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神奇之夜》中的空间艺术解读
《博物馆奇妙之夜》(Night at the Museum)是美国好好莱坞推出的一部奇幻喜剧系列电影,第一部于2006年上映,后两部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上映。影片由肖恩.利维执导,本.斯蒂勒、罗宾威廉姆斯、卡拉.古奇诺等联袂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失业的单亲爸爸赖瑞·戴利 为了取得儿子的抚养权不得不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当保安,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博物馆里的展品全部复活了并造成了巨大的混乱,最后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帮助下戴利 平息累了这场“战乱”并且赢得了儿子的尊敬。第二部与第三在总体风格上依然延续了第一部。在这个系列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史前生物、野蛮的中世纪战士、早期的原始部落、非洲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影片,我们不仅看到了各种奇幻的的景观,还可以在一个博物馆中穿梭千年或者跨越几大洲领略着人类的灿烂历史与文明,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失意父亲如何在自己儿子面前重新收获尊严与爱情。在这部老少皆宜观看的喜剧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故事情节,还可以看到日常的家庭场景和惊险刺激的动作画面,将这些看点融合在一部电影的构建中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博物馆奇妙之夜》却在众多的杂糅中带给观众以外的惊喜和愉悦,所以从总体上来说这部系列电影是成功的。目前学界对这部影片的解读寥寥无几,并无建设性的评论与赏析。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影片的空间艺术。
一、影片空间的的概念
要想解读一部电影的空间艺术,那么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电影的空间,对于电影空间的概念,许多电影理论家都做出过论述,不同的电影学家根据影片展示空间的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概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影片空间概念丰富的内涵。
首先,在众多的影片空间概念中,笔者赞同下面的观点:“利用透视、光影、色彩、人物和摄影机的运动以及音响效果的作用,创造出来包括运动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幻觉。它不是现实空间本身,而是现实空间的再现。”从定义中我们知道电影空间不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空间,而是对现实空间的再现,简单地说,电影空间就是影片通过银幕向我们展示出来的空间环境。电影空间不仅仅向我们展示出影片的整体环境以及镜头景象与特写,还可以通过空间以及空间中的物体向我们传达出影片本身固有的思想、情绪、意念等,也就是将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和环境真是的融合在一起,在这个空间中,影片的信息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同时也将影片的情感与影片阐释的故事融为一体。电影的空间在概念上似乎给人们一种框架感,但本质上它确是影片环境、人物、故事情节等对象的载体。所以,电影空间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且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次,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将电影的空间分为画面空间和情节空间。画面空间就是影片镜头中起到指示作用的指向性空间;情节空间就是影片中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指向性作用的空间。影片中空间的创造主要通过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手法。长镜头的可以使得影片空间情景具有真实性,蒙太奇手法是电影中常用的手法,蒙太奇本身具有两层含义: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可以将影片不同的镜头相互连接起来,会产生单个镜头存在时本身所不具有的含义,真是应为这样蒙太奇手法在空间的创造、展现以及转换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博物馆奇妙之夜》中的空间就包括了画面空间和情节空间两个方面,影片的主要空间就是博物馆,博物馆即是影片画面存在的空间,同时也是故事发生的空间,加之导演对镜头的准确运用,使得这部影片空间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内容,这种艺术性的空间处理也使得整部影片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
二、双重空间的混合运用
电影的空间就可以是现实的,又可以是非现实的。影片中出现我们经常看到或者与我们生活经历相关或类似的现实场景,这种空间就是现实性的空间,这种空间是可见、可知、可感与我们直接联系的。非现实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是指超越现实生活或者历史真实的空间场景。
