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分析
1 项目背景
星子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坐落于九江市鄱阳湖以西,星子县庐山环南山公路以东地段,主展区单体建筑面积约6150m 2 ,5层,高度27.25m,次展区双体建筑面积约8500m 2 ,3层,高度21.2m。该博物馆用地属旅游商业建设用地,且紧邻云锦坊、芳菲町、悠唐生活、礼仪坊、古乐室和百艺广场。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门涉及博物馆学、文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其宗旨是方便观众欣赏、研读展示物件所凝结的历史悬疑和深厚文化内涵 [3] 。博物馆展示设计和空间区域内所展示的主要是产品的独特性,设计者需要用艺术理念和氛围烘托出展示产品的特征,并准确认识到展示空间和设计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个给参观者温馨、有特色的展示环境 [4] 。因此,星子非物质遗产整个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该项目专业性强、程序多、涉及面广泛。在确定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及展览的功能性的同时,也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并将每个设计程序明确规范要求。
2 设计的目标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 [5] 。在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展示设计实施中,展览上不仅将非物质文化实物外形表现出来,而且将隐藏在非物质背后的文化内涵揭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换而言之,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最佳结合点是项互惠互利的事情 [6] 。因此,在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实施上,整个展示目标始终把握着”空间——时间——空间;人——馆——环境”的脉络而展开,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原真性的一面完整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其技术通过声、光、电虚拟成像以及演艺表现出更生动、活泼形象的活态艺术。而从观众的角度,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空间形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要完整传达空间的意境,必须要保证设计者所传达的信息是通过空间传达到观众的视线中的 [7] 。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是通过媒体影像的抽象介绍、静态的文化遗产藏品、演出汇演的手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产品销售等展区内容传达到观众,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赣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价值。
3 展示
设计的内容让观众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是博物馆吸引公众的重要手段。因为美的奉献是博物馆最原始的职能,是博物馆文化魅力的源泉。如何更有效地把展示理念的内容传达给观众呢?自然博物馆展示的主题定位尤为凸显 [8] 。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设计,旨在打造以”赣鄱魂脉,千秋传衍”为主题博物馆,是整合赣鄱各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范围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承、风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等。再分析整理出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后,将博物馆展示设计分为互动展示区域和活态展示区域,其中互动展示区域的内容包括: 炎黄记忆·华夏瑰宝、华夏风韵·灿如辰星;活态展示区域的内容包括: 赣乡乐土·百业勤耕、悠哉乐活·礼俗人生、情归乐人·荟萃天成、时光隽语·岁月沉金、工艺展示·媒介演艺。
3.1 炎黄记忆·华夏瑰宝
此展示主要是反映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初始印象。展示内容有主标题,反映出展示展馆的名称;序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简介;导视图,提供展馆导航信息。
3.2 华夏风韵·灿如辰星
此展示是将全国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作七颗闪闪发亮的北斗辰星,照耀华夏民族文化天空。展示内容有”口口相传”,以民间文学为题材,制作成雕塑样式的书籍墙面,重点雕刻上民间传说中的情节角色;“弦歌绕梁”,以传统音乐为题材,重点展示多种乐器,并通过电子屏幕查阅不同类型的音乐资料和代表作品进行试听;“南腔北调”,以传统戏曲和曲艺为题材,实物展示木偶戏道具、东北二人传道具等,并使用多媒体查询播放不同戏曲曲艺;“吉光凤羽”,以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为题材,重点实物展示桃花花坞木版年画、书法、作品、多彩蜀锦;“妙手回春”,以传统医药为题材,重点实物展示针灸铜人及艾灸、中药泡制工具;“古风遗俗”,以民俗为题材,重点实物展示楹联、丰富的民族服饰饰品 [9] 。
3.3 赣乡乐土·百业勤耕
此展示深深植根于赣乡土壤的手工艺、工艺美术以及与劳作相关的歌舞乐艺术,突出江西人民的智慧勤劳。展示内容有”百工济济”,通过展示手工艺制作过程,原汁原味还原作坊式场景,让观众参与互动的同时,感受赣乡百业繁华;“鬼斧天工”,展区展示传统美术制作过程及其产品,打造工艺美术展示的空间艺术效果,观众们亦可参与制作过程;“歌舞事春”,民俗活动展示效果图1,从效果图中可见,劳动人民智慧地以锣鼓闹春形式,开启一年耕作活动或祭奠神灵保佑等活动,同时将歌、舞、乐等艺术形式融入其中的场景为题材,通过声、光、电等多段展示这些植根于农耕文明、祭奠文化的艺术形态。(图1 )
3.4.悠哉乐活·礼俗人生
此展示江西人民的鬼神信仰、崇尚勇武、佳节礼俗,动态展现赣鄱人民其乐融融的世俗生活。展示内容有”驱魔逐疫”,展区展示以九江我代表的江西地区浓厚的巫傩文化,展现人神交融的原生态的空间;“佳节灯火”,展区展示传统佳节、特定节日、嫁娶仪式等民俗现象,营造喜气祥和、民众和乐的传统空间;“铿锵儿女”,展区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还原与崇尚勇武相关的民俗活动,展现江西民众勇敢不屈的精神风貌。
3.5.情归乐人·荟萃天成
此展示从戏曲艺术、人文传统、中医文化三方面介绍赣鄱人民的精神文明,并设工艺坊让观众集中参与观察互动,感受非遗的博大精深。展示内容有”戏曲乾坤”,戏曲展区效果图2,从展区效果图可知重点展示地方特色的戏剧,结合传统和现代的展示手段,让观众了解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文墨传家”,展区展示地方特色的戏剧,结合传统和现代的展示手段,让观众了解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文墨传家”,展区展示与文人活动相关的非遗项目,体现九江地区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并强调当地特色的文房产品;“中医疗法”,展区通过丰富的手段,介绍九江地区中医药疗法,同时展现九江人民养生乐道的精神风貌;“工艺坊”,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制作,工艺坊内展品。通过造型语意和色彩符号吸引观众动手操作的欲望,让观众可动手参与其中,寻找非物产品制作的乐趣 [10] 。(图2)
3.6 时光隽语·岁月沉金
此展区观看非遗馆的记忆遗留巨幕。展示内容有“非遗名录”,展示全国非遗资料电子长卷;“印象互动”,借助于多媒体互动,为你认为印象最深刻的非遗项目投上一票(每人一票),观看大屏幕非遗项目柱状图的变化。
3.7 工艺展示·媒介演艺
此展区为观众提供休息场所,并售卖一些非物质文化相关的工艺礼品。同时提供多媒体大秀演示功能。
4 总结
通过对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充分展现出博物馆的特色文化内涵,将各展区的特色文化展示、高科技影像、工艺制作展示、演艺表现等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提高了博物馆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同时以全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和卓越的市场需求,使得整个展示设计贴近于老百姓的生活,体现出设计服务于观众的宗旨,将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一个更深的层面,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建设实施最为典型的案例。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