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言风格探析

作者:陈静来源:《芒种》日期:2015-12-23人气:10678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发表于1876年,同时是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姊妹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之前,以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一个小镇为主要背景,小说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虽然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但却是一个勇于冒险、追求自由,不愿被束缚的孩子,由于汤姆和小伙伴无意间目睹了一起谋杀案,因为害怕被凶手知道,所以他们走上了一段刺激的冒险旅程。马克·吐温有意识地把体现人类善良本质的童真和处处渗透着庸俗、无理、保守宗教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成人社会进行对比,小说的背景虽然仅仅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但是它却可以被看作为美国整体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主人公汤姆的冒险过程,进而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保守迷信的小市民生活、迂腐呆滞的学校教育方式都进行了辛辣尖刻的描写与嘲讽。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马克·吐温通过对主人公活动及其性格发展,逐步展开描写,在自然而然中向我们展示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尖锐问题,再加上作者幽默的叙事风格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其后发表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共同构成了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三部曲”,这三部作品都是美国19世纪社会的真实写照,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品。目前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内容方面,对其语言风格的探析寥寥无几,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试分析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

一、幽默与讽刺

马克吐温作为文学巨匠,其作品在艺术特点上主要有三个特色,语言风格就是其中之一,纵观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的语言总是在幽默中蕴含着讽刺,并在幽默讽刺中对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社会现实等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无情地揭示。

首先,修辞手法的运用:《汤姆·索亚历险记》幽默讽刺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对比、反语、双关、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加强了语言的幽默讽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鲜明的突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小说中大量的运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对小镇人们去教堂祈祷礼拜的穿着与言行都进行了夸张的处理,对教堂的牧师亦然。小说中写道:“And now the minister prayed.A good generous prayer it was and went into details。”牧师在连续念了一连串的人名、机构和事情之后才结束他的祷告,祷告时间的冗长与内容的庞杂都揭示出了祷告本身的虚伪与可笑,这样的描写在我们觉得可笑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小镇人们无聊的生活与虚伪宗教活动的辛辣讽刺。修辞方法的运用虽然有时违反语言的逻辑性,但这种有悖于常规的语言方法才能造成作品的幽默与讽刺。

其次,言行与内心的冲突: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马克·吐温还在人物言行与形象的冲突中形成幽默讽刺性的语言风格,如小说中的波利阿姨。通过阅读小说我们知道。波利阿姨的内心非常的疼爱汤姆,但另一方有害怕汤姆因为不管教而误入歧途,所以我们看到波利阿姨总是训斥汤姆,这种表现使得波利阿姨形成了一个威严可怕的家长形象,但我们又通过波利阿姨的内心独白看到了她内心蕴藏着的丰富情感以及对汤姆的喜爱。作者这样的描写就使得波利阿姨成为了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波利阿姨自己言行与内心的冲突在不自觉间就流露出幽默感。波利阿姨本身所说的语言就具有十足的幽默性,如她在被汤姆戏弄之后说到:“这个该死的,我怎么老是不吸取教训?......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可是他的把戏从来没有一样过。”这种幽默情节以及幽默俗语的运用不仅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忍俊不禁之感,同时也强化了作品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二、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语言运用方面,马克·吐温对带有本土色彩语言的运用也是其语言风格的一个鲜明特点。带有本土色彩的语言风格实质上主要指马克·吐温对词汇的运用,词汇使形成语言的基础,同时亦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首先,地方色彩语言运用的前提:纵观《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发现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本土色彩语言,本土色彩语言的运用不仅出现在这部作品中,同时也大量出现在马克·吐温其他的作品中,马克·吐温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有着其深刻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作者的自身经历和文学传统相关。这部小说以密西西比河为主体背景,作者年轻的时候在这里做过水手,与他接触的都是当地的渔民、矿工、伐木工等,因而他非常了解当地的语言形式与特点,这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语言与其幽默讽刺的语言还具有相通之处。马克·吐温对地方色彩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对美国传统文学的一次颠覆,马克·吐温之前的美国文学都是一种“高雅”文学,注重对优美辞藻的运用,这种语言形式明显受到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也就是此时的美国文学并没有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特点的风格形式,地方色彩语言的运用彻底了颠覆了传统文学,彻底打破了“高雅”的文学风格,从而美国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学风格。

其次,地方语言运用的表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地方语言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方言俚语的运用上,其中还夹杂着黑人土话哩语等,同时有时候还出现大量的语法时态上的错误,这与人物的背景身份相互符合,进而带给读者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如小说中经常出现“we wasn’t doing this ”等这样明显的语法错误,汤姆与他的伙伴都是一群小孩子,因此他们说话中单音节词语运用的数量较多,并且多数使用短句,并不使用复杂的复合句。在小说中我们还会看到“sir、they、that”等词汇的发音并不是原来的音节,而是变成了别地,这与当地人的口语说话习惯密切联系,这样的语言运用可以将读者直接带回到原来的情境之中。《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方言俚语的运用不仅使得作品的语言带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可以让读者们真正了解到密西西比河的风土人情与政治文化,但方言俚语的运用也会造成读者阅读上的障碍,从而影响到对作品审美情感的体验。

三、语言风格的作用影响

马克·吐温作为语言运用的大师,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奠定了他的世界文学之林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马克·吐温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作品本身的影响,另一则是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首先,对作品本身的影响:马克·吐温幽默讽刺、地方色彩语言的运用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思想内涵、体现人物性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幽默讽刺可以说是《汤姆·索亚历险记》最主要的语言风格,在作者的幽默讽刺中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有了全面的理解与领悟。小说中有一段校长给汤姆颁发《圣经》的情节,校长知道汤姆的脑袋里并没有一点关于《圣经》的知识,但是汤姆的确有得到《圣经》的合格证,校长就不得不把《圣经》发给汤姆。其实汤姆的背诵条子确实不是自己的,是从其他孩子那里换来的,虽然其他孩子在汤姆领奖的时候认清了真相,但是校长依然被蒙在鼓里,但是他还是需要眼睁睁看着这个一点都不懂的孩子得到《圣经》。这样的描写真的是对虚伪宗教理论的一种极端蔑视与讽刺,可以让读者在幽默讽刺中认清宗教本身的虚伪以及人堆对其盲目的崇拜,这其实就是对这部作品思想内涵的集中体现。

其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他的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确立了属于美国文学自主的民族风格,同时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带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风格深深的影响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发展,特地是对文学语言的影响。马克·吐温方言俚语的运用彻底打破了欧洲文学传统对美国本土文学的束缚,将带有本民族色彩的鲜活语言注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这样,马克·吐温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深深地影响到了后世作家的文学创作,海明威、福克纳、塞林格等著名作家都是马克·吐温语言风格的继承者。马克·吐温的这种语言风格可以更加自由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思想以及真实的反映社会状况,进而整体上提升作品的深度广度。

综上,《汤姆·索亚历险记》用一个儿童的视角向我们揭示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丑陋的一面,通过作品真实讽刺性的语言,使读者仿佛亲自目睹了作品中的一切,进而使得读者与作品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完成较高层次上的审美体验,同时这部作品也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