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彩画大师透纳对“光”的艺术表现手法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是英国著名画家,英国十九世纪上半叶学院派代表画家,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透纳于1775年出生在科文加登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理发师,母亲则死于精神疾病。透纳10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超凡的绘画天分,14岁就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画画,26岁时便被破格提接纳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最年轻的的会员,也就是说透纳的作品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且他的作品在英国的艺术批评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透纳一生创作了大约两万幅作品,主要以水彩画、油画、风景画等,油画代表作品有:《海上渔夫》、《暴风雪: 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等,水彩画代表作品有:《诺勒姆城堡,在特威德河之上》、《卢瑟恩湖》、《从佩里山遥望斯诺顿》等。透纳的水彩画在欧洲的艺术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将水彩画从以线条为主的版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自己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光与影的深度把握,使得其水彩画炫目多彩,情景交融同时也将英国的水彩画推向时代的巅峰。本文将对其水彩画中“光”的运用进行重点分析。
一、“光”在水彩画中的表达特性
水彩画就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在总体上带给我们一种通透的视觉感受,再加上水与光影的结合,使得水彩画与其它画种表现出一种不同的创作风貌和创作技巧,其总是带给我们一种酣畅洒脱的意趣。
首先,光的透明性。水彩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透明性,这是因为这点它受到了众多人的青睐,这种透明性与光的使用密不可分。在水彩画中为了达到画面的透明性,需要减少颜料叠加与重复,并通过水彩的晕染、调配等等手段使得整幅画透明且水乳交融。透纳作为水彩画的艺术大师,为了使得自己的作品达到这种透明性和更高的艺术水准,在创作的同时也自己发明色彩技法。我们以作品《议会大厦的大火》为例,为了使得这幅作品色调清晰且透明,透纳使用了多种创作技巧:首先利用的纸张透明的白色,在纸张的一部分上先涂上蜡,然后在其它部分上颜色,然后再把蜡去掉,为了使得整幅画获得一种为暗且具有神秘色彩的透明色调,透纳还在纸张的背后涂颜色,最后用沾满清水的大笔对颜料的颜料的色彩进行稀释。这幅画透纳只用到了红、黄、橙三种颜色,通过这三种颜色并且运用细致的手法将船只、建筑的清晰轮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透纳把纸张、颜料、水彩等颜料转换为了光,进而使得整幅画具有透明性,并且总体上呈现出光、大气、动感三者之间的结合。
其次,光的流动性。水彩画不仅仅具有透明性,还具有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主要是由“水”的流动性所体现的,但是光的使用也与这种流动性密切相关。赏析透纳的水彩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光的流动相在其作品中的使用。透纳一方面通过画面的上水与颜色在纸面上的融合首先产生一种“水”的流动性感觉,另一方面通过颜色明暗的运用产生一种视觉效果,这种颜色明暗的效果是能动可控的,进而就会产生一种光线上的逆差性,进而使得整个画面在光线的能动中产生一种流动性。我们以其作品《蓝色的瑞吉,卢塞恩湖日出》为例,在这幅画作中透纳以黄色、黑色、紫蓝色为主要基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晨海滨淡雅流动的图景,透纳运用紫蓝色与大面积的黄色、黑色、黄绿色形成一种强烈的冷暖色调的对比,画面中飞翔的鸟儿、停泊的船只都给这个海滨的早晨增加了无比的生气。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加上动静的结合,这就给我们的视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这种色彩上的冷暖就形成了一种光线上的流动性。
二、“光”在造型上的艺术表现
一幅完整的水彩画必须具有“空间、形状、结构”是画面造型关键的三个因素,这有具备这三个因素,一幅画的的画面才基本上定型。光在水彩画的造型上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光的参与,水彩画的画面造型就难以表达。
