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意义解读

作者:陈曦来源:《芒种》日期:2015-12-23人气:5437

古筝形制古朴,音色动听,是有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乐器,深受大众的喜爱。近些年来,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道,在创作和演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它独特奇妙的音色及庄重、古朴、典雅、浑厚而清新的特点,是其它乐器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1古筝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古筝的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乐器,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发展,不断经历了历史的改革与更新,弹奏方式和技巧都得到了提高,彰显了艺术的魅力。

1.1古筝艺术的起源

筝,又叫古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广泛流传,因在秦国流行广泛,所以也有“秦筝”之称。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筝起源于筑,到汉代时演变成与瑟相似的乐器,并在民间广泛流行。

1.2古筝的演奏技巧

传统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弹奏旋律,主要利用大、食、中指。左手施用颤、按、滑、揉等技法在左侧余弦上演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的演奏技巧发生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先后出现了“快四点”奏法、“快速指序技术”、“双手摇指技术”、“轮指”技术等。这些技巧的运用,增加了曲目色彩的层次,令曲目更加的旋律化。如气势蓬勃的《战台风》,欢快流畅的《雪山春晓》,凄婉动听的《化蝶》等动人心弦的曲子,让听众领悟到曲子的意境。

1.3古筝在演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呼吸的运用,要与肢体运动协调一致,呼吸顺畅,演奏出乐曲才会松弛并有弹性。掌控呼吸力度,并随着意境的表现,调整呼吸速度,与乐曲节奏吻合。

(2)还要注意古筝演奏的姿势,主要是坐式和立式,不管哪种坐姿都要注意身体要放松,姿势端正,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不文雅的姿势,不仅会影响演奏技术,也对演奏者的身体不利。

(3)而且还要注意古筝演奏中腕部的支撑作用,在演奏过程中,无论用哪个手指进行弹奏,腕部的支撑点都不能随便变换。若随意变换支撑点,会影响弹奏力量的传输,致使乐声无力,同时还会损伤我们的腕关节,影响健康。

(4)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演奏过程中指关节的运用。古筝演奏中经常要勾抹托打,这是演奏的基本技巧,这就要求指关节要比较灵活,才不会影响力量的传输,使演奏的力量顺利传送到指尖。

1.4古筝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和演奏水平的提高, 曲谱中的演奏符号也越来越细致严密, 越来越复杂。很多技法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演奏的实践中, 随着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 曲目不同,需要的调式往往也不同。最初古筝是按照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五音定弦的,为适应现代音乐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创作曲目的需要, 也有按七声定弦的, 加了变徵、变宫。它是靠移动筝码来转调的,而不能像西方乐器中的小提琴或钢琴采取五线转调。这些都为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不仅从技法上有很大提高, 而且在艺术风格上,打破了古筝传统的风格, 把古筝推进到现代艺术的发展道路上。

2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及意义

在这样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不但达到自身放松、姿势协调、弹奏出美妙的乐音,而且使听众也会获得心旷神怡的享受。若想达到这一境界,演奏者需要将表情与感情充分融合到作品中去,使音乐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音乐是一种无形的听觉艺术,演奏者要在演奏过程中,通过琴声将乐曲的情绪传染给观众,有时还可以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乐曲表现得更生动,从而达到表演的最佳效果。

2.1扎实的基本功是演奏中充分表达情感的首要条件

扎实牢靠的功底是古筝演奏者必须具备的表演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出音乐的感情。古筝演奏者的左右手指要极其灵活,无论是托、抹、勾、打,还是按、颤、揉、点,都要保证运用得自然流畅,以此达到不同乐曲的需求。如王中山改编的《彝族舞曲》中,左手要担负按弦等技法,因此,需要右手要“弹奏”和“轮奏”同时结合,来完成这段音乐。这就要求演奏者基本功过硬,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演奏的需要。在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后,还要能够准确地控制手指的力度、速度等从而达到音色、旋律、节奏等的变化,才能最终完美演奏曲目。有了娴熟的弹奏技巧,并附上演奏者的表情或肢体语言等充分表达乐曲的感情,可以让观众更好的接收和融入到乐曲的意境中来,能够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准确表达乐曲的意境,使观众得到共鸣。

