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模糊语言的特色研究

作者:王成胜来源:《芒种》日期:2016-02-05人气:994

一、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

    现如今,各国文学作品互译共通,文学是全人类的文学,是一种共同的审美艺术,而语言作为文学最本质的一个属性,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开放的译介过程中,其翻译过程中语言模糊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种现象。最初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模糊语言现象是由于各国文化差异以及翻译问题,但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模糊语言现象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客观属性,在文学中,语言表达本身具有模糊的特点,即作品的表达不仅有着字面本身的意义,还包含着朦胧而广阔的意义延伸,这种模糊语言现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意境,给读者一种特殊的美的享受,并且能够勾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使得原文本的意义更加广远。

    追根溯源语言表达的模糊性,这是一种必然而普遍的存在现象,也是语言系统内部的一种客观属性,语言是人类表述现象的一个工具,日本学者寺野寿郎在其论述中说:“语言在本质上必然会具有模糊性,因为语言用来表述现象,但是对象的无限性与语言数量的有限性本就是矛盾的,而强行进行分类的结果就是意义对象和内容变得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而文学依赖于语言表达来传达人类无尽的社会生活甚至头脑中的现象和抽象思维,所以文学作品本身无疑具有语言模糊现象,而翻译则是对语言和文化的再处理,文学作品的本原性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对于模糊语言的处理也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翻译得当则能够表现出原文学作品模糊语言所表现出的朦胧美和广远深意,故模糊语言的翻译已形成一种专门的研究,现阶段,在翻译中分模糊词语、模糊语句、模糊段落以及模糊修辞的多种不同方式,通过恰当的处理,从而使原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不受损伤。   

二、英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语言特色

    模糊语言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且逐渐形成一种模糊语言特色,形成一种朦胧意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知形象,形成感受,模糊语言的采用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故“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模糊语言特色在经典的文学作品表现得更为精妙,以下选取经典英美小说《名利场》、《老人与海》、《威尼斯商人》具体进行分析,体会文学语言模糊特色的艺术魅力。

(一)《名利场》

    萨克雷的《名利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十九世纪英国上层资产阶级荒淫无度、尔虞我诈生活图景,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华丽的外表下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虚伪面目,除此之外,小说在语言表述上也极有特色。小说中有着大量的模糊语言的现象,而在我国的诸多译本中,杨必先生的译本在模糊语言的处理上妥当到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小说的原汁原味。

    首先,小说翻译过程中对模糊词语的巧妙处理。如“Cuff goes home every Saturday, but can’t this,because he has 2 Black eyes”,在杨译本中,这一句话的表述是“克甫本来每周六回家,但是这次不行,因为他的两个眼睛都被打青了”,“Black”在这里被翻译成“青色”则十分符合语境以及中国人的文化环境,颜色的词语历来在不同国度的理解不一,这属于颜色词语言的模糊性,追根究底属于客体模糊,因为颜色原本的存在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各名族基于共同认识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语境,眼睛被打,中文用“青”更为合适,“与鼻青脸肿效意一致。

    “Fig’s left made terrific play during all the rest of the combat”,这句话在杨译本的翻译是“这场大战的下半截,无花果惊人地运用左手,克甫没一会都被打倒”,这一句的翻译,由于“play”的意义过于广泛,而使语义变得模糊,即由于词语意义缺少专指性,而无法确定在语句中的含义,使得语义模糊,出现了语言模糊现象,这时“play”的含义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具体确定,杨必先生在这里将其翻译为“惊人地运用左手”,则与下文的打倒克甫衔接顺畅,使得文章更加顺畅。

    其次,模糊语言的蕴含意义在翻译中也需要不断捉摸。“everybody was anxious to have the honor of offering the conqueror a knee”,杨译本对这句话的翻译是“每一个人都急于向征服者表示忠诚,能够向他们屈膝,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光荣”,这里的“a knee”被翻译成屈膝,仅从词汇意义上来讲,“knee”并没有跪拜的意思,但是结合文本,译成屈膝更能够揭露当时人们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风气,人们都是恃强凌弱,都宾不停地跌倒站起来,在人们眼里仅仅是一个笑料,人们只会嘲笑他,不会同情怜悯他,而对于权势者人们甘心沦陷自己的人格,向他们屈膝跪拜,并以此为荣,我们更能够看见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二)《老人与海》

