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角度下的《孟子》道德教育启示
《孟子》的思想和我国儒家思想一道,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教育,在今天,这样的教育观点仍然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社会诚信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讲究“仁义”为主,这种仁义尽管是建立在家庭血缘基础上的,但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个人在家不尊重父母,怎么可能在外尊重其他年长的人?兄弟之间相处不好的,也不可能和朋友处好。
孟子提出的“存心养性”,要求保持本性就得“寡欲”。我国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像“制假售假”,为了利润,不惜牺牲他人健康,这都是“多欲”造成的“良心泯灭”的结果。
一旦“多欲”,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都相继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钱钱钱”。为了钱什么都不顾,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连自尊也不要,冒充亲人生病,身体残疾来骗取别人的“恻隐之心”,这样严重损害了社会诚信,别人都不敢行善了。
因此,在今天学习《孟子》的道德思想和修养方法,不仅可以使社会更和谐,也有助于个人道德提高,增加社会诚信。
(二)有助于提高责任感
在今天,社会已经成一个大家庭,像孟子时代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不复存在。每个人的个人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人,因此,对于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人而言,除了要培养诚信之外,还要通过“自省”培养责任感。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遇到不合理的事总是埋怨社会、埋怨他人或者埋怨父母,从来没有“反躬求己”,检查一下自己哪方面出了差错。一些人在生活中不如意还报复社会,有的拿汽油到公交车上烧无辜乘客,有的人开车撞人,还有的暴打流浪汉或者虐待流浪狗、流浪猫,这些人不仅丧失了人本性中的“恻隐之心”,更是缺乏“反躬求己”的精神。因此,在我国的中小学和大学学习《孟子》,培养他们的“反躬求己”的品德,增加自己的责任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培养
今天的学生将会是明天的社会栋梁,在学校开展《孟子》的道德修养,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让他们知道“大丈夫”这样的品德是做人的标准,每个人都要具有报效祖国的思想,即使不能报效祖国,也要做个坚强有用的人,人生难免要犯错,但要“改过迁善”,要培养“闻过则喜”的品德,自己有错不要害怕别人指正,应该主动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总之,作为儒家思想的产地,今天的中国人学习儒家思想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