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海岩作品中的悲剧色彩探讨

作者:李娜来源:《芒种》日期:2016-01-25人气:2001

海岩的作品结合并完美融入了爱情与案件的双重题材,以其跌宕起伏、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爱恨纠葛的人物情感,面貌各异、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吸引着大批读者与观众,兼具小说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由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也掀起了一阵文化与影视热潮,奠定了海岩作为我国当代极具影响力及创造力的地位。纵观海岩的多部文学影视作品,不难看出,其深厚凝重的悲剧色彩令观众不禁为之扼腕叹息,而正式这样独具的悲剧色彩的作品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显得愈加地引人入胜。

一 分析海岩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悲剧是一种具备独特艺术形式及统一内容性的戏剧种类,能有效反应现实的悲剧性,其特征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以毁灭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给读者与观众,使人从中看到作品呈现出的痛苦境遇与悲观情绪,品味到命运造化的无奈,从而引申到社会、民族的灾难对个人不幸命运的影响,可见悲剧具备着深沉、持久、激动人心的文化力量。早在2千多年前,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悲剧美学的理论,他认为悲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怜悯与恐惧情绪,更能表现出人的本性、净化人的心灵、唤醒人的意识、澄澈人的情感。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理论对海岩的创作影响颇大,海岩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词藻,刻画真实的故事细节,讲述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内容及浪漫的爱情故事,均以悲情性的结局收尾,字里行间表现出浓厚的悲剧色彩,占有、背叛、死亡这类的字眼是海岩作品的主色调,作品展现了人性之间的冲突、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命运的冲突,具有沉重、震撼的感染力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系列有弱点有过错的平常人,他们遭遇着悲剧性的命运,他们拥有反抗性的行为却无法摆脱悲剧性的结局,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个人悲剧情节与凝重的悲剧精神,这一切在给受众以压抑、窒息、叹惋的情绪之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怜悯和同情,引发受众反思现有社会道德,剖析自身的情感世界,思考自身生存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领悟现实意义,并在潜移默化中寻求人性的真善美。海岩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是作家本身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的真实写照,这与海岩本身的性格因素、生活境遇、社会因素等因素息息相关,从其作品中可以一览海岩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各种观念意识,能反映出作家海岩与众不同的创造原则和动机,理解海岩对待人生与生活的态度。海岩借由作品展现人物的悲剧性性格及悲剧性冲突,刻画一系列有弱点有过失的平常人面临着的悲剧性环境,遭遇到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剧烈的反抗,最终无法摆脱悲剧性的结局,激起观众与读者强烈的同情、怜悯与自省,使观众与读者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人的无奈与不幸、社会大环境的牵制,平常人的苦难、卑微、平庸,以悲剧性的基调与色彩冲击并震撼着观众与读者的心灵,作家海岩将诸如真、善、美等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以毁灭性、否定性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与读者,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痛苦与悲哀的心灵冲击,并从中体验悲剧美的本质, 激发受众追求美好理想与美好事物,摒弃憎恨丑恶事物的情绪,最终形成悲剧的审美愉悦。

