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人》中幸存者的精神创伤和回忆
德里罗在《坠落的人》小说之中,讲述了幸存者出现了精神上的创伤,这种精神上的创伤主要是对于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悲伤记忆,这种记忆非常的痛苦,以至于每一个在事故之后的幸存者都仿佛囚禁在精神的桎梏之中。在《坠落的人》小说之中,街道已经完全不再存在,仿佛整个世界都卷入了一个新的时空之中,“浓烟裹着尘土,夹带着切口锋利的复印纸,呼呼地飞掠而过”,这样讲述让幸存者的精神创伤有着非常直接的物质呈现。小说当中渲染了幸存者广泛的痛苦和精神创伤。比如小说里的基思亲眼看着成千上万的人和他一样神情无比迷茫的人极为笨拙地沿着楼梯不断奔跑,而鲁姆齐则因为头部受伤,在基思的怀中不断流血而死去。这些现场的描绘无不对幸存者的精神压力和创伤有了极为深刻的表现。在现场当中,由于恐怖袭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很多在恐怖袭击之前还互相有说有笑的朋友同事,在一刹那之间就完全地改变了,有些自己熟悉的人,甚至要在自己的怀中不断地涌出鲜血,直至生命的终结。所以,这样的现场描绘对于幸存者的精神创伤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背景。
而在灾难之后,小说当中的基思因为恐怖袭击的过程当中的细节太过痛苦和震撼,所以基思虽然能够非常清楚地记忆到恐怖袭击现场的种种状况,但是他却没有办法进行主观判断,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当时状况的发生,但是丝毫没有自己个人的理解以及体悟。小说还描绘了基思在医院当中接受治疗,在施行手术的时候,一些特殊的词汇也如同弹片一样,镶嵌入他的记忆伤口。比如进行手术的医生曾经说到“作为一个幸存者,他仿佛没有细小的碎片嵌入他的皮肤之中,也就是有机弹片没有影响到他”,这样的一次对话也成为了基思创伤记忆的深处。以至于在基思后来康复之后的讲话之中,偶尔也会冒出“有机弹片”这样的短语,这样的短语连基思也没有办法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却让基思非常的困扰。实际上,那是基思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所留下来的创伤记忆,这种创伤的记忆伴随着他内心对于恐怖袭击的恐惧,成为了他内心当中无法抹除的一部分。基思实际上非常渴望逃避这样的一种痛苦的精神回放,但是无论他如何尝试遗忘,这些潜伏着的记忆不断地侵扰着他,提醒着基思他曾经是死里逃生的幸存者。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基思也产生了非常多的幻觉。因为这些幻觉,让基思内心当中绝望感和恐惧感逐渐被放大。基思因为脑部的扫描仪发出的噪音,内心当中感受到自己仿佛置身在一个幻想城市的深处,而且这一座城市也即将幻灭。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思也试图运用听音乐的方法去逃避所谓的幻想和噪音,可是基思却没有办法逃避噪音,也没有办法逃避幻想。实际上,基思之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产生这样的幻想,并不是因为噪音本身的问题,而是他内心当中的创伤非常明确地回应着这样的噪音,并且将噪音当成了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因为小说当中的基思实际上是有非常严重的绝望感以及恐惧感,并且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让基思感觉到自己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没有办法逃避这种精神压迫的基思,其听到噪音之后更一次次严重地重新演绎着关于创伤的种种深刻印象。
在《坠落的人》当中,鲁姆齐和基思之间的记忆互相产生了渗透,这种渗透实际上也是基思精神创伤的一种具体表现。基思很清楚关于鲁姆齐这位好朋友的记忆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他却一次又一次想起和鲁姆齐的点点滴滴的记忆。基思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内心当中也非常悲伤和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因为基思更为清晰地知道,自己人生当中再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如此真挚的朋友,而且在灾难之后的基思,实际上也过得十分痛苦,这种痛苦决定了基思不得不选择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自己过去和挚友的好时光。这样的一种处理手法可以看出德里罗在生命创伤叙述上的碎片化以及跳跃性的特征。德里罗在《坠落的人》当中没有按照故事的发展进行线条性的创伤讲述,而是采用了不断跳动的一种记忆模式,德里罗让基思的精神创伤如同蒙太奇一样地回放,这样的一种回放也更为深刻地反映出基思内心世界的变化和纷乱,也让基思的精神创伤和记忆具备身临其境的特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