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荣背后的罪恶看《小杜丽》中对英国官僚机制的讽刺
《小杜丽》的写作背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而其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多带有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物的底蕴,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成熟,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在这繁荣背后却是数不清的欺骗、谎言、罪恶、贪婪等等。小说一开始就引出了“监狱”这个话题,以马夏尔希监狱为背景,描述了这里形形色色的人。在此,通过监狱,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罪恶,是一个社会罪恶的集中,而事实并非如此。小说里,小杜丽是善良、友爱的象征,她也被囚禁在监狱里,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进而,小说拓展了监狱的概念,监狱不仅是马夏尔西,这个国家都是一个大牢笼。例如,小说中描写到克莱南,他家境富裕,却不能为自己做主,孩童的他不但要被“押送”着上教堂,而且每天还要面对母亲的严厉、冷酷,家庭对他而言就是个豪华的监狱,温情被淹没在不幸福的家庭里。还有和小杜丽志同道合的佩特,也没能逃脱社会腐朽、堕落的道德标准的伤害,成为畸形社会的牺牲品。由此,我们可以由监狱联系到社会实际,小说要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恶势力横行的世界,邪恶的力量不仅在监狱里,还存在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阶层,“繁荣”成了他们的遮羞布,人和物都被囚禁,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大监狱,政府是这个监狱的缔造者和管理者,它将所有“囚徒”分成不同的阶级,他们有醉心的表演自己的角色,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例如,贫穷潦倒的马夏西之父,一面接受者其他犯人的施舍和女儿、妻子的供给,一面还炫耀着自己的“绅士”形象。又如社会制度的“杰出”代表莫德尔,如“救世主”般骄傲,其实质却是一个投机商、盗窃犯、欺诈犯。“监狱”这一背景恰当的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混乱现象,暗讽了政府的不作为、荒唐可笑、麻木不仁等官僚作风。
小说对于骗子的描写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首先,出场的是“小骗子”,以小杜丽的父亲为例,他骗取的只是生存的资源,“骗取”囚徒的施舍、小杜丽母女辛苦得来的工钱,而享受着别人施舍和关爱他内心毫无感激之情,认为这是应该的,利用压迫、欺骗等手段,榨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维持自己认为的体面生活,可见官僚主义思想在人们的意识里早已根深蒂固,官僚主义行为也已在普通百姓身上扎根。又如画家戈文,他的价值观认为能骗到财富就是一种智慧,他骗的是心安理得。可见,在人们的心里,欺骗、敲诈等等一些列的罪恶并不是罪,贫穷、没有体面的生活才是罪。因此,在小杜丽同情那些贫苦的人时,父亲、哥哥、姐姐都认为那是“不体面”的事、是家族的耻辱。人不以犯罪为耻,而已与地层人民的帮助为耻,可其社会道德思想的荒唐、可笑,也折射出了官僚机制对人思想的控制,使人失去了原有的友爱、善良,变得堕落和贪婪。
力高先生这一角色虽不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对其的描写却更能折射出一个社会的腐败。例如,在监狱中,他自欺欺人的掩饰自己罪恶的荒唐手段,本是谋杀妻子嫌疑犯的他却处处以“绅士”自居,且给“绅士”前加一系列的可笑的修饰,好似觉得狼披上羊皮就能变成羊一般。这些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当时英国政府的自欺欺人、鱼肉百姓的罪恶,更直接的映射出政府的腐败和形式主义。接着,小说以力高先生通过欺骗的手段成功离开了监狱,这种特别的逃脱法律制裁的方式使人对于政府的腐败、无能更加清晰了然,政府机构就是国家设置的欺压人民、作威作福、助恶灭善的摆设,这个机构放射出的腐败、堕落、贪婪等思想,就像毒素一样在社会上流传,使人们都成为对金钱、地位的疯狂追求着,其道德、理想、亲情、爱心等美好的东西逐渐的丧失殆尽,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扭曲、腐朽、堕落,物质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