗歌中,以此来表达对现在社会的不满,想要反抗统治阶级的喷怒心情。
(二)雪莱诗歌的理想主义
雪莱的岳父岳母对雪莱诗歌创作的影响极大,其岳父威廉·葛德文在1793年创作的《政治正义论》为当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雪莱的岳母玛丽·芙尔斯通克拉在1792年创作的《替妇女权利辩护》中也体现出了理想主义。雪莱在其岳父岳母的影响下,所创作的诗也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1813年雪莱创作了第一部作品《麦布女王》,在该作品中,雪莱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雪莱对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十分崇拜,在雪莱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表达了柏拉图式的理想。雪莱在《赞智力美》这部作品中,将“宇宙精神”当成“美的精灵”是对柏拉图神秘洞穴哲学的继续探索,在《阿特拉斯的女巫》这部作品中,雪莱表现出了人生是不真实的,能永恒的只有爱和美的理想主义。
人们在雪莱的诗歌中,看到的是社会主义的理想,而不是空幻的对“乐土”的追求。19世纪的人们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压迫下产生了共同的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提倡人人平等。而正是这种社会共鸣的理念使得雪莱创作了一系列激情奋进的诗。
二、英雄主义
(一)英雄主义的背景
19世纪初期,雪莱在进入牛津大学后,比同龄人更关注社会,雪莱的英雄主义特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激发出来。雪莱认识了与其有同样思想的汤姆斯·杰斐森·霍格,两人凭借共同的信念结成了伙伴,其二人都认为阻碍人类进步的是宗教和暴政,因此,两人联名创作了《无神论的必要性》,并四处散发,该举动咋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轰动。也是由于这件事,其二人被牛津大学开除,与此同时雪莱的父亲认为雪莱太荒唐,将其逐出家门。雪莱一人面对生活坎坷,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使雪莱内心的英雄主义快速成长着。此时的雪莱有些改变世界的想法与冲动,其最初表现使散发着《人的权利》小册子,渴望有人站起来与其一起反抗资本主义制度。雪莱所处的社会有些两个大的矛盾,一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二是贫富不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更促使了雪莱英雄主义的成熟。
(二)雪莱诗中的英雄主义
雪莱在1813年创作的长诗《麦布女王》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宗教、婚姻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雪莱在该长诗中呼吁人人平等,人应该有自由,严厉的呵斥了基督教带来的不平等。同时,雪莱在这首诗中将其理想化成一个少女,用优美的语言歌颂了理想的美好,诗中写道:“这位绝世的佳丽,好比栩栩如生的云母石像……”雪莱在该长诗中描写到麦布女王和少女安蒂的灵魂一起在空中遨游,少女看到的是统治阶级过着无忧无虑大鱼大肉的生活,而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宗教教士也在进行着丧尽天良的买卖。麦布女王让少女看未来时,少女看到的是一片繁荣美景。雪莱在此长诗中表达了未来美好的渴望,诗中少女说服女王改变现实社会正是雪莱想改变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主义表现。
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中也流露出了英雄主义,在前言部分雪莱写了一个宣言,深刻表现了对社会主义的向往。雪莱在该长诗中用极度叛逆来对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并且,雪莱在该长诗中明确提出怀着想改良世界的心来进行创作的。因此,雪莱在长诗中刻画了普罗米修斯通过努力推翻了暴君并取得革命胜利变成了一个改变世界的英雄的形象。雪莱的英雄主义在该诗中被深刻体现出来。
