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拉的出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罗摩拉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在她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而她道德的自我完善是在她经历两次出走和内省之后得以实现的。
罗摩拉第一次出走是因为蒂托背弃诺言。父亲巴尔多去世后,蒂托卖掉了他所有的收藏品,打算用这笔钱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罗摩拉从蒂托的虚伪行为中认清了他的面目并痛恨他。但罗摩拉对外界认识不清,不知怎么处理这一感情危机,失去了道德情感的方向。她本能地打算背弃她的婚姻。“她把指环从手指上捋下,……她重新又感觉到没有法律能够约束她,除了她的感情的法律。”(乔治·艾略特 366)她决定逃离婚姻和家庭。但当地宗教权威萨伏纳罗拉告诫她,婚姻这个神圣的契约只有上帝才能解除,她出走的行为是不理智的。罗摩拉虽然一直抵触宗教迷信,但她这时觉得萨伏纳罗拉的话隐含着某种道德规约,比她服从过的道德规范更为高尚。于是,她决定放弃出走,以婚姻的责任要求自己,企图拯救堕落的丈夫。
罗摩拉的第二次出走是因为她看到了萨伏纳罗拉的言行不一。在萨伏纳罗拉劝说后,罗摩拉回到家乡,尝试帮助丈夫改正错误,并且开始帮助一些贫穷和有困难的人。但此时,萨伏纳罗拉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提高自己的宗教地位,竟然以莫名的宗教罪行,杀害了五个人。罗摩拉认识到他的表里不一,他为宗教复兴和社会进步所做的努力,只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手段。萨伏纳罗拉的行为,引发了她一向对宗教的质疑,她认为宗教的道德规范与她追求的道德理想不一致。她又对宗教有了反叛心理,也进而失去了道德的方向,再次陷入一种生活的混沌之中。“她需要一种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既要符合内在情感,又能指导人的心灵方向”。(杜隽, 2006: 114)于是,她的再次出走并发生了。
罗摩拉再次逃离家乡,乘坐一只小船,漫无目的地漂流到一个瘟疫横流、死尸遍地的犹太人村庄。她意欲在痛苦和绝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昏了过去,苏醒过来时,周围悲惨的景象唤起了埋藏在她心底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她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全身心投入到救助他人的工作中。几位幸存者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康复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她成为了这个村庄所有人心目中圣母。在这次出走过程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大自然的场景,使她在无意识中发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她的这种自杀经历实质上是死而后生象征”。(马建军 22)在这次出走经历中,“罗摩拉发现自我的情感——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杜隽, 2011: 120)她发现,她以前只是被迫去帮助别人来弥补自己的心灵创伤,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而这次她在瘟疫横流的危险中去救助素不相识的村民,是自发的行动,是内心的驱使。爱与责任的伟大力量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所在。这时罗摩拉的行为已成为本能,她的思想道德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