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大江健三郎小说《个人的体验》的分析

作者:张婷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1人气:3218

引言

《个人的体验》是一部讲述残疾儿童成长的小说,对于大江健三郎而言,这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小说的原型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以至于他将其作为创作的原文本。第一件是他的长子一出生的时候就面临着思维的威胁,这对于他以及他的家人都是一种莫大的打击,第二件是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他来到广岛,看到了广岛人民所经受的灾难,这两件事情对他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使得他开始对现实社会甚至是整个宇宙都开始进行反思,也正是从这两件事中受到启发,他开始关注残疾儿童以及核威胁。

一、《个人的体验》简介

《个人的体验》一共 13 章,情节并不复杂,时间的跨度也被作者控制在一个夏季的八天之内。主人公鸟因为自己的孩子出生相当高兴,但随即而来的一个问题让他十分苦恼,他的孩子天生有脑残疾,这对他的家庭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打击,鸟也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在犹豫、在思考,曾经也有过念头想要让生病的孩子死去,连方法都已经设计好,但是最后他还是良心发现,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手术治疗,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来面对生活的考验。

《个人的体验》的情节虽然十分简单,但是却是对人性的拷问。小说创作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在1963年访问广岛的时候,无数的核爆炸危害以及生活在痛苦中的百姓让大江健三郎感到震惊,一方面他对战争带来的危害进行谴责,对那些深受战争伤害的人们感到同情,但另一方面,广岛人民对待生活的那种坚强的态度,却又让他感受到一种尊严和生命的价值。此时的大江健三郎正好处于低谷,因为儿子的去世给他的内心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但在广岛的所见所闻,又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从自己家庭的遭遇中走出,再次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应有的积极意义。他也逐渐意识到,文学创作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将现实和对未来的希冀反映在作品中,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可以说,作者是用小说中的主人公来比喻自己,小说中的鸟也经受了情绪的反复,从孩子出生时的喜悦,到发现孩子有残疾时的失落,再到最后决定与孩子一起去面对生活的考验。这个过程与大江健三郎的情况类似。作者的孩子出生时,也给家人带来了很多的喜悦和快乐,但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濒临死亡,这让一家人都感到痛心,从而大江健三郎变得萎靡不振,最终他从别人的生活中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于是重新振作,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这种坚强写下来,以唤起更多人对生活的认知。“鸟”的遭遇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鸟的遭遇包容着历史也意味着未来,“鸟”的沉沦与痛苦是人的本性的表现,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积极应对,脆弱的本性往往会首先表现出来,但他最终选择了去面对,这也是他选择的唯一的出路。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看到鸟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怜悯他,反而是对他产生了一种认同。当他从颓废的生活中站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则是一种坚强的力量,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坚强的意志,从而进行反思。《个人的体验》中,就体现了作者从“小我”的生存到“大我”的共生信念的一种升华。

二、《个人的体验》的解读

    (一)“反英雄”人物的逃避意识

在小说中,主人公鸟和火见子都是存在主义者,都是反英雄的人物。鸟具有一种逃避意识、倒退意识,而火见子则具有“墙壁”意识,喜欢做白日梦。在大江健三郎进行文学创作的初期,主人公大都是无力自为的日本当代青年,这些人表现出一种被监禁、被封闭的挫败感,在中期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挫败感表现得更加深刻,这种深刻的绝望与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的日本被美军占领,因此这种绝望中带有一种民族没落的因素。在他后期的创作中,这种挫败感以及徒劳感依旧存在。小说中的主人公鸟就是一个具有这种明显的挫败感和徒劳感的人,从十五岁开始,他就一直被别人叫做鸟,到二十五岁的时候,结婚,但是婚后的一个月一直都沉溺在酒中。后来他提交了退学申请,并且在岳父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教师职位,当孩子快要出生的时候,鸟也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去非洲探险的想法。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非洲探险都是一种符号,是面对现实生活产生的一种对自由以及青春的渴望,鸟的现实生活中亲手将自己的这种渴望扼杀了,因此表现出一种极度地绝望。他本身是一个存在主义的代表者,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他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希望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进行肯定,但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因为脑残及面临死亡的时候,他感到孤立无援,充满了无力感。事实上,人一旦面对了危险,最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鸟面对这样的现实的时候,也开始逃避,他逃避的手段就是将自己沉溺在威士忌中,他甚至想到了要让患病的孩子死去,以免带给全家人麻烦,他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多逃避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存在主义的体现,都是反英雄人物所有的逃避意识的体现。

