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解析川端康成《雪国》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彭远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1人气:4094

    川端康成的《雪国》久享盛誉,其唯美的文风和意识流的笔法传达出来凄婉、迷惘的感伤情调使得读者久久不能忘怀,然而读者不能释怀的更是文中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驹子和叶子。驹子是一位艺妓,为了报答授业师傅的恩情,做了艺妓赚钱给师傅患了绝症的儿子行男治病。低下的身份和职业使她无法享有平淡的爱情,对于未来也无法有过多期望;叶子尽心尽力照顾将死的恋人行男,目睹行男的死亡,深感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想要追求理想的生活,却又无路可走,最后绝望自杀。这两位女性,她们的一生如夜空的烟火一样,绚烂多姿却又无法永恒,美丽而短暂,让人扼腕叹息。川端康成将这一矛盾用二元对立的叙述手法以淡淡的感伤笔触道出,正所谓余音绕梁,久久萦荡在读者的心中,越是轻描淡写,越让读者揪心。 

一、美丽的生命与哀惨的处境 
1.驹子的洁净 
    作者笔下的驹子,是充满热情活力的女性,她在作者笔下对应着世俗生活中的事物。驹子形象在小说中象征生命意识,卑微又顽强,像野草一样充满活力与野性。因此书中对她的外貌特征极为铺排: 
    玲珑而悬直的鼻梁看起来还没有发育得完全成熟,在下方搭配着的小巧的闭上的柔唇却宛如美极了的水蛭环节,光滑而伸缩自如,在默默无言的时候也有一种动的感觉。如果嘴唇起了皱纹,或者色泽不好,就会显得不洁净。她的嘴唇却不是这样,而是滋润光泽的。两只眼睛,眼梢不翘起也不垂下,简直像有意描直了似的,虽有些逗人发笑,却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两道微微下弯的短而密的眉毛下。颧骨稍耸的圆脸,轮廓一般,但肤色恰似在白陶瓷上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脖颈底下的肌肉尚未丰满。她还不能称作漂亮的人儿,但她确实显得洁净而圣灵。 
    这支笔下的驹子很好看,给人实实在在的感觉,书里一再强调她的洁净。如男主人公岛村刚见到驹子时的情况“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群山的缘故。”又如“如同水蛭美丽的轮环,伸缩自如,油滑细腻。沉默时,彷佛依然在翕动”“与其说是她的艳丽,倒不如说是她的洁净”。作为艺妓的驹子,这样的洁净似乎不合常理,是以岛村一开始对她都没有多余的想法。而且,书里也一再写到她红红的脸,这鲜艳的颜色无疑就是驹子生命力的象征。除此之外,驹子还有空就练习三弦琴,是艺妓中弹得最好的一个。联系到驹子的卑贱出身,她被卖过,又最终成为一个山村的艺妓,然而她却是这样的爱洁净,努力臻熟琴艺,努力生活。书里还特别写了她记日记,这也是一个反映她积极热爱生活的地方。总之,驹子是一个活力四射、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2.叶子的清纯 
    相对于驹子世俗的生活,叶子就要显得诗意和缥缈了。作者对她的外貌描写迥异于对驹子那样正面的描绘,却总是模糊和唯美的。作者总要给她营造出一个缥缈的氛围: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营造出一幅不大真切却又似乎触手可及的美丽画面来。交相辉映而又朦朦胧胧的错觉,使得岛村差点忘了呼吸。   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而当岛村仔细看去,却又不见踪影。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似乎在逐渐散开在落石抛入的水面中。虽然总是模糊的侧面烘托和环境点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若即若离的幻影。“小说的开篇,叶子以“优美而近于愁凄”的声音,时不时的带给读者想象的美感,透过车 窗,岛村看到叶子的美,无以言表。在整个小说中,叶子的角色近乎于完美,哪怕是最后的陨落,也让人哀戚心动。”【1】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对弟弟的关切,尤其是对行男的照顾。行男已经要死了,书里提到叶子是行男的情人。在火车上,岛村眼中的叶子对行男的照顾无微不至又充满温暖,以及后来行男要死时她赶来让驹子回去的表现,还有行男死后她日日的吊唁,这样的深情和执着,无不让人感动。叶子虽然不是艺妓,但她的命运也很悲惨,因为她请求岛村将她带到东京去,也未见她有何亲人,唯一的弟弟还很小却要去艰苦的环境里干那么辛苦的活儿,所以她的命运也不比驹子好。 
二、美好的追求与残忍的现实 
    1.驹子的追求与“徒劳” 
    驹子虽然已经沦为艺妓,然而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却丝毫不见消退。首先,她爱惜自己。前面已提到驹子非常爱洁净,而且努力提高琴艺。书里还写到她不急于挣钱,而是计划着要慢慢来赚钱还清主家的钱,因为她不愿糟蹋了身子。而且,驹子总是心情很不错,她每次去参加宴会,总是很愉悦。最值得注意的是她与岛村的爱情。很明显,岛村作为一个游客,来雪国只是要消遣消遣,他对于驹子也只是露水情缘,因为驹子洁净,也漂亮。书里提到雪国其他的艺妓都很丑:“岛村一见到她,下山进村时那种思念女人的情趣无影无踪,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致。艺妓那两只黝黑的胳膊,缺少营养得像两个柴火棒,看上去还带几分稚气。”所以,她选择了驹子作为他消遣的对象。然而,驹子对于岛村却是真正的爱上了。