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对叙事内容的承载
在一部影片当中,色彩所具有的视觉审美价值是带给观众最直接的体验。但在那些精心设计的,赏心悦目的画面色彩背后,色彩承载着更多的审美职能。在叙事方面,色彩除了能够掌控影片的叙事节奏,它本身也是影片叙事内容的承载者和阐释者。
一方面,叙事是影片的核心。电影中的各种形式语言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的。色彩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语言形式,自然也不例外。没有色彩的渲染、烘托和说明,影片仅靠单一的故事情节向前推进,必然会显得枯燥和呆板。如,宁浩的《无人区》中,影片叙事围绕律师潘肖为盗猎团伙老大赢得庭辩,并驾驶老大抵押给他的红色轿车进入荒漠无人区的事件展开。影片多数情节都在那条无人区的公路上展开,色彩的成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灰褐色的路上,潘肖驾驶着红色汽车,在金黄色的荒漠的映衬中,一路狂奔。而埋伏在路上的盗猎团伙的杀手则穿着土黄色的衣服,几乎与荒漠的背景融为一体。影片中不断变化的色彩,与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影片情节的铺陈过程中,特别是情节的关键点和转折处,色彩往往能够准确的传达影片信息。在这些地方,色彩往往会成为一个能够引起观众强烈视觉注意的画面内容。电影创作者通过画面布局和镜头切换来突出色彩的形象。使成为影片叙事的补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影片的叙事内容。电影色彩的这一功能在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中都能见到。如,《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中,杰克船长被捕入狱前后,影片色调发生明显变化,这也预示着情节的重要转折。在杰克逃亡过程中,色调始终比较明快,光线也非常充足,而场景也是日间场景,经典的追逐桥段就此展开。当昏睡的铁匠醒来后,用酒瓶将杰克打翻,杰克进入了监狱,而场景也切换到夜间。正是这一夜,巴博萨带领黑珍珠号船员进攻了海港,并掳走伊丽莎白,情节发生了重要转折。而影片的色调也恰如其分的阴暗化,趁夜色进攻海港的海盗,其炮火瞬间将海港点燃。红色的火焰中,守卫海港的卫兵东躲西藏,四处逃窜。毫无戒备的守卫,终于导致伊丽莎白被海盗掳走。由此可见,与色彩对叙事的掌控相比,色彩对影片叙事的直接参与更加直接和显性。观众往往是在色彩的视觉审美过程中,逐渐上升到对色彩承载内容的理解上。它无疑使影片的审美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