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小说中典型的女性形象
在美国新女性时代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女性时代的需求,亨利·詹姆斯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鲜明的女性形象。在美国女性群像中,她们有上进心,有文化,个性独立,对生活有着无限的遐想和希望;在欧洲中产阶级女性群像中,她们具有浓郁的欧洲文化气息,优雅而有魅力。在此,开始了美国女性与欧洲女性的内涵比力,同时开始的还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欧美文化博弈。
(一)美国文化女性形象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是在美国本土文化教化下长大的女性。她们在面对跨文化交流时,尤其是在女权运动上,成为了欧洲妇女的榜样,由此可以看出詹姆斯对美国女性独有的宠爱,而这些宠爱都是来源于美国女性独有的文化性格,即有纯真无邪,也有洒脱浪漫。
小说《戴茜·米勒》中的戴茜是纯真无邪的烂漫女性形象的典范。戴茜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没有一丝的做作和虚伪,总是将最真的感情给予对方。戴茜到欧洲后,与当地人热情的交往,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过由于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使戴茜常常陷入当地人的阴谋之中。当她在罗马与意大利男子奥瓦尼有亲昵往来时,使她成为了众矢之的,受百马伐骥。不过戴茜并不屈服,依然故我,保持着独有的美国个性,一颗单纯的心承载的是更多的爱与坚守。这种单纯是对过去生活的执念,而戴茜正是在这种执念的坚守下消亡于瘴乡恶土。与戴茜不同的是,美吉小姐、凯瑟琳小姐、蜜莉小姐的单纯都是表现在对异性的情感之中,她们有着共同的弱点,就是对人没有透彻的了解。她们都继承了巨额的财产,而这些财产便成为了异性接近她们的磁石,强有力的吸引着异性,而她们从来都不会去考虑生活和享受之外的事情,因此,纯真的她们品尝着爱情的苦果。小说中纯真无邪的女性形象在复杂的世俗生活面前更加的突显。
洒脱浪漫是美国式个人精神的符号,独立、平等和自由,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是美国人最看重的价值观。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是洒脱、浪漫女性形象的典范。她们追求自由、充满了浪漫气质,同时她们有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够承担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在她们心中充满了对欧洲文化的幻想,景仰古老欧洲大陆,这些都赋予了她们浪漫的气质。她们以自我的行为来面对欧美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伊莎贝尔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尽管她走进了欧洲文化,但她无法融入其中,文化差异的矛盾使她拒绝了高贵、帅气的沃伯顿勋爵;独立的个性使她坚持己见,嫁给了她自己认为不属于英国任何阶级的奥斯蒙德,将自己陷于混沌的婚姻之中。伊莎贝尔在低谷中勇往直前,充满自信,将美国的文化特色展露无遗。在这场盘根错节的婚姻抉择中,一个鲜明的美国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二)欧洲文化女性形象
古老的欧洲土地经过了岁月沧桑,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魅力,在璀璨的霓虹下蕴藏着雾一般的知性。在小说中,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有高雅气质,也有日渐消逝的贵族。与美国文化女性形象相比,多了些许的成熟与优雅。
与古老的欧洲文明古韵相比,欧洲本土女性的高贵毫不逊色,詹姆斯在小说中将这一类型的女性形象刻画得十分完美。小说《使节》中的维安妮夫人就是典范。在这部小说中,詹姆斯并没有直接描写出维安妮夫人的优雅和高贵,而是通过对男主人公感受的刻画来烘托出维安妮夫人的气质所在。在小说中,维安妮夫人不仅高贵有修养,而且有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影响力。这也正是欧洲文化的完美体现,
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作品中,欧洲文化女性并非完全是高贵优雅的,有一类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那就是日渐消逝的贵族女性。在失去经济基础的环境下,贵族的传统气质无法延续,而这种世俗女性的气质存在于贵族女性身上时,便开始让人反思贵族的日益消逝。这种欧洲女性形象以小说《德莫福夫人》中的德莫福小姐为典范。在家业衰败之后,德莫福小姐将贵族的头衔作为换取婚姻的筹码,不惜说谎骗人,完全丧失了贵族小姐的高贵气质。小说中德莫福小姐对金钱的态度以及身份与追求形成的反差,形象的体现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以及贵族的日益衰退。
(三)欧化的美国女性形象
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长期寄居在欧洲大陆的美国女性日益被欧洲文化所熏陶。从詹姆斯小说的典型人物特征来看,这些女性有的只是虚有其表,有的则已经完全欧化。
在生活在欧洲古老文化的环境下,美国女性的外在形式符合了贵族女性的高贵气质,不过也只是虚有其表。她们在交往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而内心却不忘筹划着怎样算计他人。最为典型的就是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梅尔夫人。梅尔夫人精明能干、温文尔雅,是伊莎贝尔心目中的偶像,不过她却设计夺走了伊莎贝尔巨大的遗产。这一类女性从表面上看来在欧洲文化的教化下逐渐优雅,而在这层优雅的面纱后面,却是让人猜不透、看不清的心。她们不再拥有美国女性的坦率,也无法修得欧洲女性的素养。
在长期寄居欧洲大陆的美国女性中,有的已经完全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及生活习惯,摒弃了美国的本土文化,以欧洲大陆的文体标准来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并且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来自美国的游客。比如《戴茜·米勒》中的斯逖椤太太和沃克尔太太等等。尽管她们同样来自美国,不过长期居住和特殊的社会身份,使她们完全接受了欧洲文化及欧洲观念,美国人独有的特征消失殆尽。当美国寄居同胞无法随从当地的习俗随遇而安时,她们却站在了对立面,缺少了那份最原始的宽容与泛爱。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