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摄像创作的特征与难点探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纪录片的作品的摄像创作技术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商业浪潮的推动,很多纪录片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而在纪录片摄像创作中,摄像师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拍摄重要依赖摄像师的创作技术,更是画面的直接创造者,因此,要求纪录片的摄像师要有职业道德素质,在纪录片摄像创作过程中要本着真实性原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纪录片的激励作用。
一、纪录片的含义及分类
纪录片是指不需要的刻意的表演,素材取决于真实生活中的事件或人物,描写与记录现实中的真人真事,并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的影视片段。纪录片所描写的片段来源于现实,反应了现实,并以令人信服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鼓舞与与激励着广大的观众。一般纪录片分为政论事实类纪录片、时事报导类记录片、历史性纪录片、传记类纪录片、生活类纪录片、人文地理类记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专题系列纪录片等。
二、纪录片摄影创作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因为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应,这就要求它不仅本质上要真实,而且事件本身与创作逻辑也要体出现的真实的情况,并让观众从屏幕中切身感受到这种真实。
(二)实事求是原则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的实际效果可能与创作人最初的构思存在着差距,这就要求创作人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并对原始构思加以变化,从而表现出真实的现象。
三、纪录片摄像创作的特征
纪录片的摄像不仅考验摄像师摄像的技术,更考验着摄像师的创作意识与审美能力。要求摄像师不但能熟练的运用高科技术的摄像机熟练的取景,更要求摄像师能把艺术与技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之能把简单的主题赋予新的生命,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摄影师如果想让摄像机的镜头成为自己在摄像过程中的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正能量信息以及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有力武器,就要根据纪录片摄像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纪录片拍摄现场的复杂性
纪录片题材取决于现实生活,这也就决定了纪录片创作现场复杂性,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着的,创作的场面与事态的发展,根本不会受人们的思维和想法的约束,可能会有许多想象不到的意外突然出现,甚至让人措手不及,摄像师需要保持冷静,以理性的思维及时考虑预定方案是否可行,如果不行必须立即调整方案,果断的选择有利的镜头片段,并捕捉最具感染力的片段。例如:在人文地理类记录片中在户外拍摄,可能会经常遇到一些不受人为因素控制的环境,如果在拍摄中突然下大雨,或者刮大风,再加上一些意外事件等,原来的原来的预设方案根本不可行,这就要求摄像师急中生智,果断的调整方案采取实际行动,及时捕捉微妙的镜头增加记录片的感染效果。时事报导类记录片中可能需要偷拍一些调查材料,这对于摄像师提出更高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摄像师的不仅高深的艺术修养素质,更需要过人的胆识与智谋,在复杂的现场中抓住更多独特的线索,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记录事实的作品。
(二)纪录片拍摄的不可重复性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项独特的艺术,它不同于绘画、小说等艺术形式,可以反复的修改与批阅,由于纪实性决定了纪录片不能再次组织补拍,一旦在拍摄环节中有疏漏就会造成后期编辑中的困难,无法让人信服,甚至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也给摄像师带来新的要求,不仅要在拍摄过程中保持拍摄镜头的完整性,又要按生活本身的发展规律拍摄,还要在拍摄过程中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同时,又要多角度的拍摄,不能拍摄太多单一的内容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主题拍摄过程中要从多方位刻画表情、动作以及一些细节活动等,分清近景、中景、全景、特写、推近、拉远以及变化角度等都要连贯统一,从而为纪录片增加新的看点。
(三)摄像师技术的灵活应用性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每一位摄像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编导,并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拍摄中,就像魔术师一样,充分利用手里的摄像机让静止的事物学会说话,使纪录片变得更有深意,不能仅为了拍摄而拍摄,这样会使生活变得乏味而无趣。同时,摄影师要学会深入现场细致的拍摄,并利用远近的景物、色彩光线的变化等把环境、氛围、活动以及心态有效联系起来,使客观的事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纪录片摄像创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
首先,摄像师是纪录片创作人的左膀右臂,没有摄影师,即使创作人再完美也无法把纪录片拍摄成功,但是在实际的拍摄中,摄影师的地位总在无意中被看轻,很多人总认为摄像师就是被编导呼来喝去使唤的体力劳动者,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摄影师们,使他们自认为就应该是体力劳动者,就应该编导让怎么拍就怎么拍,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拍摄中,更没有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导致拍摄出的画面的过于僵硬、死板。其次,在现实的拍摄中很多摄影师没有自己的独特的创造想法,只是一味的按照编导的指导或者按照预定方案执行,不能根据现场中的复杂变化而更改,导致最终拍摄的画面与最初的构想背离;再次,在长期的拍摄中,很容造成摄影师的乏味,拍摄现场的复杂多变,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摄影师没有好的心态与毅力,很容易失去激情,甚至退缩;最后,在很多的创作中,剧本的编写往往只要编导与编剧参与,却把摄影师排除在外,甚至没有考虑让摄影师参与于其中,导致摄像师不能很好的把握片段的主题思想;同时,拍摄纲要过多的阐述繁琐加大了摄影师明确主题的难度。
五、纪录片摄像创作中难点问题的策略
(一)从摄影师自身做起
摄影师在纪录片创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才能充分运用技术设备去创造更好的作品,首先,摄影师要从自身出发掌握好基本的技能技巧,并把所学到的技巧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去,从而创造出美好的片段提供给大众;其次,摄影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敏感度,对于现场的复杂多变的因素,冷静理智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使纪录片达到最佳效果;再次,摄影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与艺术素质的涵养,因为一个好的摄影师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还要有很好的审美艺术天分,可以说摄影师就是一个综合型的艺术家,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最后,摄影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纪录片本身就是记录真实生活的影片,但由于在实际的拍摄中,可能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最终制作的结果与事实不相吻合,这就要求摄影师要凭良知与职业素质涵养,做到实事求是,对纪录片段不断的加以修改,从而达到反应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目的。
(二)外界给与摄影师的支持
在纪录片摄像创作现场,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预知的,有些预先设定方案可能无法实施,因此这就要求创作人与编导给予摄影师更多的发挥空间,让摄影师根据主题随意发挥,不要给与过多的拘束,否则可能是拍摄的片段无法符合事实;其次,在摄影师的眼里看到的世界与其他人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因此纪录片创作人要给摄影师更多的指挥调度权利,让他根据自身的灵感与感悟不断地发现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有意义的片段;最后,在纪录片摄像创作过程中可能由于长期的劳累使摄影师很容易感到厌倦,从而失去激情,这就要求剧组人员不断的在精神上的鼓励摄影师,使之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中,从而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
(三)多元化的解决纪录片摄像创作出现的难点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创作技术逐步朝着网络化、集约化、小型化发展,从经济节能出发并配合当今电视发展的趋势要求,一些小型记录片的摄影师往往身兼数职,不仅是编导,还要兼职采访与技术,从而独立行的完成创作,不但节省了成本,更使创造的记录片摄像创作连贯统一,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教育意义。这也要求不仅提高了摄影师的写作能力与现场的指挥能力,更因为摄影师的亲自参与,增强了纪录片的表现能力。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纪录片不断的被人们关注,但是纪录片拍摄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并不断运用摄像技巧,使事件与自然充分的结合,这就要求摄影师不但要有好的拍摄技术与技巧,还要求摄影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艺术的修养,使摄影师把艺术灵感与坚强的毅力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未知的工作中选取素材,捕捉常人难以察觉的细节与特写的运用效果,反应出最真实的情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