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的授课素材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试图为“优秀”二字的判定寻找出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文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而笔者认为,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需要达成的标准就是为读者带来益处,带来精神上的富足,无论它的题材是正面还是反面的,但是它所拥有的人物形象和具体情节是一定能够让读者有所感悟的,而这一点正好同思政教育的主旨所不谋而合。
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将是一个残缺的国家和民族。”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自从我们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却也相继的出现了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上的贫瘠。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他人遇到困难时而选择了冷漠,大家都已经开始渐渐习惯性的带上面具来生存,从而忘却了人性中应该存在的那份最为珍贵的关怀。而若干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则如同一记警钟一般敲响了人们将要沉睡的心灵,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巴黎圣母院》以及《哈姆雷特》等优秀作品都充分的展现出了人类所应该拥有的高尚道德品质,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最终目的。
(二)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的授课模式
思政教育具有着政治色彩浓厚且社会意识强大的特点,由于新时期当中的学生们都拥有着较强的个性与自我意识,所以如果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来开展思政教育,势必会带来负面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作为新时期当中的思政教育者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进一步创新,尽可能的加入一些立意新颖且形式活泼的教育元素,帮助学生可以更加顺利的接受这些正确的思政观念。
其实,在我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能够找到描述祖国大好山河的篇章,这些内容不仅充分的展示出了作者那份浓厚的爱国之情,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引发与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这类文章的时候,受教育者势必会受到作者此词句的影响,从而不自然的心生出对于祖国的深深眷恋以及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们真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授课实效
当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常都会受到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内涵的影响,从而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事实上,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培养正确四证观念的过程,如果教育者能够很好的把握其中的道德因素,就可将这种隐性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充分的挖掘出来,继而达到增强思政教育授课实效的最终目的。
首先,好的文学作品不单单能够向人们传递什么是正确和美好的,更多时候还会告知读者什么才是错误和丑陋的。的确,美好的事物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类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纯净,但是丑恶的事物则会锻炼人们的意志,让人类清楚的认识到人世间的现实,从而受到更深层次的启迪;
其次,当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在与作者实现一次心灵与思想上的交流。我们能够透过一个个如同精灵一般的文字来感受来自作者情感上的爱恨情仇,从而出现或快乐或悲伤的情绪。由此可见,文学作品能够从精神上对读者带来影响,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公共鸣;
相信所有热爱文学的朋友都会产生过这样的感受,自己一旦被某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影响,那么他就会深深的烙印在自己的思想中,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变化。尤其是在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时,这个人物形象就会不经意的出现,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