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审美维度探析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壮大,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文学作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学样式,改变了传统文学的文本形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这对于传统文学的发展既是一个新的契机,同样也是一种要面临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文学史上的一场新革命。
广义的网络文学包括:传统文学作品的网络文本形式;直接在互联网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由文学作品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学的发展样式;通过计算机创作或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以及具备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的作品。在这里我们所研究的网络文学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专指在互联网中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在发表在个人主页、网站平台的文学作品以及交际网站的回帖等。网络文学的受众广、传播快、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也呈现出审美主体多元化、审美对象多样化、审美方式的互动性、以及审美思维的网络化等多种维度。
一、审美主体的大众化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的受众分布面十分广泛,而互联网的受众也成为网络文学的审美主体。1995年橄榄绿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当时最大文学网站榕树下成为网络文学主要平台。时至今日,天涯、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主要网站均有文学发表版块。2014年六月发布的文学网站行业排名调查显示,文学网站日均覆盖人数1336.2万人,排名第一的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日均覆盖人数达184万人,网民到达率达0.7%。可见网络文学审美主体分布之广泛,大众的阅读审美倾向是网络文学的审美主流,大众成为审美的主体。
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开放性使大众网络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方式。比起纸质书的需要的金钱、时间、精力投入,网络文学阅读具有相对容易的获得渠道——在网站搜索即可,并且可以用随身电子工具来阅读,不需要随身携带过多书籍。这些都在无形中降低了网络文学的阅读门槛,为网络文学提供了远超过传统文学读者规模的欣赏群体。网络文学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还体现在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挖掘。拥有高点击量、高下载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动漫作品,并被制作成游戏等,这都是大众阅读审美的导向结果。南派三叔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在2005年开始连载至今,除了出版的八本纸质书销量稳居高位之外,2011年被制作成《盗墓笔记》同名网页游戏,2014《盗墓笔记》同名手机游戏发布,2015改编同名电视剧《盗墓笔记》季播剧即将上映。之所以网络文学能带动影视娱乐等各方面的商业契机,这些衍生品得以盛行,网络审美的大众基础是主要原因。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
网络审美主体的年轻化趋势。网络文学的载体是各种电子设备。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之类的普及化,网络文学通过这些载体的传播也更加广泛化。中青年是电子产品消费的主体,同时这类人群对于网络上各种新事物接受能力明显超过老年人,这是网络阅读受众群体年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过早接触网络的00后一代的加入,更是拉低了网络审美主体的平均年龄,低龄化、年轻化的审美受众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构成。起点中文小说网的小说年度欢迎度排名中,前三位的分别玄幻小说、都市小说、历史小说;而女性受众较多的红袖添香小说网,排名则以都市言情小说、穿越小说、校园小说等居榜端。这些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小说的风靡,正是网络审美主体年轻化趋势的体现,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审美主体的年龄结构会有更大的改变。
二、审美对象的多样化
由于文本载体的不同,网络文学的作品结构与传统文学的作品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切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与传统文学相比变得多样化、差异化。
首先,网络文学的作品形式由传统文学的单一文字形式发展成为多元的形式。尤其是博客、空间等发表平台的多媒体化,使得部分网络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文学,音频、视频、漫画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成为众多感官参与的综合审美体。如作家韩寒就会在自己的博客设置音乐播放,阅读他的博客就变成了阅读和音乐共同欣赏的状态。
其次,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浅阅读,这种浅阅读导致网络文学的深度和思考性远远比不上传统阅读的深刻。浅阅读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更倾向于幽默、零散、短篇、以及情节的最大起伏化,平实的文字在网络文学中的受众远不如其它具备第一眼吸引力的文字。2014年卓越亚马逊书籍销售量第一的是网络作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张嘉佳发表在自己微博的十几篇长微博故事构成。他的短篇小说采用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多参杂网络语言,讲述身边青年人的故事,情节和叙述都很吸引人,但整本书的思想深度远不如经典作品。这种短篇集合体的畅销,正是网络阅读模式倾向浅阅读的一个最好的示例。
最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出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渠道,发表过程中省去了编辑审阅检查的过程,网络作者发表自由化。网络在降低阅读门槛的时候也降低了写作门槛,各种门户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便利的发表平台,也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这种发表难度的降低一方面的确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百花齐放,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垃圾文学。国家网络管理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学中的色情、暴力、违法文学的清理,净网活动的长期性艰巨性,正是网络文学的过于自由化的弊端体现。
三、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影响不可控性等特点。这种传播方式对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有直接的形象,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互动性增强。一旦网络文学出现在网络平台,立即就被审美主体所关注,网络文学的生成和审美显示出较小的时间差,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网络文学主要构成部分的网络小说,大多采取连载的模式,读者在每一章节后面可以进行评论,这种大众审美评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会影响小说的情节走向及人物命运。可以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之频繁和及时超越了传统文学作品,读者对于作品完成的参与度十分高。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被称作快餐式文学,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审美整个过程都显现出快餐文化的特点。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时间是零散的,对作品的审美也是在快速的阅读中完成的,并且这种审美会受到大众化审美的影响,在审美的独立性方面远不及传统文学。网络的高速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失去了时间沉淀的机会,作者急于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创作过程中迎合观众心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审美主体失去独立性的同时,网络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也在逐步被削弱。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专栏是许多悬疑文学作品摇篮,风靡一时的《诛仙》《鬼吹灯》《谋杀官员》等作品都是最初在莲蓬鬼话进行发表和连载。在网络论坛这种作者读者高度交流的地方,许多作者为了迎合读者审美或者刻意避开读者猜出的情节,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随时改变作品发展方向。连载式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全部结束再呈现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造成的。
四、审美思维的网络化
传统阅读方式是纸阅读,而网络文学的载体是电子产品,是一种屏阅读方式。在网络作品的创作和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体现出网络化的思维特点,具有跳跃性、发散性、虚拟性等特点。读者从一个文学作品转移另一个文学作品的时间非常短,几乎没有过渡性,这种浅阅读带来的审美思维是无法深刻化的。因此大多数网络文学带给读者的愉悦化的审美体验,读者更容易将愉悦的审美对象传递给其他人,众多读者的审美体验就形成了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审美。
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学方式的变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在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网络文学取得的成绩和网络文学在互联网时代蓬勃的生命力。而网络文学审美的多维度,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多元化,到审美的方式的互动性、审美思维的网络性等方面,都会对网络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仍在继续,网络文学的审美也将伴随着它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促进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J].东北师大学报,2001(1):70-76.
[2] 王小英,祝东.回望与检视:网络文学研究十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2-106.
[3] 刘俐俐,李玉平.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2004(5):1-8.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