2.2体现作品的文化背景,表达作者创作意图

古筝的演奏是情感的表现,如果没有情感的体现,所有的演奏都会是枯燥无味的。在演奏前,演奏者要了解作品的派别和创作背景,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内涵。演奏者要具备一定的乐感,才能更好地演奏出乐曲的内涵。演奏过程中要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融合所要表现的情感,来表达作品深层次的感情。演奏者要了解自己所演奏的每一首筝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等,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才能更全面地去诠释乐曲的情感。在《秦桑曲》的演奏过程中,上行跳进,产生激动、活跃的情绪;下行级进,产生委婉、哀怨的效果。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旋律的交互作用,委婉中有哀怨、激动中有抒情,情到高潮潸然泪下。

2.3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可以提升想象空间

古筝演奏者在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充分了解了作品的历史背景,深刻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还要展开艺术想象力,赋予筝曲生命,达到声情并茂、情感共鸣。演奏者在筝曲的演奏过程中,要与听众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共鸣。在不同的环境演奏,所演奏作品的风格也不是单一的,感受往往也不同,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筝曲所呈现出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古筝的演奏,就好像给人们呈现一个场景,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去任意地展开。往往是演奏者的想象力越是丰富,这样在演奏的过程中,听者所感受到的场景也会越加丰富,这样演奏所产生的效果也越好。在演绎情感时,演奏者要注重呼吸带动音色改变,表达筝曲韵味的同时,演奏者要根据对筝曲的理解,配合演奏,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将筝曲的内涵与意境,完全传递出去。当表现秀丽的山水或者对生活的热爱时,演奏者的表情要欢快、轻松;当表达疾苦、愤怒或对生活绝望时,表情应是沉重的、眼神是哀伤的,这样观众才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感同身受。《丰收锣鼓》表达的是人们庆祝大丰收的场面,锣鼓喧天、欢庆热闹,演奏者神情欢快愉悦、肢体动作稍作夸张,观众立刻能想象到人们丰收的喜悦;而《姜女泪》中讲述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眉头紧锁、眼神深邃哀怨,让人感到忧从中来,充分表达了孟姜女哀的幽怨、愤恨的情绪。

3古筝在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对其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古筝艺术越来越普及,筝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也愈加丰富。然而,不管怎样发展,都要围绕着情感的表达,这是古筝的灵魂。现在的古筝艺术,听(观)众的价值观、审美观越来越高,对演奏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演奏者不仅是要有高超扎实的演奏技法,将筝曲完整地弹奏就可以了。现在,演奏者还要对筝曲进行二度创作,即充分融入演奏者的表情、呼吸、肢体语言等,鲜明、完美地展现乐曲的情感。在古筝艺术越来越大众化,演奏者要能够将神情与筝曲完美的结合,通过面部表情直接传递出筝曲的意境,并搭配筝曲的旋律,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筝曲的情感。另外,古筝演奏既是技法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演奏者对筝曲的曲式、结构、内涵有了充足的分析和理解后,才能对每个筝曲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将感情更好的表达。表情、肢体以及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在古筝艺术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将推动古筝艺术家们探索更高的筝艺境界。

在演奏技法上,人们不断改革与创新,复杂多变的弹奏方式和弹奏技巧,更好地丰富了古筝情感的表现力。新的演奏技巧,都是对传统方法的升华,是应古筝发展的需求,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古筝的情感,推动了古筝演奏艺术不断向前发展。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面部表情表达准确,可以令筝曲感人肺腑;肢体语言运用恰当,可以让人感到如临其境。令演奏的效果逼真,给观众在听觉和视觉上无限的遐想空间,紧紧抓住筝曲的灵魂。古筝的演奏除了带给演奏者和听(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外,对于古筝艺术本身也是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表现出自身的音乐风格,古筝根据地域分了很多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特色、地域性的风格特点,这些都将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结束语

古筝作为一件民族乐器,拥有其在艺术风格上的民族性,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古筝在改革开放正常的引导之下,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下,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不断地满足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和向往。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日渐升温,在古筝艺术领域,一定会有更新的创作,艺术家门一定会在筝艺上取得更高的造诣。时代的不断发展,也会推动了古筝演奏艺术的不断创新,让丰富多彩的古筝艺术得以不断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