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
1.传统表现手法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
我国传统小说一般通过对外貌特征、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由于自小深受传统小说的熏陶,张爱玲的小说在人物心理刻画上对这些方法技巧的运用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比如《第一炉香》中对梁太太的外貌特征描写,“蜘蛛面网,大小的绿宝石,在日光中闪闪烁烁…”,通过描写“蜘蛛面网”在日光中闪闪烁烁暗示梁太太的阴险狡诈;《花凋》中对女孩川娥的动作描写,她在病床上装作熟睡并故意露出手腕,期待着章云藩会很细心体贴地握着她的手放进被窝里。这里女孩川娥故意露出手腕的动作表现出对章云藩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再如《十八春》中的细节描写,在沈世钧和顾曼桢之间的感情日渐升温后,沈世钧由于处于热烈爱情中而出现的一系列恍恍惚惚的行为:先是忘了给热水瓶盖上盖子,然后又在做针线活时不小心扎到手。都有意识无意识地表现出热恋中两人的幸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切牛舌头时不禁对着牛舌头笑,葛薇龙在吃牛舌头时见梁太太笑,竟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里对 “笑”这一神态的描写暗示出两人因都找到心仪的爱人而愉悦的心情[1]。
张爱玲的小说习惯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利用笔下人物的梦幻手法、直接述说、自由联想等揭露人物的无意识。比如《鸿鸾禧》中,小姑二乔对将要结婚的嫂子表面上说笑,恭贺,在心理却觉得她就如一部电影的结束,而属于她的精彩才是令人期待的预告片。这种自由联想的表现手法通过让人物的联想自由发挥,展现出人物的无意识。梦幻手法在《创世纪》中也表现得很突出,比如当潆珠感到与毛耀球之间感情的无望时,不禁想到儿时那首凄凉的令人肝肠寸断的《阳关三别》。《留情》中,米晶尧在和敦凤去舅母家的路上,由地上的一条黑狗回想起他与前妻从前的生活,从而实现了对米晶过去生活的描述,使人物形象特征更加饱满,故事性更强。
2.对人物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心理刻画
张爱玲擅长纵向充分展现笔下人物的心理流程,使读者能够深切体会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同时结合参差对照的手法横向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比如《倾城之恋》中的流苏,由于无法一直呆在娘家,便将希望寄托到柳原身上,希望对其托付终身。两人在香港相处几天后,流苏觉得柳原太讲精神恋爱,而这不是她想要的,她要的是一段稳定的婚姻。对于柳原的故意冷落,流苏没有对他投怀送抱,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中他的计。两人呆了一个多月后,柳原还是没有娶她的意图,流苏没法向人们证明他们之间还没到发生关系的地步,也不愿一味的迁就他。之后柳原快要去英国了,流苏却还只是他情妇的身份,她告诉自己只要有经济的依靠就够了,这样的相聚到分离,再到相聚可以保持柳原对她的新鲜感。流苏这一系列的心理流程及心理调整反映出她不得不家人但又愿屈服的矛盾处境。再如《留情》中对杨老太太、杨太太和敦凤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都反映出人物各自的心理活动,从而生动描绘出人物性格特征。
3.变态心理、人物性格分裂的描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重人格,本我是先天的欲望,追求快乐至上;自我更加理性,用来控制本我的冲动;超我则监督并指导自我对本我的管制,讲究理想原则。自我想要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实现平衡,既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控制本我的冲动,又要释放部分本我的能量。这种平衡一旦处于不平衡或者极端状态,就造成人格分裂。张爱玲小说中对变态心理和人格分裂进行了细致描写,变态心理有时涉及人物的性倒错、同性恋、多重人格等,这些都揭示了人性更深层次的那个部分。例如《心经》里的恋父情节、《沉香屑》中梁太太的性变态心理、《茉莉香片》中的恋母情节、以及《封锁》 中在电车上相遇的宗祯和翠远两人的性压抑。再例如《花凋》中的郑太太,出于对丈夫浑浑噩噩没有成就的不满,但又没有勇气向丈夫提出离婚的要求,只能将自己对性欲的渴望转移到挑选的女婿身上,这种扭曲的、变态的性心理在小说中得到很好的揭露[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