首先,现实性的空间。《博物馆奇妙之夜》虽然作为一部奇幻喜剧电影,但是现实性的空间场景也是影片空间中重要的一部分。这部电影主要的发生空间是博物馆,影片中的博物馆并不是虚拟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分别为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我们真实可感的,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博物馆本身造成破坏,影片中除了博物馆外围的空间场景是真实的,博物馆内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但是为了达到增加影片空间的真实性,整个剧组在摄影棚中搭建了一个博物馆,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博物馆的原貌,这种空间场景的设计使得整体上的空间更具有真实性。在博物馆之外还有相对的外部空间,外部空间中的景物、人物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由此可见,电影空间的真实性首先应该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与影片人物、场景、镜头等密不可分。
其次,非现实性的空间。非现实的电影空间可以给影片本身带来最大化的自由程度,导演可以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无限的遐想。影片《博物馆奇妙之夜》从空间的架构上主要有两大空间,现实性与非现实性,这两大空间在总体上完全可以承担了影片的叙事空间以及展示影片场景的人物,我们看到主人公完成叙事人物的主要空间都是现实性-----博物馆或者都市中,但是其它角色则是存在于非现实性的空间中----夜晚的博物馆。在晚上,博物馆中的所用展品都复活,作为影片空间中的人物、道具、布景,晚上复活的展品与白天静态的展品在表达影片空间的功能上就产生了差异,它们都是构成影片空间的要素,同时也是影片布景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时间的不同,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空间存在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晚上的博物馆的主布景是复活的各种展品,他们成为展示影片空间的主要元素,但是这些复活的展品只不过虚构的,只是导演想象的一种客观再现,这种再现确可以让影片在最大化的非现实空间中进行演绎。
三、空间在影片中的作用
电影空间无论是现实性还是非现实性,都与我们生活的空间密切联系。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电影的空间是影片故事情节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人物、场景等的物质载体,
首先,展示了影片的主体风格。《博物馆奇妙之夜》是一部老少皆宜观看的喜剧片,影片的空间在总体上就呈现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这种空间上的轻松幽默的氛围主要体现在美工布景上,这部影片的布景是电影《飞行家》的美工监制克劳德.帕尔,影片中的博物馆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独立展馆,每一个展馆的格局都经过了不同的设计,每一个展厅都经过了插画、造型、设计、建构等几个常规步骤的建造,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陈列的雕像、标本都经过了美术师们精心的设计和打磨,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在色彩的运用上,整部影片以暖色调为基础,辅之配以冷色调,暖色调在总体上就会带给人们一种愉悦、轻松、活力的感觉,同时也是热情激情的表现,但是这种热情与激情被冷色调所调和,这就让我们在一种和谐协调的空间氛围中感受到影片轻松幽默的在总体风格。
其次,展示影片的深层的内涵。《博物馆奇妙之夜》虽然是一部好莱坞的娱乐片,但是它却让观众在恍惚间穿越了时空隧道,带入到了一个融合历史、自然、传说的一个奇幻的空间中,并在这个空间中与历史自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也让观众在欢笑之余对当前历史文化自然进行了反思。影片中故事发生的主要空间是博物馆,博物馆给我们总体上的印象是单调刻板凝重的。但是这部影片中的博物馆却是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在这个奇妙的空间中接触到了复活的巨型恐龙、神秘的埃及法老、著名的罗斯福总统,这些角色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观众,同时也体现出了美利坚民族的对自然、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反思,影片中的牛仔杰迪戴亚代表了自由、开拓、冒险,是美国独立精神的代表,同时也代表了每一个美国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影片中的疯狂原始人和动物们则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反思与思考;埃及法老王、匈奴王等则表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这部影片虽然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但是在这个大的空间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影片对历史、文化、自然的思考,通过空间向我们展示了影片深层的内涵。
综上所述,影片《博物馆奇妙之夜》通过博物馆这个空间让观众穿越时空,让观众近距离的与自然、历史等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并在轻松幽默中让观众重新理解认识历史自然。这部电影在实质上是一部商业片,但是它借助了博物馆这个特殊的空间并且加入了许多新鲜刺激的元素,进而使这部影片具有了深层次上的思考。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