二 探讨海岩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一)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作家海岩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将自身的悲剧意识诉诸于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之中,他细心营造种种悲凉的意境,设置多重矛盾,使一个如同多数大众一般的有着自身价值的生命个体在其身处的大环境及矛盾的作用与制约下走向毁灭,从而使得作品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得以扩大化,引发观众与读者无限地想象、叹息、回味、反思。海岩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创造技巧秉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意思是悲剧中的人物形象没有蛇蝎丑恶的特质,他们大多是不完美的普通人物,导致他们悲剧性命运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十恶不赦为非作歹,而是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及其在特定环境下犯下过失。纵观海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一些平常人,他们并非十全十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人物性格本身在与其身处的社会环境产生矛盾时,性格上的弱点使得他们在意外的变数面前犯下错误,故此引发悲剧性的命运。海岩系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玉观音》中的安心、《永不瞑目》中的肖童、《河流如血》中的陆保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深牢大狱》中的刘川等,均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们具有自身的性格弱点,犯下过失的行为,故此遭遇悲剧性的命运惩罚。在《玉观音》里,安心这一人物形象有着传统女性的诸多美德,她美丽、善良、单纯、质朴、温柔、坚强,具备了一切女性的伟大崇高、怜悯、爱心等美好品格,彰显了作家海岩对女性的美好想象,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有着特殊的身份—缉毒前线的女警察,她与学历、背景、权势均是上乘的有为青年张铁军有婚约关系,本可以组建幸福的家庭,过着安逸、完满的生活,但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由于太年轻耐不住寂寞,在偶然中遇到青春活泼帅气的毒贩毛杰,与之发生了婚外恋并有了孩子,她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她的悲剧性命运由此展开,她的丈夫与儿子相继被毛杰杀害,她在亲与仇,情与法之间痛苦地纠缠,她被迫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重新获得了一份爱情,然而悲剧性的命运又再次靠近她,她的新恋人杨瑞也差点惨遭毛杰的杀害,一系列的生离死别使安心彻底丧失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她离开了恋人,选择将余生投入到危险、艰苦的缉毒事业,以此为自己的错误赎罪,为丈夫与儿子的死承担罪责。安心的完美个性与她在大是大非面前犯下的迷糊形成鲜明的对比,她的多情是导致悲剧性命运的关键,她代表的真善美与遭遇的悲惨命运发生的矛盾与抵触激起观众心灵上强大地冲击与震撼。又如在《深牢大狱》中的狱警 刘川本质也是善良的,但他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他难以客观、全面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在爱人、亲人遭受报复者单娟的毒打、恐吓之时,失去了判断与理智,冲动地跑去找单娟母女算账。在自卫中致使单娟的母亲身受重伤,最终沦为阶下囚。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海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身存在的个性弱点引发了他们的悲剧性命运,作家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能使受众在观看之后不断反省、剖析自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西方悲剧美学理论认为真正的悲剧在于陷入苦难的人物对命运的坚决否定与奋力反抗、斗争,那些逆来顺受地接受悲惨命运的人物与事件并不能造就真正的悲剧,只有当悲剧人物在遭遇到催人泪下的苦难经历时,能超越自我,表现出反抗悲剧命运的激情、活力,彰显顽强的抗争意志和坚毅的斗争精神,在痛苦的磨难中超越自我,奋力挣脱愈来愈紧的悲剧命运罗网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海岩作品中的人物在遭遇悲惨命运时,均进行了一系列地反抗,作家借由主人公的苦难与反抗,使原本看似非常消极的悲惨状态升华为一种积极的崇高境地。例如,在《玉观音》中,安心为摆脱毛杰,斩断与其之间的任何联系,换了新的身份重新生活,当她重获爱情即将步入新的幸福生活时又遇到毛杰,命运再次陷入苦难,她最终以诀别的方式离开爱人,誓与仇人同归于尽,这是她对悲剧性命运的暴力反抗。《永不瞑目》中的肖童被欧阳兰兰设计染上毒品后,凭借自身毅力几次戒毒以摆脱欧阳兰兰的控制,但他的多次反抗均被接踵而来地形势摧毁。海岩同样赋予《河流如血》中的陆宝良以逆境中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陆宝良在面临着周遭环境及人物的影响与压力下,依然执着地追寻人生的目标,然而他毕竟是作为一个矛盾重重的综合体存在于海岩的作品当中,当他立于诸多矛盾交织的特点环境之中时,其悲剧性的命运自然被凸显及放大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为摆脱被祝四萍纠缠的命运去盗取公司机密、杀害祝四萍,最后以自杀实现对悲剧性命运的最后反抗。作品《深牢大狱》中的主人公刘川同样对自己所遭遇的悲剧性命运展开顽强地抗争,他不断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努力改造自己的命运,然而他的暴力反抗行为又使自己陷入另一个悲剧之中。作家海岩借由悲剧性人物的反抗行为,凸显人物面临悲剧命运时的反抗精神,从而使作品中的悲剧色彩上升到更为崇高的视角。

(三)作品结局的悲剧色彩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悲剧美学信奉一悲到底的单色调审美观,作品中的结局范式惯用彻底的一悲到底,注重悲剧情节发展的纯正性、单一性,秉承由喜至悲的顺向发展模式,确保悲剧的严肃性、庄严性、一致性。海岩在创作时基本上遵循西方悲剧美学一悲到底的结局范式,展现命运的无奈、人的不幸、难以言表的痛苦及平常无辜着无法挽回的失败。《玉观音》里的安心历尽情感与道义的磨练,承受着一个普通女人不应承受之痛,最终在缉毒工作中牺牲了,《永不瞑目》里的肖童在道义、责任、爱情中苦苦纠缠,最终死于欧阳兰兰的枪下,《河流如血》的陆保良历经种种悲惨境遇,最终却亲手将苦苦寻找的姐姐送入监狱,自己也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亲手将自己造就成一个杀人犯,最终割腕自杀,《深牢大狱》中的刘川作为巨额财产的继承者,本应有着美满的家庭和似锦的前程,然而悲剧的命运无法逆转,他最终锒铛入狱,令人再次感叹命运的无常。海岩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拓展悲剧意识,使其作品充满着悲剧的色彩,赋予作品深沉尖锐的悲剧张力,彰显其独特的思想锋芒与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在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中别具一格。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