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

作者:王树杰来源:《芒种》日期:2015-08-04人气:1474

    林译小说中并非所有的误译都是无意误译。比较原著和林译小说译本,我们发现林译小说中很多误译都是林纾及其合作者有意选择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翻译研究学派将翻译外的文化因素、历史意识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其中代表人物勒费弗尔提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而一切改写,不管其目的是什么,都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因此,当我们分析造成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的因素时,不能只考虑林纾和合作者的主观因素,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学传统、主体文化和读者期待等方面。

1 译者受晚清社会背景影响造成的误译

    林纾所处的晚清时代,中国社会民族灾难深重,内有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外有西方列强的入侵瓜分,整个社会处于亡国的边缘。林纾非常明确自己译书的目的:“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慢,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书。”林纾在其它林译小说序、例言、跋中也多次强调救国救民之情。例如,在《黑奴吁天录》的跋文结尾处写到:“则吾书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在林纾的译本中,不但将书名改译为《黑奴吁天录》,还将对于黑奴贩子海流培的描写进行了大幅度的浓缩,并且删除了对黑人家庭享受天伦之乐以及宗教聚会场景的描写。为唤醒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为自由而战的意识,林纾却细致地描写了黑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以及黑人抗争、争取自由的内容。林纾通过有意误译,将自己爱国救世、开启民智的思想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2.译者受晚清文学传统影响造成的误译

    林译小说中出现的有意误译,除了受到晚清社会背景的影响,还受到当时文学传统的影响。当译语和原语的语言表述,如叙事模式不一样时,为了给目标读者带来阅读便利,译者会按照本国的叙事传统建构文本。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叙事模式较少使用第一人称,多用第三人称。因此,林纾将《块肉余生述》的第一章第一句翻译成: “大卫考坡菲而曰: 余在此一部书中, 是否为主人翁者, 诸君但节逐下观, 当自得之。”

    林纾受晚清的文学传统造成的误译还表现在他对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描写的翻译上。西方小说重视对人物的性格、心理、场景的细微描写,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规范中重视的是故事情节的描写,很少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大段的人物描写。当原文中这种细致的描写与当时的文学传统产生冲突时,林纾决定顺应译入语文学规范,采用删除或者缩减原文的方法。例如,在《块肉余生述》的第一章中有一大段文字描写大卫的接生医生的性格,林纾的译本中精简成11个字:“医生平婉不忤人,亦不斥狗。”通过这样的误译,林译既留下了译入语文学规范的痕迹,又容易被当时的读者接受。

3.译者受晚清主体文化影响造成的误译

    在林译小说中还有很多误译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的。林纾本人深受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熏陶。在林译小说中,我们发现很多亲子之情和人类的情感被林纾赋予了中国的伦理亲情,如“孝”、“忠”等。林译小说中有不少是“孝”字命名的。例如:“孝女耐儿传”, “英孝子火山报仇记”, “双孝子噀血酬恩记”,“孝友镜”等。一个“孝”字消解了东西方的文化伦理差异,消除了一些顽固派以“西学”为“不孝之学”而排斥西学的思想。      在林译小说,我们还常常会看看林纾将西方观念改造和调适成符合中国伦理的例子。例如,在《黑奴吁天录》第十四章中,林纾把夜娃买汤姆叔叔的原因翻译成:“此奴于水中拯吾性命,故欲得之。”经过林纾的误译,夜娃具有了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