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角色的退化与转化
随着近年来真人秀节目的崛起,在电视娱乐节目这一大类中,真人秀节目占据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回顾历史,中国最早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追溯到2000年,那一年美国的真人秀节目《Survivor》(幸存者)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后反响热烈,于是同年10月北京电视台就推出了一档名为《生存大挑战》的节目,从那时候开始“真人秀”这个词开始慢慢被大家熟悉。从2000年到2015年这十五年中,中国真人秀节目可以算是走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早的照搬模仿到现在的购买海外版权,真人秀节目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而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类型也从所谓的“野外探险类”到“平民选秀类”再到现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类型的变化是随着观众需求和收视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以及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原创性也是被大家提到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但是不管如何,现在打开电视就会发现各个电视台都在播放着自己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这么说,现在是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个高潮时代,那么在众多的真人秀节目中,我想特别关注一下主持人这个群体。
一、主持人角色的退化现象
主持人的定义为指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作为主持者和播出者。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并且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和观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在真人秀节目中有没有主持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出彩中国人》中的撒贝宁,《超级女声》中的何炅,《我是歌手》中的古巨基,《中国好声音》中的华少等等,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现在来做一下对比,以前的节目主持人,比如《综艺大观》中的倪萍,《动物世界》中的赵忠祥,《春晚》中的主持人群体等等,真人秀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存在一种退化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以《综艺大观》为例,在《综艺大观》中说倪萍是节目的灵魂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她不但具有为节目串联这种承上启下的功能,还具有传递情感的功能,在节目中会安排采访观众之类的环节,倪萍可以在节目中充分调动台下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情感,让大家跟着她的节奏欢笑或者流泪,所以我认为如果《综艺大观》没有了倪萍就不会称之为一档优秀的节目。可是在《中国好声音》中,华少也是主持人,在盲选阶段华少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节目的开场时说上两句话,在侧幕和选手的家人一起为选手加油以及在节目的尾声念一下赞助商,如果没有“最快语速念完广告词”这一噱头谁会在意还有这样一个主持人的存在,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的存在感非常的弱,于是就有网友戏称华少为“凉茶哥”。观众们看《中国好声音》要么是为了听歌,要么是为了看评委怎么抢选手,主持人的灵魂地位已经不复存在,而这种相似的情况屡屡发生,再比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中,如果不是字幕标注“主持人赵子靓”,有谁会知道其实这档节目的主持人是赵子靓,她在一起节目中出现的时间最多两分钟,那么结论是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角色存在着退化现象。
二、主持人角色的转化
继续来研究《中国好声音》这档真人秀栏目,如果说华少的主持人角色已经退化到只剩下念广告词,那么在节目中承担串联节目以及传递情感功能的又是谁呢?这就要说到主持人角色的转化,那英、汪峰、庾澄庆等这些导师可以说在节目中起着承上启下以及传递情感的功能,当学员刚刚唱完歌,导师们转身之后就会有某一位导师说“先介绍一下你自己”,这是不是在串联节目?当学员介绍完自己的悲惨故事之后,就会有某一位导师对学员进行安慰或者告诉他要加油之类的,这是不是在传递情感?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化,华少是主持人,但是更重要的主持人是四位导师。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找找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这档真人秀节目中的主持人,或者说这档节目中到底有没有主持人呢?我觉得是有的,只不过主持人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在节目中出现,主持人就是“画外音”,或者说是“导演们”,在这档真人秀节目中,明星嘉宾会按照“画外音”或者“导演们”的指令来完成游戏,那么如果说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功能是串联节目承上启下,那么“画外音”或者“导演们”就可以被认为是主持人,主持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化。
三、跨界现象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谓的跨界显现也被大家经常提起,比如《我是歌手》中的主持人,全部都是“非科班”出身,就是参与节目的歌手们,比如《天下无双》中的主持人是歌手杨钰莹,《超级演说家》中的嘉宾主持人林志颖等等,越来越多的明星在承担主持人的工作,明星当主持人让观众们耳目一新,给电视台带来了比较高的收视率,那么作为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四、应对策略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真人秀节目中的主持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在央视的《星光大道》要更换主持人的时候,很多观众纷纷表示怪怪的,央视也曾经担心因为更换主持人会使节目的收视率下降,这足以证明主持人在节目中被认可度很高,并不是可有可无,再比如《非诚勿扰》中的主持人孟非,《出彩中国人》中的主持人撒贝宁,《爱情保卫战》中的涂磊,这些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但起到串联节目的作用,而且被观众们认可,没有孟非的《非诚勿扰》、没有撒贝宁的《出彩中国人》、没有涂磊的《爱情保卫战》都会让人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他们为什么可以被观众们认可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在《非诚勿扰》节目中每次节目的开始孟非都要说一个段子来开场,在节目进行中还会时不时的问一问嘉宾的意见,偶尔会调侃一下男女嘉宾,在男嘉宾立场之后还会幽默的总结一下等等。在《出彩中国人》中,有一期撒贝宁在采访“龙拳小子”的时候,选手表示希望他可以学一下跆拳道,他立刻答应还换上了跆拳道服亲自试了一下跆拳道,类似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爱情保卫战》中的嘉宾主持涂磊则是以犀利的语言著称的,在节目中他的话往往一针见血而且比较在理,所以很多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都会非常注意涂磊会怎么评价。以上例子中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功能和地位都是不能被忽略的。总结一下,可以得出结论,他们不是节目的附属品,他们用自己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以及敏捷的思维让自己变成了节目中的一个“看点”。
纵观真人秀节目,不管是明星参与类还是平民选秀类,主持人只要有看点就会被观众记住,绝不会变成节目的附属品可有可无。现在可以思考一下,作为主持人到底应该怎么做了?我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当然是让自己有看点,其实这一点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主持人必须要有敏捷的思维、犀利的语言、灵活的控场能力等等,这就要求主持人的基本功必须过硬,而且有丰富的经验,在节目中敢说敢做,还要注意分寸和尺度等,对主持人的要求并不低。
五、结语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节目的形式在不停的创新,主持人的基本功能虽然并没有变化,但是对主持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只有基本功扎实的主持人才会在这种瞬息万变的节目中生存下来被观众认可,否则一定会面临淘汰。这也就是提醒现在正在求学的我们应该从基本功入手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中有立足之地。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