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舞鞋》:沉醉于舞蹈中的生命
单纯从剧情主线来看,《红舞鞋》似乎是有些单薄的,然而电影《红舞鞋》有些类似中国的《霸王别姬》,它与安徒生的童话《红舞鞋》形成了一种嵌套结构,或者叫“回状叙事”。童话是故事中的故事,但是与外层故事又有着许多对应之处,这样的结构对故事的情节具有某种回顾和预示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领悟作品的主题,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内涵所在。因此,对《红舞鞋》的嵌套叙事进行分析是极有必要的。
一、渎神概念的嵌套
丹麦著名的文学天才安徒生以童话名扬世界,但他并不能仅仅被视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早已指出,安徒生童话并不轻松愉快,安徒生构造的并非是一个无忧无虑,阳光明媚的童话世界,而是一个与现实结合的,充满了阴暗角落的国度,这些阴暗面往往是令人恐惧的。这主要是因为安徒生是在借童话这一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深邃的精神世界。细读安徒生童话便不难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关于生存痛苦的故事,主人公鲜有一帆风顺者,往往都是命运或生活的受难者,如《美人鱼》等,以及主人公是如何在苦苦寻求、赎罪后获得拯救的情节,如《丑小鸭》等。在《红舞鞋》中也不例外,它甚至被认为是安徒生童话里最残酷的一篇。
在原著中,女主人公凯伦是个可爱的小姑娘,被老奶奶所收养,然而她却迷恋上了一双美丽的红舞鞋,这双鞋子却是被小鞋匠下过咒语的。凯伦在穿上红舞鞋后出于一种虚荣心始终不愿意脱下,当养母带她去教堂时她依然穿着红舞鞋,借着养母眼神不好而欺骗养母自己穿的是庄严的黑鞋子,甚至在领圣餐的时候,凯伦的心中也没有上帝,而只有自己的鞋子,在安徒生看来,这是一种渎神的行为。在一次舞会上,凯伦身穿红舞鞋舞姿十分迷人,大出风头,然而她却再也无法停下跳舞,一直跳到荒郊野外精疲力竭,让荆棘将自己刺得衣衫褴褛,养母去世之时她也无法参加葬礼,最后在恐惧之中凯伦央求别人砍断了她的双脚,才停止了舞蹈,随后她在牧师家虔诚地劳动,赎清了自己因为虚荣和骄傲犯下的罪。在电影中,雷蒙托夫是一个忠实于艺术和美的“鬼才”,为了艺术事业而终身不婚,对于有钱贵妇的请求不屑一顾。因为艺术就是他唯一的信仰,他也将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团中的演员。维多利亚和朱利安的恋爱是违背了雷蒙托夫的要求的。从维多利亚跳的《天鹅湖》中,就可以明白为何雷蒙托夫不认可他们的爱情。本应是表现悲剧情感的女舞者,却因为沉浸在热恋之中,对着台下向她飞吻的男友抛去媚眼。而朱利安也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在伦敦皇家剧院的公演。对于演员来说,观众是自己的上帝,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是上帝,而维多利亚和朱利安却因为爱情亵渎了这两个上帝。
二、诱惑主题的嵌套
如前所述,安徒生童话之所以能在多年来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徒生并不在虚空世界中逃避现实,相反在童话中放进了许多现实中的丑恶以及他的思考,这样才使他的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儿童故事。例如《红舞鞋》就必须放在宗教背景下来理解。美丽的红舞鞋使得凯伦获得了他人的艳羡,可是她是在传说红舞鞋以后才会翩翩起舞的,该赞美的对象是舞鞋,不是穿舞鞋的人。凯伦却因此而沾沾自喜。在基督教中,骄傲是大罪,天使会因为骄傲而堕落成魔鬼,而凡人则有可能因为骄傲而得不到救赎。安徒生的童话源于自己儿时的真实经历,只是作为一个男孩子,当时引发他的恋慕乃至恐惧的是一双受坚信礼时穿的新靴子。凯伦就因为骄傲被上帝遗弃了,直到她进行忏悔。对于某种物质或情感过度的痴迷也是一种“罪”。
