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武侠电影中暴力的主要方法
(一)对侠客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强调。对侠客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强调是对侠客社会生命之美的追问,也是表现和消解武侠影片中暴力的重要方式。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通过和体现在他的成果上,成果是人的社会生命的象征,一个人的社会生命之美与他创造的劳动成果成正比。侠客的社会生命之美主要通过侠客行侠行为或行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体现,而行侠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成就侠客社会生命之美的手段——暴力行为,对行侠手段价值的强调就是对侠客社会生命之美的肯定,自然就消解了暴力的消极影响。[4]如武侠影片《黄飞鸿》以内外交困、民族生死存亡的乱世景象为背景,这为黄飞鸿以暴力手段痛击侵略者、教训狭隘民族主义者、体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观以及社会生命之美体现等提供了一个正价值,这种对侠客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强调消解了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达到了表现暴力又消解暴力的目的。
(二)暴力形式的喜剧化。暴力形式的喜剧化就是在激烈的暴力渲染中以带有喜剧化的武打风格来增添武侠电影的娱乐性内容,进而达到在暴力中消解暴力,“实现”人的生命愿望。武侠电影演绎的是豪侠义士壮烈的人生经历,表现的是神圣的武侠精神,因而,武侠电影大都以正剧或悲剧为主要样式来表现沉重的历史意识,忽视了电影的娱乐功能。袁和平将高度的动作性、惊险性与喜剧性、娱乐性相结合创立的以喜剧性动作为主的谐趣武侠片,既是武侠电影创作风格从英雄化走向平民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武侠影片与喜剧影片结合的成功典范。[5]《醉拳》是中国武侠影片中暴力形式喜剧化的经典。主人公黄飞鸿是一个以现代社会生活为背景、消解了崇高色彩的平民英雄形象,影片中黄飞鸿以“美人照镜”、“扭屁股老娘坐马桶”等一系列“又漂亮又好看又好笑”的喜剧化武打动作严惩恶霸,重塑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形态。在以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主题的武侠影片《少林寺》中加入“菜田捉青蛙”、“竹林考狗肉”等喜剧情景,使得一元化的美学体系被多元化的美学品格所替代,增添了影片的嬉笑乐趣。夸张的喜剧情景与脸谱化的人物性格也是消解武侠影片暴力形式的方式。《少林豪侠传》中不会武功、个头矮小的阿苏、《新火烧红莲寺》中边救美女边嘟囔“女人真麻烦”的方世玉、《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等都是被夸张化的喜剧性人物,不仅体现了武侠电影的娱乐性,而且还以嬉笑和喜剧化的情景表现和消解了暴力。
(三)舞武结合。艺术地表现暴力是消解武侠电影中暴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武术是构成武侠电影动作原型的基础,在武侠电影激烈的武打场面中将暴力行为与作为体育项目的武术表演相结合,以舞蹈化的武术“表演功能”取代其击打性的“实用功能”,让观众在激烈的武打场景中认同和欣赏传统武术表演是消解武侠电影暴力的有效方法。对于武侠电影来说,武术的舞台也是高度风格化和程式化的暴力的舞台,但与西方电影中血肉横飞、浑身颤抖的机械暴力渲染相比,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暴力呈现则别有一番神韵——中国武侠电影更注重在有限的空间营造奇异精彩的视觉效果。中国武侠电影不仅与中国武术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戏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武侠电影中的武打不是单纯的展示武术技艺,而是将武打与剧情、人物、主题“镶嵌”在一起形成的多姿多彩、风格各异、如诗如画的武舞表演。如影片《白发魔女》中卓一航在彤霞漫天、落英缤纷的环境中练习剑术,优美的环境、绝妙的舞姿融为一体带给人诗画般的感受;《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练剑时时而飘逸舒展,时而刚劲疾速,时而凌空跃起,时而扑地飞旋,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近年来,武侠电影中的武术舞台更是从传统的影视基地走向名山古刹、风景胜地等极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文本,不仅在更高层面上确立了行侠的暴力因素,而且还将暴力因素与武侠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使暴力成为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使其在舞武结合中得到表现、得到消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