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下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引言
翻译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将外国作品翻译成为中文,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对等的现象。与此同时,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要加强对关联理论的利用,对翻译的语言进行变通,从而使得我国的读者可以接受对国外的文学作品的主旨以及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关联理论与文学翻译
关联理论是语言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以及认知的关注程度较高,在关联理论中,将语言看成了人们交际与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否能够成功,与两个条件有关,第一个是交际的双方有没有进行明示,第二个是交际的内容是否有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要确定关联者的暗含意义、受体,就必须要找到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的关联状态,即对于双方的语境之间的假设,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所暗示的含义,最终可以取得良好的语境效果,实现成功的交际。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语境的效果较差,则推理要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就更弱,相反,语境效果更佳,则关联性更强。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语言上的交际,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际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两层关系,第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原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在翻译的范围内,译者成为交际者,而目标语言的读者成为受体。因此,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的身份有两个,不仅是受体,也是交际的原始传递者,承担着重要的交际功能。译者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关联理论,对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相关的语境架设,对原文的语境产生一个正确的建构,对译本的接收者的认知语境做出一个正确的架设,从而使得译本的接受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原文作者的意图。
二、关联理论下的文学作品翻译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也很受欢迎。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为了促进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需要对各种文化作品进行翻译,于我国而言,最常见的翻译就是将英文作品翻译成为汉语,翻译是一种文化交际和语言交际的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的重要方式,也体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由于汉语的特殊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外语和汉语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比如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会使用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对语言进行优化,但是在优化的过程中,就已经使得语境发生了改变,应该要以一种国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对语言进行展示,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百态、文化历史、作家的创作风格等,正是由于不同的语言之间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将文学作品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产生语言的模糊性。为了对这种模糊性进行解决,就必须要加强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关联性的应用。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译者首先是原文读者的身份,他要在原文的文本中找到和自己的认知语境的关联性,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然后才能对原文进行理解,然后译者又要将自己防止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对语言进行调整、变通,使得译文和原文尽量保持关联,而不是完全偏离原文的意思。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加强对关联理论的应用,更多的是关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功能属性,而且在关联理论下的文学翻译对语言的变体的重视程度很高,也十分注重翻译的连续性。
(一)明示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一种推理活动,交际者的话语中总是可以透露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交际的对象就是从信息中推理出交际的意图。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总是喜欢偏向于有关联性的各种事物,关联性也是人们的认知的基础。比如《飘》这部作品中,译者将原文的标题翻译为《飘》,原文的意思是说主人公的故乡、爱情都已经随风飘走了,翻译的时候将其译为《飘》,不仅是一种很有诗意的翻译方式,更是一种有关联的翻译,“飘”这个词的含义不仅有随风的意思,还有飘逝的意思,因此将原文的“Gone”的意味也包含在其中,单是这一个字就已经包含了原著标题的含义,因此是一种很恰当的翻译。
很多外国文学作品都涉及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这些东西进行良好的把握,则会导致整个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比如《乱世佳人》这个翻译,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很好地概况,也便于读者进行理解,但是与原文的标题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比较直接,而且没有诗意,因此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感受,失去了一种意境美。关联理论的应用是对原文中的文化、意境等内容进行转换的一个重要过程,应用关联理论,也是对原文以及译文进行尊重的一种重要表示。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关联理论原则,可以使得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内容更加切合实际,根据目标语言的使用习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翻译的文体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使得译文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英语与汉语相比而言,要简单许多,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语言环境下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找到更切合的汉语词句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展示。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文和原文是两个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
(二)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在进行推理明示之后,一般有两个意图,一个是信息意图,即要给人传递一些信息,一个是交际意图,即要与人进行交际。这两种意图是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的,缺一不可。比如对于《嘉莉妹妹》中的一段话的翻译,就很好地体现出这两种意图。“嘉莉不仅向往这一切新鲜、悦目的女人穿着,而且也注意到,那些推推搡搡、瞧不起她、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擦肩而过的漂亮太太,也一心要罗致店里的各种商品……”这是孙迎春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译文,这段话中传递的信息就是嘉莉进入到商场之后的所见所思,其目的是为了对嘉莉妹妹的内心世界进行展示,嘉莉妹妹面对这种情景自惭形秽,有些自卑,而且还十分妒忌,译文中也很好地体现了原文的信息意图,尤其是那句“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翻译得恰到好处,对于文字的交际意图进行了展示,对于当时的情景进行了很好地传递。
当然,由于目标语言与原文本语言具有不同的功能以及目的,在原文本的语言传递过程中,翻译人员的翻译并不能做到完美地兼顾两种文本,翻译需要结合我国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翻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翻译的时候,并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也不能完全直译,而应该要结合关联理论,对一些句子进行改变,尽可能保持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对各种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进行考量,用尽可能丰富的汉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展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对语言的关联性的认识,翻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文的词语、句子等结构进行重组,对中文的使用规律进行了解,从而才能使用受众可以接受的语言进行翻译,提高翻译质量。
(三)关联理论解释的局限性
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是对各种语言进行转换的过程,也是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的过程,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关联性,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文化的关联。中西方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同时也有比较严重的不对等性,,文学创作的根源是文化,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关联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会带来一些影响。很多语言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意象。在对这类语言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确保交际的成功,则难免会出现文化缺省的现象,但如果是为了对语言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保留,则又有可能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对认知环境进行阐释的时候,忽略了与交际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与文化问题。文学作品是一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交流载体,翻译的时候,遵循关联理论进行翻译,如果对信息意图进行翻译,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对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展示,则可能使得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因此关联理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结语
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关联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关联理论中的翻译观认为交际是目的,因此在关联理论下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各种意象的展示会有一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内涵,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尽管要利用关联理论对达到交际的目的,但也应该要结合其他的理论,形成更加准确的译本。
参考文献:
[1]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闫璐.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谈英汉翻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张红侠.关联视角下的隐喻理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