对于《红舞鞋》中的维多利亚来说,她受到的诱惑主要有两方面的,首先岁芭蕾舞,她之所以获得雷蒙托夫的青睐是因为在派对上当雷蒙托夫问她为什么要跳舞时,她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活着”,从此雷蒙托夫坚信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可以为艺术献身的人。在维多利亚成为世界著名的舞者后,她就如凯伦中了教堂前天使的“你要跳舞!不停地跳舞”的魔咒一样,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其次是与朱利安的爱情。但是在婚姻生活逐渐平淡无味后,她还是会在夜里拿出自己心爱的红舞鞋回想自己曾经的辉煌。就在她痛苦万分的时候,雷蒙托夫告诉她自从她走了以后《红舞鞋》再也没有演出过,显然这个位置是属于维多利亚的。于是维多利亚终于决定重拾自己的成名作。雷蒙托夫就如同舞剧中那个邪恶的小鞋匠,既成就了维多利亚,也毁了维多利亚,事实上维多利亚如果不跳舞未必就一无是处,但是雷蒙托夫正是十分激进地将自己的“艺术家应该舍弃情欲”的观点灌输给维多利亚的。
三、故事结局的嵌套
在电影中维多利亚跳的舞剧里,她饰演的凯伦从城市里跳到荒野,从白天里跳到黑夜,从墓地跳到教堂,饱受千夫所指和疲倦的折磨却谁也无法让她停下舞步,电影中考虑到舞台的表现形式,对原著有所改动,删去了凯伦被砍掉双脚的情节,而是安排教堂里的神职人员脱下凯伦脚上的舞鞋让她得以安享地死去。而在电影中,维多利亚是被火车撞死的,尽管她当时情绪激动,但是是不大可能自己向火车冲去的,从维多利亚跑下台阶的舞步来看,她实际上是被舞鞋控制了,因此她才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请求朱利安给自己脱下舞鞋。维多利亚和凯伦都因为自己的恋慕被剥夺了自由,也必将因为自己的渎神行为受到惩罚,无论是在舞剧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她们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凯伦迷恋红舞鞋,维多利亚迷恋芭蕾,随后又迷恋朱利安,但是她们都没有想到最后自己会被自己所爱的人或物支配,彻底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对于维多利亚来说,在影片的末尾她已经处于极度进退两难的地步,雷蒙托夫一直恩威并施地恐吓她(说她如果离开剧团到二流团队去跳将永远不能成为伟大的舞蹈家)和诱惑她(“悲伤会过去的,生活是微不足道的,从今以后,你就一心跳舞”),雷蒙托夫的强势连朱利安都无法抵御,更不用说脆弱的维多利亚了。选择任何一种人生都意味着终生的痛苦,死亡对她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值得一提的是,《红舞鞋》对于安徒生的原著是有所超越的,那就是电影中以一个芭蕾舞演员为爱情放弃事业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故事诠释了一个关于身份的主题。从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与数十年后的奥斯卡得奖电影《黑天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前者没有后者那样深入。并且到现在为止,《红舞鞋》中所探讨的问题并没有过时。在当代这个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女性所要面对的情况远比1948年要复杂得多,对于大多数的女性来说,依然存在一种身份切换的困境,那就是一个“贤妻良母”或“完美爱人”的身份与事业有成的自强女性身份,在很多时候是彼此否定,互不兼容的,很少有人能让这两个身份互不对立。这一点在电影《铁娘子》等中也有过隐隐的表现,可见这直到现在都还是一个人们必须面对的社会命题。女性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能再“安分”地固守于家庭赋予的身份,但是这个当代的社会竞争机制依然是不公平的,男性就很少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因此女性不得不被迫自觉地让自己统一于多重甚至是相悖的身份。因此在电影中,维多利亚的死亡结局还是很合理的,这样的矛盾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综上,《红舞鞋》虽然距今年代久远了,但其艺术魅力有增无减。从《红舞鞋》乃至其他采取嵌套叙事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艺术模式因为延续并发扬了经典传统作品中的意象而加深了作品的内涵,不失为一种值得效仿的叙事模式。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