《伊斯兰的起义》这部作品是雪莱的诗中最长的一部,雪莱在序言部分说明了其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让读者认识到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应是自由公平的,每个人都应拥有善良和美好。因此,在这首长诗的最开始部分便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用鹰和蛇的斗争来引出整篇文章的内容。雪莱在诗中着重刻画了英雄人物在反抗统治者压迫时的形象,诗中写道百姓人民在统治者的蹂躏下,只有英雄恋人双双处死才能解救百姓,而这对恋人为了百姓甘愿被处死。但是雪莱对这对恋人赋予了生命,给了这对恋人生的希望,以此,英雄恋人最终以善良勇敢推翻了残暴的统治者,获得了胜利。这首长诗充分体现了雪莱的英雄主义以及牺牲小我换取社会和平的英雄本色,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三、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背景
雪莱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但是雪莱的一声追求自由、平等,反对资本主义的压迫。雪莱的一生有过两次不光彩的婚姻,两次婚姻都是带着强烈理想主义的私奔,因此,不光彩的婚姻成了雪菜敌人的把柄,雪莱的敌人经常用其婚姻来攻击雪莱。1811年,雪莱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被牛津大学开学,同时又被父亲踢出家门,雪莱靠着两个妹妹的救济生活。在流浪的这段时间,雪莱和小旅店店主的女儿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认识了,该女子对雪莱说受到其父亲的虐待,雪莱便带着哈丽雅特私奔,并最终结了婚。如此浪漫的爱情并没有雪莱想的那么完美,在与哈丽雅特结婚后,问题接踵而来,不同的观念导致这段浪漫的爱情最终走向消亡。此后,雪莱又结识了后来的妻子玛丽·葛德文,并再次私奔。
(二)雪莱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雪莱在与玛丽·葛德文私奔后得知前妻哈丽淹死在河里,而法官将其孩子判给岳父的原因是因为《麦布女王》的作者就是雪莱,雪莱在喷怒之下写了《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严厉呵斥了英国社会的不公平。
雪莱私奔的初衷是纯洁的,但是雪莱的婚姻在世人看来却是耻辱,雪莱所理解的爱情是爱的时候就在一起,不爱了就追求自由,雪莱不同于常人的爱情观,使得雪莱不惧世人的眼光,想爱就爱,不想爱了就各自远走。雪莱在经历两次私奔后,又遇到了使他心动的女子艾米利亚·维维亚尼,雪莱在《给艾米利亚·维维亚尼》这首诗中表现出了其狂热的内心,雪莱将其内心对艾米利亚的爱慕之情深情的表达在诗里,诗中写道“这猜想使我怜惜我的常新的忧郁,我的叹息和我为你流的泪。”完全体现了雪莱浪漫主义的特征。此外,雪莱在《致琪恩——邀请书》和《致琪恩——忆游》表达了对其朋友妻子的暗恋。
雪莱将浪漫主义带到了现实生活中,雪莱不受任何人的约束,从来不会刻意去隐藏感情,大胆浪漫的将内心的热情倾诉出来。雪莱的感情在诗歌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在《给赫利艾特》中,雪莱痴迷的对女子说“如果你不能爱,还能怜悯”。同时,雪莱结识艾米利亚时,在《灵中灵》中也表达了其炽热的内心。雪莱的爱情纯真浪漫,不惧世俗眼光,所以,雪莱的诗歌中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正是这种浪漫主义色彩让雪莱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
结语:
雪莱的一生起伏动荡,诗歌的创作也各具特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雪莱倡导人生而平等,追求自然和平的理想主义使得雪莱的诗让人带着憧憬;而在资本主义阶级统治下,雪莱内心的英雄主义促使雪莱想要改变社会,此时的诗让人带着将激昂的心情去品味;在19世纪的英国,雪莱能不顾世人眼光私奔两次,并且用诗大胆求爱,又体现着雪莱的浪漫主义。雪莱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对后代世人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聂杉杉.试析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创作风格的异同[J].芒种,2013,03:192-194.
[2]肖福平.重释叶芝艺术创作思想中的布莱克、雪莱、莫里斯因素[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1-65.
[3]李世荣.论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以雪莱《西风颂》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2,09:184-186.
[4]翟宗杰.浪漫范畴下的中西浪漫主义诗歌[D].山东师范大学,2012.
[5]李玮炜.跨文化语境下的自然诗学观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0.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