她第一次在岛村面前一再表现出来的良家女子模样,一有空闲就要去岛村的住处,以及在行男将要断气时也不回去看他最后一眼而坚持要送岛村上火车等等行为都可以看出,驹子对岛村动了真情。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书里岛村就已经道出了这个结果:“驹子是她师傅儿子的未婚妻,叶子是他的新情人,而他又快要病故,于是岛村的脑海里又泛出“徒劳”这两个字来。”在书里,驹子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她喜欢记日记,把她看过的书都简要地记下来。然而,这是徒劳的。她有着十分让人感动的奉献精神,为了给行男治病,她不惜成为艺妓,赚钱给他治病,结果最后行男死了。她热烈地爱着岛村,然而岛村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在车站里驹子坚持给他送行,他却从心里感到讨厌和不解;为了博得叶子的好感,他觉得驹子在身边很拘束。她向往平凡人的爱情,追求正常、普通的生活,但这些,她都得不到。她的坚毅、执着,在她的身份地位层面无法为她换来她想要的,反而还会让她更加绝望和无助。她越是要得到,得不到的心碎也就更大。所以,“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岛村认为她的许多事都是“徒劳”,也把驹子对他的爱看做徒劳: “总把她的爱情看作是一种美的徒劳。” 
    2.叶子的理想与死亡 
    作者在书里一再提及到叶子的声音:“她的话声优美而又近乎凄冽。那高亢的声音久久地在雪夜里回荡”;在把行男的死讯带给驹子时,岛村听到的是她的“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雪山的回音”;“这是清彻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作者对叶子声音的一再描写,且一再点出“又美又悲”的特点,已经暗示了叶子的悲惨结局。整篇小说中,叶子的形象都比较虚无缥缈,她出现的环境烘托,她外貌的描写,以及最后她的死,都如同她的声音一样凄美又悲戚。在恋人行男死亡后,她天天去上坟凭吊,足见她对爱情的真挚。如果说驹子是现实的、清醒的,那么叶子就正好相反。她们两人都爱行男,为他做着各自的奉献。然而,驹子明白行男是将死之人,而自己却是还要活下去的。所以她虽然努力赚钱给行男治病,然而一旦行男死了,她也就不再耿耿于怀,而是面现当下的生活,追求爱情。而驹子不一样,她更理性化了。行男死后,她还是放不下,日日去坟头吊唁,自己也变得消沉和低落,走不出恋人死亡的阴影。因此,开始在澡堂里唱歌,既是对行男的怀念也是对命运的伤感。 
    叶子请求岛村将她带去东京,然而再不愿意去护理学校了。这可以对应到小说开头,叶子对行男在火车上温柔体贴的照顾。她的恋人在她的照料下死去,她一直陷入在恋人失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因此不愿再从事护理。然而,她也不再想在这个恋人死亡的地方呆下去,想要换一个地方生存,这是她想要获得新生活的体现,她想要走出过去的阴影,开始新生活。然而,最终岛村并没有带她走,所以,在现实和理想的双重打击下,叶子选择了死亡。书里将她的死亡也写得那样凄美,就像对她声音的描写一样。“叶子紧闭着迷人的眼睛,突出下巴颈子,脖子长长的吊着,火光在她那张惨白的脸上晃动。”美丽就此凋落。“当叶子的美丽身影出现在火海的一刻,让人产生无限的惋惜和哀伤,浸透作者对生命的无常的痛惜也完成了对美永恒的定格和再现。”【2】 
    三、结语 
    “总而言之,川端笔下的叶子与驹子都具有母性的牺牲品质,命运中都交织有悲悯的苦涩,但在挫折面前她们依然保持着赤子之心以及对纯真的追求,渴望的是纯真的爱情。然而驹子也因沦为艺伎,纯清之美日渐黯淡,象征永恒的纯粹之美的叶子在一场火灾后消失。她们充满活力的生命之光宛如在夜空中燃放的烟花,展现出其绚丽多姿之美后消逝而去。”【3】驹子和叶子都是美丽的,又都是悲惨的。作者用二元对立的叙述手法,将她们定格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张力中。越是美好的东西,毁灭起来也就越让人绝望。不管是驹子现实的、野性的活力,还是叶子理想化的、缥缈的纯粹,她们的生命和清春都在最好的年华里死去了。但是她们所映射出来的对于生活、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却因此更加可贵和瞩目,作者用这样的对比来塑造出来的驹子和叶子,必将长留人心。
注释: 
【1】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M].叶渭渠、唐月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本文引用的小说原文均据此版本。

参考文献: 
【1】任克:《悲凉与洁净——<雪国>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陈雪:川端康成感觉世界的构筑——<雪国>女性形象建构艺术手法探微》,《合肥学院学报》,2011(4). 
【3】霍良:《消亡之美——以《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的对比为例》,《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4).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作者简介:彭远(1977-)、女、汉族、陕西咸阳,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日语语言文学方向。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金花北路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彭远收  手机:18091280259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