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李庄:四川文化艺术“走出去”的一面旗帜

作者:廖翔慧来源:《芒种》日期:2016-01-23人气:825

党的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都提出了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四川2011年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五次提到了文化艺术“走出去”:加快主流媒体“走出去”步伐;以文化产品“走出去”带动文化企业“走出去”;发挥四川文化的比较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支持杂技、彩灯、皮影、民族歌舞等文艺演出团体和剧目“走出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一、四川的文化资源

四川是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有其地理的优势和历史的渊源。

1.四川的地理与人文

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就地理位置而言是一个封而不闭的盆地。邛崃山、岷山、龙门山、米仓山、巫山、武陵山、夹金山、大小相岭、大凉山等,把四川这一片地区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丘陵性盆地。但是,四川盆地却并不封闭四塞。在历史上,川人出川主要有南北两条线路,夔门、剑门是四川的南北两大门户。北线剑门蜀道通过剑门关、棋盘关,穿行于米仓山、秦岭,通往汉中出川。南线出夔门经长江三峡直达湖北。①

四川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其作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在漫长的历史中,四川在中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朝从建立之初即开始依靠四川;唐皇在关中不能立足时,又选择南避入蜀,利用四川的财力、物力再作恢复;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也将赢得战争的希望押在了四川。1960年代,面临美国、苏联的核战争威胁,我国把疆域划为三个地区:沿海为一线,中部为二线,西部为三线。著名的“两基一线”则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两基”,即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一线”,即成昆铁路。②

四川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其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缓冲地带。四川西部高原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区域,四川南面是少数民族文化区域,四川往东、往北是浓郁的儒家文化区域。

正是如此,四川是公认中国文化资源大省。

2.四川的文化资源

四川究竟有哪些文化资源?有人认为四川文化资源包括以三星堆出土文物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蜀汉政权在川遗址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杜甫、李白在川遗踪诗文为代表的盛唐文化;以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康巴、纳西 、白马、彝家歌舞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文君酒等为代表的酒文化;以蒙顶茶等名优川茶及其制作工艺、茶馆为代表的茶文化;以川剧清音、谐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由各种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民居、饮食和服饰构成的民俗文化;以甘孜、泸定桥、凉山彝汉结盟和老一代革命家纪念馆为代表的革命战争文化;以府南河、沙河工程为代表的城市景观文化。④还有人认为四川有七大资源:演绎资源、民间工艺资源、美术书法资源、川菜川茶资源及相关川菜和茶馆文化、与文物及古迹相关的展览服务和艺术品出口、民俗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资源。并且认为这其中许多文化资源都具有走向世界的价值和潜力。⑤

3.四川在文化艺术“走出去”中的作为

四川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洪流中,四川应该有哪些作为?  有学者提出了四川文化“走出去”的五大策略:“推销”并举助推巴蜀文化输出,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文化输出,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文化竞争力,利用窗口展示魅力输出文化,境外设立文化产品产销基地。⑤

四川文化究竟有哪些可以“走出去”?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可以“走出去”的,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与他者相遇仍然能够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有一定的前提。有人认为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有三:第一,这种文化必须能够让“他者”信服、信任;第二,应该让他们接受;第三,能够让他们与我们共同分享。有人认为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有二:推出去的东西同时应当是欧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也不应该跟西方已有文化之间相互对立。

本文认为关于文化“走出去”的前提,不管是两说还是三说,都比较公允。以此而衡量四川之文化资源,李庄在四川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李庄在四川文化“走出去”中的地位与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可。

二、李庄在四川文化艺术“走出去”中的重要价值

李庄地处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是一个具有1400年建镇史的古镇,曾经是川南货运的集散地。因位于长江伊始,又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抗战时期,上海同济大学被夷为平地,辗转迁徙武汉、衡阳、桂林、昆明等地,李庄向同济大学伸出了援手。其后,李庄迁来了傅斯年所在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梁思成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等中国重量级的学术机构。李庄成为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的抗战后方文化中心。

李庄在1992 年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国家文物局为迎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举办了第一个大型活动“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国内四十多位文物界、建筑界学者步人四川李庄一处普通的农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开始重走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四川古建筑调查之路。

四川文化艺术“走出去”关键是要借助主流媒体、影响主流人群。在四川的多元多样的文化元素中,李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李庄在四川文化艺术“走出去”中究竟有哪些特殊的价值,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清时期长江沿岸的商贾风貌

李庄古镇作为曾经的川南货运集散地,历史在其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九宫十八庙”,更有被称为李庄四绝的明代建筑旋螺殿、 魁星阁、 百鹤祥云窗、 九龙石碑。现今仍然以清代为主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古庙宇、古戏楼、古街巷、古民居为特色。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的建筑特点。

   李庄古建筑群落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庄系明清之际“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期,川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移民口岸。李庄汇集了东西南北文化,文化的大交融表现在建筑上,建筑风格兼具了北方建筑、徽派建筑、川南民风。尤其是,清代李庄以商贸和手工业为主,集镇临江而建,形成纵横交错的街市,街市已有专业化的分类,如,席子巷、羊街等。明清时期的李庄由于便利的交通口岸、发达的农商经济,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形成了“九宫十八庙”。

所以,李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除了其建筑本身蕴含的价值以外,李庄所呈现的是我国明清时期长江沿岸的商贾风貌。

2.近代史上中华大地的抗战烟云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短短16字电报,李庄在中国近代史上粉墨登场。1940年至1946年,李庄破旧的“九宫十八庙”接纳了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上万师生在战火纷飞下的学习与生活,李庄的张家祠、罗家祠等民居大院接纳了中研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国家级学术机构的留驻与供给。不仅如此,为了驻留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职工后代的学习与成长,短短几年时间,李庄提供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所有阶段的学习场所。

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的川南小镇,汇聚了如此多的学校、学术机构,这些学校、学术机构在李庄时期还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李庄时期同大学生毕业的680人,后来大都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图录》等巨著在此完成,历史学家傅斯年、考古学家李济、社会学家陶孟和、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人类学家吴定良、语言学家李方桂等济济于李庄,成果斐然。究其原因,在于抗战期间,李庄能够提供一张宁静的书桌。

所以,追寻李庄梁思成、傅斯年、李济等学界大腕的足迹,重读李庄同大的身影,对后世而言既有人生逐梦的鞭策,更有战火纷飞中的坚守与接纳,再思近代中国的抗战烟云。

3.新世纪李庄精神的失而复得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6字电报,李庄精神顷刻凝结。李庄究竟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对社会勇于担责,对他人仁义豁达可以说是李庄精神的核心。李庄精神就小而言属于川南人尚仁,就大而言属于中华民族大爱、坚韧之精神。

李庄在明清时期即是长江沿岸的商贾重镇,民国时期成为与昆明、成都、重庆齐名的战后四大文化中心之一,但是,抗战结束李庄随着学术机构的迁出而沉寂,复归乡村小镇的本色。如今,中国提出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各省包括四川也鼓励当地文化“走出去”,李庄在四川文化“走出去”中,应该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与价值。李庄虽然与四川的其他古镇同为古镇,但是,李庄古镇与四川的其他古镇殊为不同的是其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将再现其价值。

所以,重现李庄历史,正视李庄历史,挖掘李庄精神,再现李庄精神,追寻李庄繁荣、沉寂、新生的成长路径,不仅塑造了李庄新名片,而且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世纪变迁。李庄精神的失而复得,将为四川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打开一扇小窗,这扇小窗将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增添无穷魅力,为四川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一面旗帜。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