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浅析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的电视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我国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越来越精良,观众的品位越来越高。2010年国家更是引进国外的优秀节目,如何将这些保持这些节目的优势并将它们本土化赢得国内观众的喜爱,我认为《爸爸去哪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推出的全新明星亲子旅行真人秀节目。据央视索福瑞媒介收视率报道其首播当天全国网收视率1.1,收视份额7. 67,城市网收视率1.46,收视份额6.45。不仅如此,《爸爸去哪儿》第一期播出之后几乎创下了零差评的收视影响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也是非常罕见的,我认为这与它们全新的后期制作是有着莫大关系的,么这档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中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我们通过字幕、音效、画面分别来看。
一、字幕创新带来全新视觉效果
《爸爸去哪儿》的字幕相较于以往我国的综艺节目是有着巨大的创新与改观的。首先,我们从外观上来说,《爸爸去哪儿》的字幕不像我们以往的电视节目只出现在画面下部,而是出现在人物的周围,在一个嘉宾众多的真人秀节目中,这样的字幕形式可以使观众更加清晰的明确,谁说了什么。并且字幕的字体也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黑体或者圆体,而是卡通的美术字,这样的字体在我们国内的综艺节目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卡通字幕也给这档亲自节目增添了不少童趣。字体的颜色也不在是死气沉沉的黑色或者单一的颜色,在第一期的开头介绍中,后期给每一位小朋友的字幕以不同的颜色,突出孩子间的差别,并且在在字幕的配色上也十分用心,在张亮天天家庭的拍摄时,天天恼怒与摄影师的拍摄说“可摄像头分明就指着我呀”,字幕的颜色为红黄的结合,红色在下,黄色在上,在以往的卡通漫画中,通常是用在爆炸物上,用在字幕中却突出了小嘉宾的情绪,这里的字幕似乎也活了起来,它不仅仅是补充说明的作用,而是通过画面传达更生动丰富的含义。并且字幕的颜色也随着说话嘉宾的性别、性格、情绪在变化,使语言和情绪更加贴合,给观众更加深刻的真实的感受。《爸爸去哪儿》中的字幕还有一个非常创新之处,是在字幕的旁边或后面加上简单的图形,这些图形通常是用在卡通人物的头部位置,为了表现人物的情绪和状态,在漫画中这样的图形符号已经给人了一定的认识和印象,后期制作时非常巧妙的将这样的符号运用在字幕的旁边,非常好的增加趣味性和孩子如漫画人物般活泼生动的形象。单纯的字幕的创新就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电视技术的发展也使观众对电视的审美情趣有很大提高。
其次,我们再从字幕的内容去看,我国以往的节目只是将主持人、嘉宾的话语呈现出来,而《爸爸去哪儿》却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情绪也做成字幕,也对环境做出描述。如第一期接Kimi的时候,镜头对准一扇门,屏幕中出现字幕“此时正在酒店的是”,给观众一个解说,明晰地点,同时也设置了悬念,紧接着“开门的声音好像不太便利”,如果没有这行字幕,我们不会注意到这样小的一个细节,并且,在字幕的结尾有两个水滴的符号,非常形象的表现着开门人的吃力,紧接着kimi出现,字幕出“小脑袋探出来”,白边绿色的字体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句尾的波浪线俏皮可爱,让观众们还不熟悉的小嘉宾在还没有开口说话的时候已经给观众留下了可爱活泼的印象。字幕也非常巧妙的运用拟声字和拼音,因为参加节目的孩子并不能准确的掌握汉语的发音,怎样表现出来呢,节目组灵活的运用了拼音。比如,林志颖教儿子说“GO!”,kimi说“GEI”,田亮叫女儿的英文名字为“森碟”,这些手法不仅事节目更加有趣,也真实的表现了人物的特色。《爸爸去哪儿》后期对于字幕的创新美化了节目的画面,对画面传递的信息进行补充,丰富了节目的内涵增强节目的感染力,也使得对空白画面的叙事更加完整,突出细节与个性,增强观众的记忆。
二、音效灵活运用丰富节目内涵
《爸爸去哪儿》中音效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它与字幕的配合是非常密切的,例如第一期在交玩具、手机时的音效,带着恐怖、紧张、悬疑的色彩如果只是出现交玩具几个字,观众并不能感受到交玩具对于明星父子的影响是什么,但是音效的加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与父亲的不可思议和不情愿,也对孩子们接下来的表现制造了悬疑气氛。音效的运用是对画面和语言的一个非常有利且有效的补充。在有些时候,音效甚至可以独立的表达情绪,在镜头扫过孩子们不情愿的面孔时,字幕只出现了一串感叹号,一个强有力的音效直接敲击在观众心脏上,让观众更加真实的了解了孩子们的感受。还有一些音效出现在话语中,例如,郭涛说“我觉得这些小朋友啊”在说道这是有一个明亮短促的音效,这个音效旨在突出郭涛即将要说的话,给观众提示,音效在语言中的穿插,即突出了话语的内容,又对内容的情绪做了很好的没补充。节目中的背景音乐也是非常靓丽的一笔,节目组对于插曲的挑选可谓是非常的精心,根据节目录制的主题曲《爸爸去哪儿》也因节目的走红而传遍街头巷尾。背景音乐在穿插在节目中是节目节奏更加的紧凑有弹性,对节目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调动调整观众的情绪,也突出了节目的主题风格。
三、后期制作造成的“误读”
电视技术的革新在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生动精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观众的思想。首先还是说字幕,五彩缤纷的颜色,大小不一的卡通字体、丰富的图形和详尽的解释在大量高频率的出现在屏幕的时候会给观众应接不暇、疲于应对的感受,影响了观众对于节目本身的注意力。并且在一些内容的字幕上存在着主观臆断。例如第一期选房子阶段,田雨橙大哭不止,后期字幕是“kimi好可怜,我不要和他一般”,真实的原因确实如此吗,还是只是节目组为了效果而这样定义他的哭泣,字幕的详尽解释也会引导观众的思路,阻碍观众思考。在后期剪辑时也存在着“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一个惊讶的场面,也许嘉宾并没有这个表情,在后期的制作时就会为了节目效果从其他镜头中截取这样一个镜头加入其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观众。
电视技术的发展促进着电视艺术的前进,电视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希望电视技术的发展不是为了规范观众的视角与思想,而是为了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以促进电视艺术更加健康和多元的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