    文学名著《老人与海》以怀着坚定信念“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老人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这部小说情节简单,精彩之处就在于细节刻画,其中老人的内心活动以及梦境描写是刻画形象和反映主题的重点,而其中模糊语句和模糊段落现象处处皆是,留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描写老人的内心活动多采用意识流语句,即人物无意识的思维和语言描写,缺少严密的语言逻辑,却十分真实地表达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其语言模糊性十分明显。如“The line went out,out,out,but it was slowing now and he was making the fish earn each inch of it.”这一句中有三个“out”,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仿佛挂在鱼线上的鱼在被“嗖、嗖、嗖”的用力拖动,使读者产生强烈的画面想象感,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历经沧桑的老人在与大马林鱼进行费力的较量,另外我们能够从三个连续的“out”想象大马林鱼的身形巨大,强壮有力,而老人也是势在必得,全力以赴,瞬间使得小说的情节紧迫感加强,以及老人顽强不屈的性格跃然纸上。

    小说中除了老人生动的心理描写,还有他的回想和梦境,运用了大量的模糊段落,因为梦境和回想都是人的意识描述,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和混沌性,因而本身就有一种模糊朦胧的回望的感觉,模糊段落的运用正好契合了这一点。小说中有一段重要的梦境描写“After that he began to dream of the long yellow beach and he saw the first of the lions come down onto it in the early dark and then the other lions came and he rested his chin on the wood of the bows where the ship lay anchored with the evening off-shore breeze and he waited to see if there would be more lions and he was happy.”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但是并没有标点符号连接,因而在阅读起来有极大的模糊性和混乱性,但这也是意识流描写的一种惯用现象,因为思绪和遐想是没有缝隙的,用一气贯通的语言表达也正符合了这一特点。作者用四个“and”连接,反映了梦境中狮子的较量和打斗无惧无畏,给了作者巨大的信心,作者从狮子的身上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和鼓舞,使得其坚强勇敢地同大马林鱼作斗争,绝不妥协。这种绝不放弃,殊死拼搏的硬汉精神也更能够反映出来,鼓舞人心。    

(三)《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著名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为后世所敬仰,其中大量的人物对话运用模糊语言表达,使得其话语背后具有深意,表达出一定的意图和目的。众所周知,《威尼斯商人》中塑造出来的吝啬狡诈、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成为了文学经典人物形象,在这其中,耐人寻味的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中之重。而语用的模糊性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朗斯洛特是商人夏洛克的一名侍从,但是却对自己主人的言行极度不满,不仅暗中帮助穷绅士巴塞尼奥,还帮助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和情人罗兰佐私奔。其中的一个情节,罗兰佐想要朗斯洛特向杰西卡传话他会遵守他们之间的约定,在碍于夏洛克一直在场,正好夏洛克让他关窗子,朗斯洛特就巧妙运用这一机会说:“I will go before,sir.Mistress,look out at window,for all this,There will come a Christian boy,will be worth a Jewess'eye.”表面上是在说自己要走了向主人和小姐告别,而实际上想要传达的是罗兰佐会履行承诺,前来找她。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模糊和多义性,使得情节发展更加生动起伏,也更能反映出朗斯洛特的聪明机智,和夏洛克的愚昧无比。

    另外,模糊语言的表达还表现在模糊修辞上,在小说中,朗斯洛特在回答瞎眼父亲高波时运用了多重修辞,“我是像一根棍子,一根柱子,还是一根拐杖,或是一座靠山呢”,这里运用多重修辞,因而也具有模糊性,因为“我”的这一主体本身就同时具有多重属性,因而多个喻体来形容,使得自身的形象多元和丰满起来,而由“我”本身所衍生出来的想象感也会强烈,并且使得主题更加深化。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现如今,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学作品的传播共通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其中,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重要无比,好的翻译不仅能够译出文学作品的内容意蕴,还能反映出其思想精魂,促进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而不好的翻译往往只能够表达出其字面意思,甚至其中的内容和文化都会出现翻译错位的现象,使得文学作品的质量大打折扣,反而阻碍了作品的流通和影响,因而翻译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中甚为关键。

    最好的翻译即翻译的恰如其分,使其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念自然地表露出来,而非语言文字上的雕琢和炫技。现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互译共通比较广泛的英美文学作品,其自身的语言表达具有广泛的语言模糊性,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谨慎处之,视其不同的情况,采用模糊对模糊,精确对模糊,模糊对精确的不同翻译方式进行翻译,应该以正确传达作者思想和意图为翻译的基础原则,在这之上,尽可能翻译得更加通达和雅致。

    总而言之,世界各国文学作品的表达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模糊现象,这一现象并不应被视为作品表达的缺陷,而是作者对内心感受、现实社会和理想愿景的自然真实的语言表达,并且也因为语言模糊现象营造出了模糊朦胧不戳破的美感,形成了一种语言模糊特色,因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模糊现象是对文学作品的美化和升华,也使得读者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想象,去感知,体会作品中无限延伸的广远深意。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