与鸟一样的是火见子,他也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也在逃避自己的生活。火见子结婚之后一年,丈夫就自杀,她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一年四季都呆在卧室里,她的房间里满是烟雾,傍晚以后,她才会出门,从不在白天的时候出门活动,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在黑暗中生活,她在逃避现实,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再开始一段新的婚姻,将自己拯救出来,而是决定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生。火见子的房间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火见子的房子就是一个监禁封闭的场所,象征着将人束缚起来的各种无形的东西,火见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体现出她强烈的逃避意识,所以当鸟和火见子见面的时候,两个人产生了一种共鸣,火见子知道鸟想要去非洲探险,她希望可以与鸟一起同行,在对待残疾婴儿的问题上,两个人的想法也是一致的,火见子愿意和鸟共同合作,将残疾儿交给堕胎医生处理。所以可以看出,火见子就好像是鸟的一面镜子一样,将鸟内心中的真实相反反映出来。鸟也是从火见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最终醒悟过来,想要去救自己的孩子,他想要做一个承担责任和现实的男人。

    (二)对存在主义的超越

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写道,孩子已经成功地切除了肉瘤,手术是十分成功的,在这个时候,鸟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以他对岳父说,自己以后会努力工作来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去非洲探险。这说明,鸟已经成长了很多,他已经成熟了,不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男人,而是开始对现实有了积极的认识,开始迎接生活中的任何挑战。在过渡的这段时间内,他的内心是十分煎熬的,但最终他还是走出了心灵的炼狱,充满了希望,也获得了再生。再来看火见子,她也从最开始的阴暗生活中走出来,走到了属于自己的阳关大道上,所以,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鸟、残疾儿以及火见子,其实都获得了心声,这种再生的主题,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描绘这种再生的主题时,作者从自己的个人体验出发,对人类的焦虑以及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描绘,而且对在这种焦虑中煎熬的人们的状态进行了深入地刻画,所以,在作者的笔下,整个民族的精神都得以体现,他们少数几个人的再生,其实象征的是一个民族的再生,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很多人会将大江健三郎的残障儿童小说理解成为是人道关爱的作品,当然小说中对儿童的描绘是体现了一种人道关怀,但他更多的是想要去探寻在这种人道关怀背后的一种对人性的审问,这是他对存在主义的一种全新的认知。西方很多存在主义的作家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荒谬的,人生也是充满痛苦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种痛苦和荒谬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很多存在主义作品表现出的都是人生的不幸以及绝望,大江健三郎在这部作品的结局上安排成为一个喜剧,与传统的存在主义作品是不同的。《个人的体验》中的主人公在选择去承担这些责任的时候,其实依旧选择了过一种痛苦的生活,但是由于他的心态已经改变了,所以结局总会是光明的,当鸟和火见子的人生都重新获得光明的时候,再生的主题思想也随即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绝望、毁灭最终被希望以及再生所取代,这种希望和光明正是作品的价值所在,对于存在主义文学而言,是一种超越,将人性的温情在鸟的身上体现出来,作者将传统的存在主义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了存在主义文学的进步。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个人的体验》虽然描写了一个残疾儿童成长的故事,但重点却是在他的父亲鸟的人性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上。作者用鸟这个人物形象来比喻自己,鸟对现实无奈生活的一种重新认知其实也体现了作者自己对生活进行重新定位之后迎接生活的态度,即在痛苦中获得新生的力量,从而指引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对存在主义文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邓轶芳.  存在主义的接受与超越——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解读[J]. 天中学刊. 2007(04)

[2] 陈云辉.  大江健三郎小说基本倾向简论[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