首先,光与构图。构图无论在水彩画中,还是在油画、人物画中,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重要,造型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面对复杂复杂的事物时,构图的的合理性就显得无比的重要,合理的删减、添加、移位就会使得画面具有节奏美感和动态美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光在构图中的重要性。透纳就经常安排光的照射方向和光影的形态还对画面结构进行安排,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得画面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复杂多变的节奏和美感,进而I避免画面的单调与直白。例如其作品《诺勒姆城堡,在特威德河之上》,该作品主要描绘了黎明时分特威德河上诺勒姆城堡的自然景色。光对这幅画的构图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幅画从总体上看构图造型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是画面水中的投影却打破了原有简单的构图形式,从而加强了整个画面的美感。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黎明时分,在阳光的照耀下,画中城堡显示出背面光,这就使得整幅画在光线的作用下显示出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进而使得整体构图具有和谐感与平衡感。
其次,光与色彩。在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运用也是画面造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画面中色彩能被我们的视觉所感知是因为光的作用,同样,光也存在于色彩之中。在透纳的创作技巧中,他将光用色彩来进行表达,进而用色彩来进行造型,用色调之间的层次来进行物体之间的构形,以便最好的保留作品中客观对象最初的色彩。也就是透纳作品中的光已经超越了光的本身,当光线用色彩进行表达的时候,每一道光线变成了色彩。透纳还考虑到画面受光部分的颜色变化,受光的部分就会的色彩就会较为明亮,但是这并不能满足画面对光亮的需求,这时候透纳就用过色调的冷暖来进行调和。这种冷暖色调的运用还要注意到画面明暗的安排,如果画面受光面是暖色调,则背光面一定要采用冷色调,若果画面受光面是冷色调,则背光面一定采用暖色调。透纳的作品中光影的结合都遵循了这一规律。例如《诺勒姆城堡,在特威德河之上》,画面受光面就是采用了较为明亮温暖的色彩,所以城堡显示出背光面,且运用较为冷的色调。
三、“光”在风格上的艺术表现
水彩画中光的艺术运用使得画面具有整体上的功能作用并并且光的千变万化也使得水彩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光对画面产生的留白、虚实、构图的不同进而导致每幅画风格上的不同。
首先,写实的表现。写实是水彩画最主要的一种表现手段,因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对其所画物体的的一种关注,这种物体无论是自然、人情风景还是人物本身。通过画家光的运用就可以看出画家的风格表现。透纳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画家,其笔下的水彩画几乎都是真实的大自然,这明显的就有了写实主义,加之光在画面中的运用加强了这种写实风格。例如其作品《海景》,这幅作品中描绘了真是的阳光,透纳虽然用了一种暗色调来统一整个画面,但是暗调的周围却是明亮的部分,阳光照亮了船的帷幔,使得帷幔透明鲜亮,带给视觉上的震撼,帷幔下的船与海醉着采用了蓝黑相结合的一种暗色调来进行表达,表现出阳光在此处聚集但是被这种蓝黑色吞没的一种感觉,此外,天空的云彩一部分明亮,一部分阴暗,这都是因为光的使用,并且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种明亮与阴暗之间似乎将要互相转变,这种过渡就是通过光的不同运用达到的效果。从总体上来说,这幅画光的使用是的整幅画自然真实,表现出了写实的风格。
其次,写意的表现。水彩画中除了写实主义的风格,还包括写意主义。写意主义从宏观上来说就是具有随意性、简练性以及不受任何约束,这种风格与印象主义画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别。透纳先生的水彩画一直都以真实的自然景物为背景,但是随着其艺术风格的完善,透纳也希望找到另一种艺术表现风格。透纳的意大利之旅可以说是其风格改变的一个分水岭,她的作品在逐渐向一种明快式的色调与光影之间的转变,此时光影的运用超越了画面本身的形体,这为以后的印象派画风奠定了基础。透纳此时的水彩画中光的运用是我们拓宽并且深化了人们对光与色彩真实的体验,与先前的光与色彩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出入,虽然此时透纳的水彩画还是以自然为主要背景,但是他却嫌我们展示出了自然界光色变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进而使得其作品的风格具有了写意的表现。例如其作品《威尼斯:风暴中的冈多拉》、《那不勒斯德奥沃城堡,远方可见卡普里》等。
综上,透纳使英国水彩画真正完成独立,并且透纳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水彩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光的使用是透纳水彩画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可以说光是透纳水彩画画面的灵魂。但是透纳对光的理解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本文,笔者希望读者可以发现光在透纳水彩画中的价值与意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