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字理识字法中大有作为
信息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辅助识字教学,形象地揭示汉字造字方法、呈献汉字演变过程、展示汉字蕴含知识,在字理识字法中大有作为。
进行象形字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地展示实物图片、象形字形体演变过程,学生就会准确识记字形,牢固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学习“瓜”字,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地展示出“带瓜秧的西瓜图片”、“瓜”字演变过程“、、”,学生就会明白“瓜”是象形字,“”像“瓜秧”、“厶”像藏在瓜秧中的“瓜”。牢记“瓜”字字形后,再写 “抓、爬”这样与“手”有关的汉字时,就不容易出现“、”的错误。
进行指事字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把复合的形体分开,强调指事性符号的指点作用,学生就会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形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如学习“刃”字,利用信息技术首先将其拆分为“刀”和“丶”两部分,然后展示象形字“刀”字形体演变过程,最后重点强调指事符号“丶”的作用在于指出“刀刃”在“刀”上所处的位置。这样就易于达到识字教学目的。
进行会意字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其“复合性”特点,揭示会意字组成部件分别表达的意思和组合起来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在牢记字形、字义的同时,还能感受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如“祭()”字,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将其拆分为肉块()、手()、祭台()三个部件;然后出示“古人用手将肉块等供品摆放到祭台上”的图片;最后揭示出“祭”字描绘的是我们祖先祭祀的情景。学生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便可以感受到汉字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
“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是形声字构字的基本规律。运用构字规律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如学习财、购、赠、贡、赏等字,利用信息技术首先展示“贝”字形体演变过程,然后揭示出“贝壳”曾经在古代作过货币,表示“贝”字与财富相关。这样,学生便会对偏旁部首“贝”的形表义和读音多与基本字有关的规律一目了然。再如学习晴、蜻、清、请、情、睛等字,利用信息技术揭示出其读音多与基本字“青”有关,字义多于偏旁部首日、虫、氵、讠、忄、目有关,同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