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对高职学生党员的教育意义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校文化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资源。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主要借助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运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合理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简述红色经典文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重要指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主义合理集合,兼收我国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及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体系,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回顾分析红色经典文学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期(1949-1976年),这一时期为红色经典产生的时期。如:1964年空政文工团编排的歌剧《红岩》,受到观众的广泛喜好和传唱。剧组在南京、广州、上海等地区表演,《红岩》歌剧红遍大江南北。二是自文化大革命结束至80年代末为沉寂期,这一阶段红色经典文学遭受巨大的冲击,当代文化作品及教育与研究出现断裂,从而导致红色经典由最初的发展喧嚣转变为沉寂期。文革时期,随着极端化意识的影响,红色经典文学被打压成毒草,红色经典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文革结束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慢慢恢复,文学界掀起文学写史的热潮。三是新生时期,自1990年之后,红色经典文学再次成为大众注目焦点,国家文化建设对策尤为重要,文本艺术价值的认识及市场的推力,促进红色经典再度走红,多数老经典电影经过改编重拍,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例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林海雪原》、《小兵张嘎》等,国内再次刮起红色浪潮。目前,红色经典文学的地位及价值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话题,自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文学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担负着培养满足国家需求的建设者的重任,是现代教育体系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大学生多数80/90后,多数红色经典文化的精髓已经面临遗忘的情况。红色经典文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因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红色经典文学教育在部分高校呈现消失状态。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为促进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德育、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教育情况可知,高职院校红色经典文学教育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高校设置的教育计划不够科学,学生党员教育缺乏统一、科学的学习计划,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应付性过强,学生党员学习一直处在分散学习状态,没有设定明确的时间,创新性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只重视理论性教育,实践性教育不足。课程设计层面比较重视马列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的学习,配备专门的老师集体上课,并有结业考试。高校一般组织一次或一次以上参观红色旅游景区的机会,设置的活动课程较少,时间不足。高职院校重视基础性、历史性的教育,缺少现实性教育工作。教育内容主要是历史性、基础性内容,缺乏对新时代学生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党校集中学习或支部组织学习等。同时,高职院校教育师资薄弱,主要展现在教育责任不明、任务分担合理性不足。教师不仅要担当日常的教学工作任务,也有相应的科研任务,空闲时间过少,平时与学生交流不足,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也多属于业务的、补充性的教育。
三、高职学生党员实施红色经典文学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红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共产党员是团结群众、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队伍。依托高校附近的红色资源,将红色经典融入到音乐、舞蹈、影视等有关培训方案中,借助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层面,建立红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强化校园红色经典文学建设,为学生建立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成长氛围。以红色文化经典作为主题,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交流会、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重点提升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爱国主义情怀。借助周边地区红色资源,强化并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方法及理念,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及区域性,把周边区域红色资源的歌谣、绘画、设计等艺术文化进入课程,努力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二)红色经典文学与课程内容合理结合
红色经典与党课、两课相互结合,成为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合理转化。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爱国主义与红色文化合理结合,党课在介绍党史各个阶段的内容时,可以先播放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不仅让学生欣赏简洁、质朴的歌词,也深刻感受红色歌曲蕴含的历史事件及背景,欣赏完毕,讲解该歌曲相对应的历史事件、优秀人物事迹及社会背景。如:讲解红军长征这段事件时,先欣赏《十送红军》这首歌曲,这首歌词包含部分的俚语、方言,整个旋律婉转优美,让欣赏者感受红军与苏区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革命的历史画面。建筑设计专业的学校可以挑选革命历史博物馆当作公共建筑设计的课题,环境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定革命纪念馆当做室内和景观设计的课题;影视专业的学生选择红色经典文学改编成为经典剧情。课堂教学中引入与红色经典文学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充分了解红色经典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事件等内容,促使被动的思想转变成主动获取的思想,潜移默化指导学生理解红色经典文学。
(三)红色经典文学与校园文化合理结合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中包含大量的缄默性因素,必须借助自我感受、体悟等方面形成。因此,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是熏出来的,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孵化器。红色经典文学教育就是采用红色文化熏陶受教育者,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存在较强的契合性,从而达到合理的融合。红色文化与校园环境及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之内,促使其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革命人物雕像、校园建筑、校园警句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接受红色教育,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将红色经典文学与传统综合节日、重大事件结合,开展吸引力强的红色教育文化活动。例如:利用建党节、清明节等节日租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邀请优秀的红色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专题报告,学校可以举办红色诗歌会、红色演讲或红色征文比赛,运用高校的广播电视、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传播红色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接受红色熏陶,将红色文化教育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高职院校党员可以推荐学生党员观看红色影片,如《八路军》、《建党伟业》等,向学生讲述作为党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将红色经典革命前辈的精神传于后世。
(五)红色经典文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活动是指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活动与内容的感染力感化学生的红色教育模式。现阶段,高职院校多数学生为80、90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决定其对我国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内涵认识不足。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借助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性、体验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红色教育的魅力。如:新生军训阶段,可以邀请一些老红军与学生交流,学生演唱红色经典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红色文学,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精心设计各类实践活动,如:参观红经典、考察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艺演出等,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红色经典文学教育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理念,加强红色经典实践教学,从而构建人才培养与红色经典文学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鼓励老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借助高校附近特殊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彰显课程时代性、区域性,把附近的教学资源以歌舞、绘画、设计等形式进入课程,努力建立理念先进、师资团队合理的教学队伍。以美术、艺术专业为研究实例,开展红色经典文学专业考察写生。西恩阶段,我国多数学校设置的艺术类专业,这类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色彩》、《摄影基础》等专业写生,也会组织学生参与一到两次以上的考察写生,学校可以挑选具有教育价值的路线,例如:太行山革命老区、延安等优良的红色经典教育区域。
结束语:
总之,红色经典文化是对当代学生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实施党员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高校附近及全国的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特质及育人功能,逐步创新适合学生党员发展的党性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突出贡献。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