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类文化电视节目的模式创新和经典传扬
2013、2014年的电视荧屏上,除了真人秀、相亲交友、益智游戏等综艺娱乐节目继续发力之外,本土原创汉语言类文化节目的兴起和热播,也成为电视综艺节目市场上的一个新亮点。除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节目推出第二季以外,还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黑龙江卫视的《最爱中国字》,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2》等十余档以传统文化中的汉语言文化为核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创节目相继播出。这种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定位,用现代电视艺术手段和充满时代感的认知形成的新节目样态,对于中国原创节目形态是一个突破与创新。这种电视品牌栏目和有影响力的原创节目对于提高文化创造力也有重大影响。这种被强行传播的文化已经衍生出一定的未来影响力。比如现在很多出版社积极出版有关成语的书籍。出现了大量的成语爱好群落,在微信群、微社区里,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筹备参加下一次成语大会等等。由此可见,节目的功能性跃然纸上,这种对未来中国的语言文化形成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些通过电视媒体衍生出来的未来力量对于广大的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影响力是这一类节目不可估量的力量。下面笔者从其主题设定、节目形态、传播渠道等几个方面分析其模式创新和文化传扬。
一、主题设定:母语价值和文化传承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接受采访时说:“一字一世界,从任何一个汉字出发,都能追溯到我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从母语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传达观点、凝练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彰显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现如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困扰。并且应试教育中对于英语学习的不断重视,让很多学生陷入思想怪圈,认为汉字在语文的基础教育中不再重要从而漠不关心,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认知的偏离导致母语认同的下降。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能在明星娱乐节目几成主流的大环境中挺身而出,激发中国人对于母语的关注以及呼唤民心实属难能可贵。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和赋予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命脉,优秀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汉字作为最基本的中华文化载体,也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纽带和民族认同的符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是将节目的的主题设定为母语价值和文化传承。一是要将汉字文化传承发扬,二是在娱乐化的今天坚守文化担当。笔者复述导演关正文的一段话:“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责任坚守和担当。一个民族不能靠娱乐去滋养精神,这也是一档文化节目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价值和信心所在。所以,我们将永远以此为生,并且更好的相信未来。”
二、节目形态:自主研发和趣味文化
电视节目形态直接影响观众对其的认可,在日益激烈的收视竞争和求新求变的收视心理的作用下,节目形态成为收视率竞争、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中国成语大会》将“猜词”这种广泛流行于民间、日常的游戏作为节目的主要形态。并且这种全新的节目形态为了强化观众的参与程度,还设置了120秒对抗赛、双音节对抗赛等等。通过赛制的设置,一是考验选手的默契程度,二是挖掘成语背后的的故事以及所展示的价值观。曾经课堂上晦涩难懂的成语变成一个个故事,让节目的趣味文化渗透到比赛的每一个环节。这种节目形态既有竞赛的PK,音乐节目的晋级,又有真人秀节目的参赛选手的介绍,形成了以综艺为壳,文化为核的全新节目形态。
节目为确保信息传递的正确性启动了更为高级的学术平台,主持人和嘉宾的选择都煞费苦心。主持人张腾岳的机智应变可圈可点,他在现场除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随机应变来缓和气氛,推动节目的进程。在每一轮比赛结束后,郦波、毕淑敏和蒙曼等专家学者的讲解为成语揭示背后的故事,也纠正某些成语理解的误区和盲点。例如,“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典故的误传,它现在的解释可以为“表里不一”,表面上说很喜欢,很爱一件事情,但实际上却不喜欢,甚至反感与畏惧。原文出自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妻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也。”但郦波教授在节目现场为叶公正名,叶公姓沈,名诸梁,在叶县兴修水利,名重一时。当时没有图纸,然后叶公在自家墙壁上画沟绘渠,考虑龙王是主宰降雨的神物,所以才画上“龙”的图像。郦波教授讲完典故,全场一片掌声,专家讲解环节的设置,对于普通大众学习成语、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节目每个竞赛环节的结尾都有专家学者的点评让节目更加准确、科学与权威。
三、传播渠道:全民参与和网络合作
互联网媒体人张守科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汉字英雄》能够用汉字做娱乐、做文化,这样的创意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再加上爱奇艺的强力注入,必将引领节目走向新台阶。”现如今大部分的电视节目由电视台独立制作或者委托第三方制作公司,继而播出或者将重播权转卖网站,由此获得更高收视和收入。然而《汉字英雄》则是由河南卫视和爱奇艺联手打造的网台联动的文化类节目。节目的首播也就相应的变为河南卫视、爱奇艺和PPS同时进行,这样的播出模式改变了以往首播局限为电视台的传统模式,从而满足了观众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渠道观看节目,增加了节目的播出渠道,提高收视率,更进一步实现全民参与。
《汉字英雄》以汉字的听写与解读作为节目的核心内容,目标受众也定位到7到17的青少年群体。然而节目开播以来便以较高的收视率跻身全国卫视黄金时段收视率的前十强,甚至一度上升到第六名的好成绩,如此高的收视率全面覆盖了青少年学生、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等很多群体,真正实现全民参与,从而提高知识普及度。
四、结语
汉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掀起了全民学习汉语言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一类节目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节目的高收视率,而在与寻求到一条文化创新与回归之路。这既是当今时代电视节目的使命担当,更是媒体工作者永恒的使命。总之,汉语言文化类节目要在全媒体时代中不断创新,勇担使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