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文艺节目的“碎片化”呈现
在广播领域当中,听众的收听行为尤其呈现出“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闲暇时间,听众收听广播的时段更加分散,同时即便是同一类听众群,收听广播也不再是集中在特定时段内收听,而是在一天中收听广播的时间更长,每次收听的时间缩短。
广播听众结构也发生变化。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发展,私家车听众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广播听众的主力人群。私家车听众什么时间收听广播、收听多长时间,不再仅仅取决于个人对节目的喜好,而与他们何时开车息息相关。私家车听众的出行时间不完全稳定,何时打开广播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另外,依出行路途远近及各城市拥堵情况不同,私家车听众路上收听时间长短不一,随意性也比较大,很难保证完整收听某档节目,呈现更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
作为广播文艺工作者,听众“碎片化”的收听习惯、新媒体的时尚表达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发挥广播优势,探索广播文艺节目“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如何根据听众的收听习惯去筛选信息并创新节目形式?
1、“碎片化”节目在短时间内呈现完整段落。各段落独立成章,保证听众在“碎片化”的收听时间内,获取相对完整的节目信息与收听体验。以综艺节目《多彩风情<百鸟衣>》为例,节目有6个段落,每个段落时长5分钟左右,分别展现歌舞剧、壮族长诗、动画片、壮剧、原创歌曲等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的“百鸟衣”的古老传说。每个段落设置一位主人公——大型壮族歌舞剧《百鸟衣》的编导章东新、壮族长诗《百鸟衣》的作者韦其麟、原创歌曲《爱情百鸟衣》作者赵羽、电影《神女梦》导演李小珑、音乐制作人马蔺、电台DJ林韬,各自讲述了他们与“百鸟衣”的故事,每个节目段落呈现相对完整,故事线索不与其他段落交叉,确保听众单独收听其中一个段落依然能获得较为完整的收听体验。
2、“碎片化”节目在各段落设置“亮点”。“碎片化”节目的优势是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听众的收听兴趣,这需要在每个段落中很好地调动听众的情绪,每个段落就仿佛一个独立的节目,有铺陈、有高潮,即“亮点”。以综艺节目《心中的宪法》为例,节目结合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的宣传主题,通俗易懂地介绍宪法知识。节目分为3个独立成章的段落,分别讲述宪法主题电影中的宪法故事——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伊芙琳》、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的宪法故事——法学泰斗许崇德“一生学而为限”的故事、我们身边的宪法故事——网络热文《小明和宪法不得不说的故事》,分别揭示宪法对保障公民根本权益的作用、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艰辛磨砺、宪法如何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碎片化”段落围绕统一主题。“碎片化”节目的呈现方式类似于散文,节目素材选择可以不拘一格,文学、音乐、戏曲、电影、广播剧等艺术形式都可以运用。但节目主题必须统一,同样讲究“形散神聚”。以音乐专题《风从广西来》、人文专题《台湾人在广西》为例,节目主题介绍广西各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挖掘广西民间台商创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节目以“碎片化”的方式制播,剪辑成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段落,段落间播出台湾电台正常编排的其他歌曲、广告,因为各段落主题统一,即便因节目编排需要作人为分割,依然能取得较好的收听反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